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拟行路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世?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小步行走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采用赋体的形式,抒发内心情怀,并指出造成自己怀才不遇的根源是“孤且直”。
B.诗歌的中间转折,退一步想,政治上不得意不如弃官回家休息,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指乐。
C.诗歌的最后两句以自古圣贤的贫贱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层面。
D.本诗情感抒发委婉含蓄,写法上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句子有七言和五言,节奏富有变化。
2.本诗诗人如何表现内心的愤懑不平?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2024-03-17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选项中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照以水流四方比喻因出身而贵贱不同,反映了当时门阀制度的黑暗。
B.“行”“叹”“坐”,鲍诗用三个词描写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的状态。
C.李白面对清酒珍馐无心进食,因为挂念着跋山涉水,去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
D.李诗反复出现“行路难”,并提出路在何方的疑问,表现了诗人的彷徨和痛苦。
2.李诗从情感到技巧都对鲍诗有所借鉴,也有所创新,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二

[南北朝]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

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注:①金博山,香炉的名称,因炉盖形状像重叠的山形而得名。一般用铜器制作,称之为“金”。②秦女,即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传说与丈夫双双骑凤升天而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拟行路难”中的“拟”为“模仿、模拟”之意,是鲍照模仿原“行路难”的风格而作。
B.诗歌开头三句,首句总写香炉的产地、制作人、质料及形状,其余两句对香炉进行观察描写,上面刻的是历史人物弄玉和丈夫萧史的故事,意有所指。
C.“承君”以下四句,重点刻画香炉的内外之美。回想过去,自己和心上人两情欢洽,精巧的博山炉放置在床帏间,它那龙鳞般的篆纹在烛光照耀下焕发奇彩,一缕缕轻烟随风传送出沁人的香味。
D.该诗语言通俗自然,富于变化。采用避虚就实的手法,将凄艳的爱情故事写得惊心动魄,意蕴深长。
2.此诗是一首在构思上别出心裁的弃妇诗,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构思之妙。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十五)

(南朝)鲍照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注]鲍照,出身卑贱,曾侍奉多位国君或诸侯但一直不被重视,最终于乱军中遇害。柏梁台,汉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门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开头连用两句“君不见”,通过古今对比,将如今清冷荒凉的景象与昔日的太平盛世形成了鲜明反差,怀古伤今。
B.“歌妓舞女”是指蓄养于宫中的女乐,“今谁在”表明如今灯红酒绿的生活不复存在,这句诗表示帝王享乐的生活不能持久。
C.第四句一个“徒”字表示枉费心机,一个“我”字借宫女的口吻显得颇为冷竣,这句诗讽刺了当时世上追逐名利的奔竞之徒。
D.尾联中“黄垆”即黄泉,诗人认为纵使不追求世俗名利,也不应随酒逐乐、得快乐时且快乐,不要等到死时再空自叹息。
2.有观点认为,本诗过于侧重表达的自我悲观的消极情感,对此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09-06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五)

鲍照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注】①鲍照:南朝宋,家境贫困,年少时曾从事农耕,献诗言志被刘义庆擢为侍郎,后离开始兴王任永安令,接着刘劭谋反,他蒙受株连。仕途坎坷,几度沉浮。②柏梁台:汉武帝所建,非常豪华,武帝尝于其中宴请群臣,赋诗作乐。③黄垆:犹“黄泉”,地下深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柏梁台”“阿房宫”这两座建筑曾是秦皇、汉武富贵尊荣生活的突出表现,而今天都成了废墟,显得清冷、荒凉,与昔日的繁华适成鲜明的对照。
B.“长袖纷纷”表现“歌妓舞女”穷妍极态、争宠取怜,这里用了个“徒”,表示枉费心机,又用一个“我”字,借作者的口吻现身说法,很是冷峻。
C.长袖竞世,是一种情态百出、忘乎所以的形象,当不仅指那些宫人,还用来象征世上追逐名利的奔竞之徒。
D.最后诗人表达了要学会及时享乐,顺着心意去生活的感慨,不让自己在黄泉路上留有遗憾。
2.有人认为这首诗反映的情绪是消极的但又含有积极的内容。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2-07-26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通过“酌酒”“吞”“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1-05-24更新 | 60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其一)

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注】①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②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用了铺排的手法,连用四个排比句,华丽的“美酒”、“雕琴”、“羽帐”、“锦衾”,精美绝伦,色彩缤纷。
B.诗歌的第五六句抒发红颜易老、岁月迟暮的感伤情感,与前文的色彩绚丽形成鲜明对照。
C.本诗由献列各种精美的器玩以行乐解忧,导向人生苦痛的感慨,再折回击节吟唱,最后以清吹不永做结,具有波谲云诡、跌宕生姿之特点。
D.本诗辞藻上不事雕琢,境界开阔,节奏多变,思想深沉含蓄,抒情上一悲到底,酣畅淋漓。
2.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本诗的最后四句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点。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拟行路难(其六)

[南朝宋]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会:能。②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儿:逗小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反映的是诗人仕途的失意与坎坷,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情更为真切。
B.诗歌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不求艳丽而十分清新,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
C.诗歌层次鲜明。起调平和,中间高亢,结语峭拔;有张有弛,抑扬顿挫。五言、七言变换,节奏的起伏跌宕与情感旋律的变化正相应。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2.试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

9 . 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

璇闺玉墀上椒阁[1],文窗绣户垂绮幕[2]。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3],开帏对影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4],不愿云间之别鹤[5]。


【注释】
[1]椒阁住处用椒末和泥涂壁,取其芳香温暖,叫做椒房。[2]文窗绣户:装饰着花纹的窗户。绮幕:用绮罗做的帷幕。[3]差池:不齐。这里是说燕子飞时张舒的样子。风散梅:风吹落了梅花。[4]凫:野鸭子,是鸟中之低贱者。与别鹤:失掉配偶的鹤,鹤是一种高贵的鸟。
1.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2.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试结合全诗分析。
2020-1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践,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会:能。②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儿:逗小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拟行路难(其四)》不同,诗歌反映的是仕途的失意与坎坷,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情感的表达也更为真切。
B.诗歌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晓畅,不求艳丽而十分清新,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
C.诗歌层次鲜明。起调高亢,中间平和,结语峭拔;有张有弛,波澜顿挫。由七言到五言,继以长句收束,节奏的起伏跌宕与情感旋律的变化相呼应。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2.试分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