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元锡,字天启,婺源人。正德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三迁都给事中。陕西镇守中官廖鸾族子铠,冒功为锦衣千户,随鸾于陕。元锡争之,言铠父鹏已乱中州,勿使铠复乱陕右。乞征还鸾,置铠父子于理。偏头关之捷,录功太滥,偕同官言太监张忠、总兵官刘晖等不宜赏。湖广镇守太监杜甫请巡历所部,帝许之,元锡等据祖制力争。帝幸昌平、宣府、大同,元锡偕同官邢寰累疏谏;复言宣府守将朱振等皆扈从西巡寇乘虚入塞何以御之已闻帝将选禁军亲征四海治部寇复极陈不可。安远侯柳文镇湖广,奏携参随七十余人,元锡乞寝所奏。车驾还京,以应州之捷大赉文武群臣。元锡等言:“是役杀边民无算,六军多伤。今君臣欣喜交贺,而军民系贼庭,南向号哭,臣等何忍受赐?

帝欲南幸,舒芬、黄巩切谏得罪,给事御史遂不敢争。及帝将亲征宸濠,元锡复谏沮。宸濠就执,元锡、寰偕六科驰疏请回銮。十五年,帝在南京,元锡等复屡申前请,且言:“供亿繁费,使牒旁午。奸宄冒官校,少女充离宫。陛下不以宗社为重,专事逸游,岂能长保天下。”语甚危切

中旨以内官晁进、杨保分守兰州、肃州,元锡等言:“二州逼强寇,不可增官守,累居民。”群小不悦,矫旨责之。诏改团营西官厅为威武团练营,以江彬、许泰等提督之,别择地为团营教场。元锡言:“拓地则扰居民,兴工则费财力。以朝廷自将之军而彬等概加提督,则僣名分。”不从。会帝崩,事已。

嘉靖六年,帝以李福达狱下三法司于理。元锡不能平,有后言,闻于张璁,并下狱夺职。后用荐起故官。历户部左、右侍郎,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汪元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言宣府守将朱振等/皆扈从西巡/寇乘虚入塞/何以御之/已/闻帝将选禁军亲征四海/治部寇/复极陈不可。
B.复言宣府守将朱振等/皆扈从西巡/寇乘虚入塞/何以御之/已闻帝将选禁军/亲征四海治部寇/复极陈不可。
C.复言宣府守将朱振等皆扈从西巡/寇乘虚入塞/何以御之/已闻帝将选禁军/亲征四海治部寇/复极陈不可。
D.复言宣府守将朱振等皆扈从西巡/寇乘虚入塞/何以御之/已/闻帝将选禁军亲征四海治部寇/复极陈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为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锦衣:在明朝指锦衣卫。锦衣千户是指锦衣卫中的官员职阶。与李白诗《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中“锦衣”意思相同。
C.六军:《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六军代指天子军队。《长恨歌》中的“六军”也代指此意。
D.致仕:古代官吏年老退休称为“致仕”,即退官之意,“出仕”则恰恰相反。通常“乞骸骨”指的是自己请退离职,而“致仕”指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回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元锡有嫉恶如仇的品质。对廖铠假冒军功,到陕西就职之事,他能据理力争,并说出廖铠的父亲祸乱中州之事,请求将廖鸾征召回京,并将廖铠父子按法律处理。
B.汪元锡敢于直言劝谏,多次阻止皇帝巡幸。湖广的镇守太监杜甫请求皇帝巡视,汪元锡等人依据祖制进行劝阻。后来皇帝西巡,汪元锡偕同僚邢寰多次上疏劝谏。
C.汪元锡同情百姓,怜悯士卒。在应州大捷皇帝赏赐群臣时,他想到边境军民受难不愿接受赏赐。在选择教场时他劝谏皇帝勿扰百姓、勿耗财力民力。
D.汪元锡为人正直、仗义执言,在李福达案件中,汪元锡知道其受到冤屈后,为其鸣不平,敢于当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此事被张璁知道,结果他就被下狱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君臣欣喜交贺,而军民系贼庭,南向号哭,臣等何忍受赐?
(2)“陛下不以宗社为重,专事逸游,岂能长保天下。”语甚危切。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

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就。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改)


[注]①杨继盛下吏: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B.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C.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D.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授给、给予官职,除此之外,“拜”“陟”“左除”均为授予官职。
B.阙:本意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来借指朝廷;“伏阙”指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上奏事。
C.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和“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D.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古代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世贞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时参加诗社,与李攀龙等人进行诗歌唱和,并且承袭前辈的文学主张,声誉日隆。
B.王世贞奉公守法,阎姓奸人犯法躲在陆炳家,陆炳凭借严嵩之势去请求说情,王世贞不肯徇私;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不时为杨继盛送汤药。
C.王世贞恪守孝道,父亲因滦河失事将处死刑,王世贞兄弟跪求显贵救父;兄弟俩守孝三年后为父申冤,大学士徐阶的手下为其父恢复了官职。
D.王世贞才华横溢,他认为文章一定要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不要去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
(2)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御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曰: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

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九月庚戌朔,驻跸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耆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

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文本二: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节选自《明史·本纪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B.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C.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D.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宁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也指春耕前,由天子、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
B.耒耜,中国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C.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且停留一会儿,也可用于书信的末尾或开头。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宣宗对先王籍田表示认同,同时强调务实,这表明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B.明太宗曾经多次染疾不上朝,阿谀逢迎之臣,就贿赂成风,公开行贿、受贿毫无禁忌,那个时候最有名的贪官是刘观。
C.明宣宗认为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黩武,或大兴土木,致使户口衰减,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他们都是后治世的鉴戒。
D.治理地方时,明宣宗除了勉励地方官员要向前代优秀官员学习,还重视百姓自身教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2)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