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召改兵部员外郎。俺答躏京师,咸宁侯仇鸾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市马。幸无战斗,固恩宠。继盛以为仇齿未雪,遽议和,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疏入,下鸾及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严嵩、徐阶、吕本,兵部尚书赵锦、侍郎聂豹、张时彻议。鸾攘臂曰:“竖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势难中止。帝尚犹豫,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已而,俺答数败约入寇,疽发背死,戮其尸。帝乃思继盛言,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刑部员外郎。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疏曰:“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帝已怒。嵩见召问二王语,喜谓可指此为罪;帝益大怒,下继盛诏狱,有为营救于嵩者,其党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养虎者耶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节选自《明史•杨继盛传》)


【注】①俺答:明时鞑靼族的首领,经常侵扰明朝的西北边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B.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C.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D.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称谓中,人的姓名前往往加上籍贯,如文中“咸宁侯仇鸾”,姓“侯”名“仇鸾”。
B.“勤王”,指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出自《晋书•谢安传》:“夏禹勤王。”
C.“鸾攘臂詈曰”中的“詈”指责骂、辱骂。《离骚》“忍尤而攘诟”中的“尤”与“诟”也有此意。
D.“大辟”是古代刑法名称,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中的“极刑”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盛认为同俺答议和互市有辱国体,上奏此举“十不可、五谬”。他不仅未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反而被贬官。
B.狄道地区番人与汉人杂居,文化也比较落后,杨继盛就聘请经师教导他们,深受百姓拥戴。
C.杨继盛被贬后,俺答依然侵扰边境,此时皇帝才知杨继盛有先见之明,官至刑部员外郎。
D.面对弹劾,严嵩诬罔视听,向皇上进谗言,严嵩同党认为不应该养虎遗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市马。
②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
(5)杨继盛临刑前曾有“丹心照千古”之语,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他的“丹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10-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关,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正德元年,刘瑾逮给事中御史戴铣。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扬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十一年,南方盗贼蜂起。前巡抚托疾避去。守仁至,知左右多贼耳目,乃呼老黠隶诘之。隶不敢隐,因贳其罪,令阴觇贼,贼动静无勿知。福建、广东会兵而讨贼。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治器械舟楫,传诏暴宸濠罪,俾守令率吏士勤王。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大败。守仁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贼平,京师闻,诸大臣震惧。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忠扬言帝前曰:守仁必反。守仁入九华山,日晏坐僧寺。帝觇知之,曰:守仁学道人,何谓反?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守仁天资异敏,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其为教,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守仁以直节著。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主持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
B.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也称为“京都”“京国”“京城”,现泛指首都。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名出有因,拥有传奇童年。他的名字“云”是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儿下人间起的,他直到五岁被异人抚摩且改名,才开口说话。
B.王守仁富有奇计,获得远近叹服。在平定南方盗贼的行动中,他出奇制胜,凭借薄弱的人员和兵力,平定了长久以来的大患,远近为之叹服。
C.王守仁文武兼备,取得战功胜利。平宁王之反时,他战策得当,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且善射,他“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D.王守仁天资聪敏,开创阳明心学。他筑室阳明洞,悟出格物致知应当自己求之于心,重点培养学生良知,求学的人纷纷跟从他,后有“阳明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
(2)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5.张忠为什么在皇帝面前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皇帝对此如何反应?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召见濂,以为《五经》师。明年三月,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寻丁父忧,服除,召还。

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征召四方儒士,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十余年,凡一言动,皆讽以礼法,使归于道。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濂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事,即指示之。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日:“此诽诱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可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贲,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帝为之延誉曰:“联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土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消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为文醇深,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有删改)

材料二:

景濂状貌丰厚,美须髯,然目短视,寻丈之外不能辨人形,而雪边月下,蝇头之字可读也。性疏旷,不喜事检束,宾客不至,则累日不整冠帻。或携友生徜徉梅花间,索笑竟日;或独卧长林下,看晴雪堕松顶,云出没岩扉间,悠然以自乐。世俗生产作业之事,皆不暇顾。而笃于伦品,处父子兄弟夫妇间,尽其道。与人交往任真无钧距,视人世百为变眩捭阖,漫若不知,知之亦弗与较,纵为人所卖不复恤,而人亦无忍欺之者。用是,咸称为有德之君子。

(节选自王讳《宋太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联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B.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联/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C.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D.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居注,指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也是负责记录起居注的职官名,文中指后者。
B.丁忧,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也叫“丁艰”,其中“丁内艰”指丁父忧,“丁外艰”指丁母忧。
C.《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郊社,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濂学识过人。少时聪慧好学,他负责朝廷典制礼仪的制定及多种文辞的撰写,受到极高推崇和广泛赞誉。
B.宋濂为人友善。在朝中做官多年,从来没有揭发过任何同僚的过错,太祖亲自为他传播好的名声。
C.宋濂谨言慎行。对于朝廷机密,他始终守口如瓶,从不向外泄露,还特意给自己的房间题名为“温树”。
D.宋濂履职尽责。他曾经给太子讲授《春秋》,告诫他要赏罚适中,并且用礼法规范太子言行,使之归于正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濂傅太子十余年,凡一言动,皆讽以礼法,使归于道。
(2)性疏旷,不喜事检束,宾客不至,则累日不整冠帻。
5.比较两段材料中宋濂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023-10-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B.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C.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D.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仼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即位时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太宗。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赏识。洪煕元年正月,朝廷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后宣宗晋升他做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熊概不仅逮捕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为。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5.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艺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B.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C.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D.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当其锋”的“当”指抵挡、挡住,与成语“螳臂当车”的“当”含义相同。
B.“脱簪珥属养之”的“属”指嘱托、嘱咐,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含义相同。
C.“擢”是表示我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的常用词之一。文中“擢云院判”意为“提拔花云做了枢密院的院判”。
D.家庙即儒教家族为祖先立的庙。庙中供奉神位等,依时祭祀祖先和先贤。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拜见太祖。太祖认为花云才能非凡,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打仗无不胜利。
B.明太祖做了吴王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后来还认为花云儿子是将军的后代,赐他名字为花炜。
C.花云的儿子花炜九死一生。郜氏死后,侍儿抱着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将他托养在渔家,后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D.花云妻子郜氏决心为丈夫殉节。战况紧急,丈夫危在旦夕,她表示绝不独活;在花云被俘后投水而死,死后被太祖赐为贞烈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2)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5.花云“骁勇绝伦”,在花云与陈友谅两军对阵这件事情上是如何体现的?
2023-09-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谦,字延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谦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帝命谦口其罪:列举罪状       僮罗捕之:购买
B.超迁兵部右侍郎:越级提拔       兖州刺史刘岱昱:征辟
C.察时事所宜兴革:兴办和革除       文帝践阼:即位
D.劾谦以久不迁怨:怨恨       之文教:安排、委任
2.下列对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也先大入:进犯       去官:父母丧事        符彦超遣人以招置麾下:财物
B.帝赐第西华门,辞:坚决       其优劣:排列顺序        夜出小路行:急速、赶快
C.即谦下狱:抓捕       晖兵再至:担心        旋率亲兵甲与太祖巷战:穿
D.及籍没,家无余资:处死刑     休沐未尝出:休假     亡何国变:不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B.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C.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D.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扈跸,扈,随从;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文中指于谦跟随皇帝征伐。
B.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
C.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
D.弃市,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的一种刑罚。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巡视地方,一心为民办事。他巡视江西,昭雪冤囚:奏报陕西祸害百姓的官吏:巡抚河南山西,注重调查,积极建言。
B.于谦反对南迁,尽心守卫京师。他极力反对徐珵南迁的建议,认为京师是国家根本,不应重蹈宋朝的覆辙,应尽心守卫。
C.于谦性格刚直,受到权贵怨恨。他轻视怯懦的大臣及勋旧贵戚,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徐珵和石亨也出于不同原因怨恨他。
D.于谦清正廉洁,深受皇帝信任。他奉行节俭,住宅简陋却从没有接受皇帝的赏赐;皇帝对于他上奏的建议,没有不听从的。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2)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
2023-08-2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肇庆则给事中王莹,琼州则户部郎中徐鉴,汀州则礼部员外郎许敬轩,宁波则刑部主事郑珞,抚州则大理寺正王升,后皆以政绩著。

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属,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选自《明史·李骥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B.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C.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B.服阙,古代居丧时穿丧服,古代官员如果父母去世,必须暂停官职,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
C.御史,秦以前指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任监察御史。
D.“贻书让王”中的“让”意为“指责,责备”,和《鸿门宴》“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的含义是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骥在洪武年间乡试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他爱国爱民,曾向朝廷陈奏多件经国利民之事,且多被采纳。
B.李骥因为母亲去世而向朝廷申请离职,很多官员和百姓多次向朝廷奏请想挽留他,李骥没有答应。
C.李骥在官场屡遭挫折,但他敢于维护自身权利。如当刑部侍郎施礼枉定李骥死罪时,他上章自辩。
D.李骥在河南任职期间,通过设立制度、广泛宣传等措施教化百姓,使当地百姓品性改变,民风变得淳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5.李骥去世后,“士民赴吊,咸哭失声”,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受爱戴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翱两试皆上第,授大理寺左寺正。宣德元年,擢御史,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运砖还职。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帝从之。英宗即位,擢翱右佥都御史,偕都督武兴镇江西,惩贪抑奸,吏民畏爱。正统二年召还院。七年冬,提督辽东军务。翱以军令久弛,寇至,将士不力战,因诸将庭谒,责以失律罪,命左右曳出斩之。皆惶恐叩头,愿效死赎。翱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练将士,室鳏寡。军民大悦。又以边塞孤远,军饷匮,缘俗立法,令有罪得收赎。十余年间,得谷及牛羊数十万,边用以饶。景泰三年,召还掌院事。浔、梧瑶乱,总兵董兴、武毅推委不任事,于谦请以翁信,陈旺易之,而特遣一大臣督军务,乃以命翱。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砻服推诚信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真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翱代,一循成宪。成化元年进太子太保,雨雪免朝参。屡疏乞归,辄慰留,数遣医视疾,疾甚,乃许致仕。未出都卒。太保,谥忠肃。翱在铨部,谢绝请谒,公余恒宿直庐,非岁时朔望谒先祠,未尝归私第。每引选,或值召对,侍郎代选。归虽暮,必至署阅所选,惟恐有不当也。论荐不使人知,曰:吏部岂快恩怨地耶。自奉俭素。景帝知其贫,为治第盐山。孙以入太学,不使应举,曰:勿妨寒士路。其自辽东还朝也,中官同事者重翱,赆明珠数颗,翱固辞。其人曰:此先朝赐也,公得毋以赃却我乎。不得已,纳而藏焉。中官死,召其从子还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砻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
B.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砻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
C.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砻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
D.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砻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寺,古代官署名,负责审理刑狱案件,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机构。
B.烽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有效方法。若有敌情,则燃烟或放火。
C.赠,追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D.荫,封建时代,子辈因父辈有功而得到官爵或特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翱历仕多朝,仕途顺畅。他先后在永乐、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年间为官,担任过右佥都御史和吏部尚书等多种官职,皇帝非常信任他。
B.王翱公正严明,生活俭仆。他掌管着官员的升降任免,拒绝别人的私下求告;他节俭朴素,皇帝知道他贫穷,特意在京城给他建造了宅院。
C.王翱工作勤奋,认真负责。他任吏部尚书时,长期住在官署,很少回家;他总是亲自查看吏部任命的官员名单,唯恐对官员的任命有错误。
D.王翱人格高尚,廉洁不贪。他从辽东回朝时,不得已收了一同工作的宦官赠予的数颗明珠,该宦官去世后,他就找到其侄子,归还了明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
(2)屡疏乞归,辄慰留,数遣医视疾,疾甚,乃许致仕。
5.王翱总管辽东军务时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简要概括。

10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濂尝与客饮,帝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言者。

(选自《明史·宋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使人侦视             密:暗中
B.善者与臣                 友:交朋友
C.不能                    知:了解
D.几误言者                 罪:犯罪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濂具以实对
译文:宋濂都用实话来回答。
B.卿不朕欺
译文:你没有欺骗我。
C.间召问群臣臧否
译文:皇帝间接询问大臣们是否藏匿(物品)。
D.有足采者
译文: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2023-06-1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