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海雪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威虎山上。

杨子荣摆布一天的酒肉兵,把座山雕这个六十大寿的百鸡宴,安排得十分排场。

傍晚,他步出威虎厅,仔细检查了一遍他的布置。

杨子荣突然瞧见出山的道路上走来三个移动的人影。这人是谁呢?

他迈步向威虎厅走来。当他和那个被押者走拢的时候,杨子荣突然认出了这个被押者。

“小炉匠,栾警尉,”

他差一点喊出来,他全身紧张得像块石头,他的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怎么办?这个匪徒认出了我,那一切全完了。”

来了就要想来的法子。

他正想着,突然耳边一声“报告”,一个匪徒站在他的面前。

“报告胡团副,旅长有请。”

“回禀三爷,说我马上就到!”

威虎厅里,两盏野猪油灯,闪耀着蓝色的光亮。座山雕和七个金刚,凶严地坐在他们自己的座位上,对面垂手站立着栾匪。这群匪魔在静默不语。

“嘿!我的老九!看看你这个老朋友。”座山雕盯着杨子荣,又鄙视了一下站在他对面的那个栾警尉。

杨子荣看到这个栾匪神情惶恐、全身抖颤、头也不敢抬时,他断定了献礼时的基本情况还没变化,心里更安静了,他满面笑容地走到栾匪跟前,“噢!原来是栾大哥,快请坐!请坐。”说着他拉过一条凳子。

栾匪蓦一抬头,惊讶地盯着杨子荣,两只贼眼像是僵直了,嘴张了两张,也不敢坐下,也没说出什么来。

杨子荣凑近栾匪的脸,眼中射出凶气,先发制敌,“栾大哥,我胡彪先来了一步,怎么样?你从哪来?投奔蝴蝶迷和郑三炮高抬你了吗?委了个什么官?我胡彪祝你高升。”

栾匪在杨子荣威严凶猛的目光威逼下,缩了一下脖子。被杨子荣这番没头没脑、云三吹五的假话,弄得蒙头转向,目瞪口呆。

座山雕哼了哼鹰嘴鼻子,“你从哪里来?来我这干什么?”

栾匪在座山雕的怒目下,身上哆嗦起来,可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干哑哑的嗓子挤出了一句:“我从……蝴蝶迷那里来……”

杨子荣一听他的对手说了假话,不敢说出他的被俘,心中的底更大了。“那么栾大哥,你莫非是来拿你的‘先遣图’吗?”杨子荣哈哈地冷笑起来。

这一句话,压的栾匪大惊失色,摸不着头绪,他到现在还以为他的“先遣图”还在他老婆那里,可是共军怎么知道了这个秘密呢?

这个匪徒突然像条疯狗一样吼道:

“他……他……”栾匪手指着杨子荣,“他不是胡彪,他是一个共军。”

“啊!”座山雕和七个金刚,一起惊愕地瞅着杨子荣,眼光是那样凶恶可畏。

杨子荣早就提防的问题可怕的焦点,于是他噗哧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更加从容和镇静,慢吞吞地、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

“只有疯狗,才咬自家的人。我知道你的“先遣图”被我拿来,就诬我是共军。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座山雕等见杨子荣从容镇静,减轻了惊疑,转过头来对栾匪质问道:

“姓栾的,你怎么知道他是共军?你怎么又和他这共军相识的?”

“他……他……”栾匪又不敢说底细,但又非说不可,吞吞吐吐地,“他在九龙汇,捉……捉……过我。”“那么说,你被共军捕过吗?”杨子荣立起身来,更凶地逼近栾匪,“共军怎么把你又放了?或者共军怎么把你派来的?”

他回头严肃地对着座山雕道:“三爷,咱们威虎山可是严严实实呀!所以共军他才打不进来,现在他被共军捉去过,他知道咱们威虎山的底细,今番来了,必有鬼!”

座山雕离开了座位,大背手,逼近栾匪,格格一笑,“好小子!你还想把共军引来,我岂能容你。”

座山雕回到座位,咧着嘴瞧着栾匪戏耍地问道:

“你来投我,拿的什么作进见礼?”

栾匪点头弯腰地装出一副可怜相,“丧家犬,一无所有,来日我下山拿来“先遣图”作为……”

座山雕格格又一笑,顺手从桌下拿出一个小铁匣,从里面掏出几张纸,朝着栾匪摇了两摇,“哼……哼……它早来了!”

栾匪一看座山雕拿的正是他的“先遣图”,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冒虚汗。

栾匪在七大金刚的狞笑中,呆得像个木鸡一样,死僵的眼睛盯着傲慢的杨子荣。“现在要施尽办法,借匪徒的刀来消灭这个匪徒。”

杨子荣想到这里,便严肃恭敬地把脸转向座山雕,“禀三爷,再有五分钟就要开宴,您的六十大寿,可不能被这条丧家的癞疯狗给扰乱了!”

座山雕把脚一跺,手点着栾匪的脑门骂道:“你这个刁棍,我今天不杀了你,就冲了我的六十大寿!”

七大金刚一看座山雕的杀人信号,齐声喊道:“架出去!”

匪徒们一阵呼喊怪叫,吵成一团,把栾匪像拖死狗一样,拖出威虎厅。

杨子荣随在群匪身后,他边走边喊道:“弟兄们!今天是大年三十,别伤了你们的吉利,不劳驾各位,我来干掉他。你们快摆宴张灯。”

杨子荣把栾匪拉到西南陡沟沿,当当两枪,匪徒倒在地上。杨子荣细细地检查了一番,确信匪徒已死无疑,便一脚把栾匪的尸体,踢进烂石陡沟里。

威虎厅已摆得整整齐齐,匪徒们静等着他这个司宴官。杨子荣笑嘻嘻地踏上司宴官的高大木墩,拿了拿架子,一本正经地喊道:

“三爷就位!”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子荣将百鸡宴安排得十分排场,傍晚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他的布置”,这表明杨子荣具备深入匪巢的精细谨慎的品质。
B.杨子荣突然认出小炉匠时“全身紧张得像块石头”“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这些描写将英雄塑造成一个更真实的人。
C.当栾匪指出杨子荣是共军,他噗嗤笑、磕烟灰、吐痰、抹嘴等动作,表现的不仅是杨子荣非凡的勇气,更是卓越的智慧。
D.小说两次写座山雕“格格一笑”,加之“把脚一跺,手点着栾匪的脑门骂”等细节,写出威虎山匪首的残暴、狡诈和阴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擅长营造环境氛围,“两盏野猪油灯,闪耀着蓝色的光亮”“这群匪魔在静默不语”两句就写出威虎厅里的杀气。
B.小说写杨子荣突逢险敌,舌战栾匪的情节,一波三折,杨子荣采用先发制敌、岔开话题、软硬兼施等手段化险为夷。
C.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杨子荣,将其胆大心细而机智的形象塑造得真实生动。
D.小说从杨子荣安排百鸡宴写起,到宣布开宴收尾,前后呼应,既体现情节的完整性,也暗示剿匪终将取得胜利的主题。
3.小说随着故事的发展,用比喻将栾匪比作“疯狗”“木鸡”“死狗”,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4.《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请就此节选部分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定计

夜是静静的,空气是清冷的。少剑波就在这又静又冷的午夜里深思着他最后的决策。

他回到队部,坐在炕沿上,大衣也没脱,眼睛紧盯着他对面的墙角,金表在他的衣袋里嗒嗒地走着。他丝毫没发觉杨子荣倚在他的门框上。他思考的中心是:子荣的计划万一有失,非但今后的任务不好完成,子荣同志的生命问题将给自己留下终生的悲伤和不安,他长时间地犹豫着。

当他默默地点了一点头后,站起来就往外走,刚要迈门坎,看到了杨子荣,他马上止了步。

唔!子荣同志,还没睡?

我知道你会找我。

不错,我正要去找你,进来,坐下。

他俩一个炕头,一个炕尾,中间隔一张小炕桌,对面坐下。杨子荣抽着他的小烟袋锅。

怎么样?子荣同志,你认为你的方案有把握吗?剑波亲切地探问着。

二O三首长,不必再犹豫。我完全相信它既有效,又能办得到。杨子荣回答得是那样的恳切和自信,我已经再三再四地想过了。

少剑波略一点头,是的,它可能是有效。但是……他脑眉一皱,显出一种担心的神情,搞不好,可能伤了自己,又引出更大的困难和麻烦。就像‘绵码耶及斯’是治绦虫的特效药,但一旦打不下来,会使绦虫受到一次很大的锻炼,再治它反而更加困难,并且你……

怎么?杨子荣好像有点不满剑波的话,二O三首长,我跟随你不是一年半载了,难道你对我还有什么不相信?或者……

不不不!少剑波连忙打断杨子荣的话,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完全相信并且尊敬你对党的耿耿忠心,和你身历百战的锻炼,我更佩服你的智勇兼备的侦察才能和经验。我是想,军事侦察那是你的拿手戏,可是这样的侦察你却是向来没干过,我除了担心整个任务外,我特别担心你的安全。

二O三首长,烟台市你也是第一次呀!

不不!少剑波摇摇头,那不同,烟台市是人山人海,到处可以蔽身,而威虎山除土匪之外再无他人。同时烟台市我并没和敌人直接打交道。

可是今天的有利条件要比烟台市多的多,第一,我们有座山雕贪馋已久的‘先遣图’;第二,匪徒们的暗语黑话我相信我已经精熟了;第三,我经过一番练习,我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看不出漏子的‘土匪’;第四……杨子荣稍微迟疑了一下,他眼中射出严肃而坚定的光芒,我相信我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你以为有了这些就能必胜不败吗?

是的!我是这样认为。

错了!少剑波盯着满怀决心的杨子荣,用争论的口吻说,这口吻在他和杨子荣多年的战友相处中还是第一次。这四条只不过是在你手中已经掌握了可以楔进匪窝去的武器。它仅仅可以帮助你钻进敌人的肚子。今天要紧的问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你进去后怎样继续进行我们的工作。

杨子荣听了这些话,自己又在暗想:首长绝不是怀疑我的方案是否有效,相反,他早就看中了我的方案了,只是他现在是在怀疑我杨子荣是否能胜利完成这一任务。是的,首长在这要害地方应当细心,免得万一有失。可是为什么他今天不直截了当地说呢?……啊!他可能是在猜测一切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想多出一些点子……他马上一转念,又想到问题更复杂的一面,不!这也没有用,这次任务与往常不同,我要离开他,离开所有的战友,那时我周围可以说没有半点帮助我的力量。在家想出来的点子不会顶用,最低不会全部顶用。到了匪穴,一切问题取决我自己,首长一点也帮不上忙。首长的担心是完全必然的,没有问题,首长对自己战斗方案的要害部分是特别慎重的,所以不能潦草决定。现在我杨子荣光有决心不成,只有坚决表达我必胜的信心,才能促使首长下最后的决心,消除他过多的担心。他想到这里,抬起头来,咧嘴一笑道:

我承认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本领,不能瞎说大话。但是我认为什么本领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俗话说得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下水,一辈子也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也不会操船。就像你,二O三首长,由于你身经百战,所以你指挥千军万马,就像挥动你自己的两只拳头一样方便,这一点,我无论如何办不到。可是干侦察,我相信我会像指挥我自己的舌头一样来指挥我个人身上的一切。我有心眼,我不比匪徒们傻。请放心放手,我去……

是的!少剑波被杨子荣这一番满怀信心的话,说得眼中放出喜悦的神色。论侦察我的确比你差得远。”

两个人一起笑起来。

怎样?杨子荣用渴求的声音问道,决定了吧!

少剑波把小炕桌一拍,好!决定了!

第二天的晚上,各小队干部齐集在剑波房子里,围在小炕桌上看地图。

少剑波把声音压低了一些,开始了他的部署:

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小分队必须分成三路:第一路是我和刘勋苍,率小分队的全体,要如此如此……第二路是杨子荣同志,单人独马,去完成一个特殊的、我们最不熟悉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如此如此……第三路是栾超家同志,也是单人独马,去专门对付一个敌人,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如此如此……

大家在紧张的任务负担下散了会。少剑波最担心的还是杨子荣的特殊任务,弄不好,一切都会落空。因此虽然夜深了,他还是再把杨子荣找来,这一对老战友,在深夜里交谈着每一个细节。最后,少剑波紧握着杨子荣的手,又重复了他已经说过不知几遍或几十遍的话:子荣同志,我完全相信你的智慧和胆量,但我所担心的却是你对这类工作的经验。所以只有抓住这三天前的时间,演习,再演习!背诵,再背诵!你现在不是杨子荣同志,而应是彻头彻尾的匪徒胡彪。

虽然这是句逗趣的话,但是少剑波的语调却是那样严肃,杨子荣脸上也没露一点笑容。记住!少剑波微微一笑,时机!最好的时机是大年三十的百鸡宴。保重!谨慎!大胆!我的活动,会使你不孤立。”

剑波同志,请相信我,会完成党的任务。我时时不忘党的教导,不忘记你是我的榜样。

两人眼眶里有点湿润,因为长时间的握着手,两人手心的汗水已汇在一起,分不清你的还是我的。

深夜,他们离别了!

高阔的天空满挂着星斗,干冷干冷的寒气,冻得星星也直僵着眼。

(节选自《林海雪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子荣去执行的这项“任务”,不仅要只身深入匪巢,缺乏支援力量,而且难以与小分队联系,极其危险。
B.通过对杨子荣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的刻画,小说塑造了一个智勇兼备、心思缜密的侦察员形象。
C.小说借助会前谈话、会上部署、会后叮嘱等多个场景的切换,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D.文末极写天气寒冷,暗示小分队执行剿匪任务的自然环境恶劣,衬托了定计后少剑波与杨子荣炽热的战友情。
2.下列对少剑波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剑波回到队部,全副心思都在思考除掉威虎山土匪的决策,竟没发觉杨子荣的到来。
B.少剑波在交谈中举“绵码耶及斯”治绦虫的例子,目的是要劝说杨子荣放弃本次任务。
C.少剑波再次找来杨子荣,深夜交谈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指挥员的谨慎。
D.少剑波最终派杨子荣去执行特殊任务,是因为认同他的方案,也因为看中了他必胜的信心。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少剑波做战斗部署的情节。请赏析其中的一处“要如此如此”和两处“必须如此如此”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4.文本取材白小说《林海雪原》,“定计”是编者所拟的题目。根据文本的故事情节,你认为这个题目是否恰当,请做简要评论。
2023-02-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子荣同志现在已是满脸青灰,头发长长,满脸络腮胡子,看来真叫人害怕。这是他为了全部使自己像个土匪,特别是要使自己像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要使自己的习惯、作风、气派都与那人毕肖。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为了去掉他五六年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的习惯,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竟像一个着魔的人,比手划脚,晃头甩臂,哼着淫调,嘟哝着暗语黑话。总之,他一心只想着他的任务:“从现在起你不是杨子荣同志,而是惯匪胡彪。”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

他骑着许大马棒的那匹马,通过一带灌木林:“我也需要吃饱一点好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很可能在今天就要开始。”想着,他从饭袋里,掏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高粱米饭团。也没有生火烤,喀嚓喀嚓地啃起来。啃两口饭团,再吃两口雪团,他一面咀嚼一面想,忽然扑哧一声笑开了。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湖涂。

突然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接着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看就要绝望地倒下去。

突然一声巨吼,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张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虎尾扫击着灌木丛,刷刷乱响,震得雪粉四溅。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恶敌,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

杨子荣还是头一次看到活老虎,离得又这么近。又是来吃他的马,这突然来的惊恐,使他气喘不安,心怦怦地乱跳,手中的枪也随着他的心有些抖颤。

虎一冲一冲地向马扑过去,离得已经很近了。“得赶快下手,这匹马不仅是我的快腿,主要是我的身份证,失了它就等于失掉了身份证。”想着他用力地把身体贴紧树干,把匕首用力向树上一插,把枪架在匕首上,克服了枪身的抖动,他压住了紧张的呼吸,从虎的侧面,瞄准了虎头。他满有把握地一扣扳机,糟极了,一颗臭子儿,没打响。杨子荣刷的一声抽出大肚匣子,向虎哗的一梭子。老虎只是一惊,在地上打了个滚,显然又没打着。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了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下雪尘四扬,连蹦两个高,显得更凶恶,向杨子荣直扑过来。

老虎把前爪向地下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只前腿。这一扑它没有扑到应有的距离,可是离杨子荣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直立两只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迎面扑向杨子荣。杨子荣就在这一瞬间,枪口对准了虎嘴,当的一枪,枪弹通过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仆卧在雪地上,只有一条尾巴乱绞了一阵,死去了!

杨子荣一阵轻松的喜悦,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得意地自言自语道:“有意思,要去威虎山,半路上又过了个‘景阳冈’。”但他又想,“这个虎怎么处理呢?送回小分队吗?已是不可能的事:带到威虎山去吗?这只大虎又太笨了。我这次虽是去献礼的,可是所有礼物的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匪徒所得,我给予他们的只是他们的覆灭。怎么办呢?只有埋起来,深深地埋在雪底下,等剿完座山雕【注】再取下山去。”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他正要弯腰去拖虎,忽然在西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一定是威虎山的匪徒了,他们是撵虎而来呢,还是听到我的枪声而来呢?”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太不沉着,太胆小!这是一种畏惧的表现,这简直太危险,这种表现分明是向敌人招供,承认了自己不是胡彪,再愚蠢的敌人也会把你识破。快!快镇静下来,斗争瞬间就要开始了!我不是杨子荣,我是胡彪。”想着,他哼开了小曲,溜溜达达,缓步向马走去。

(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


【注】座山雕,威虎山的匪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要假扮胡彪骗取座山雕的信任,所以杨子荣接到任务后立刻改变先前养成的解放军战士的习惯。
B.“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在向着威虎山进发”,又隐含着“他正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之中”的意思。
C.看到老虎出现,杨子荣的动作、心理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异常紧张不安,这也是让读者感受情节真实的原因所在。
D.经过和老虎的斗智斗勇后,杨子荣终于将老虎打死,他欣喜之余,也为这半路上冒出的“景阳冈”吓出了一身冷汗。
2.节选部分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写杨子荣骑的那匹马的恐惧表现?请简要分析。
3.有评论说:曲波笔下的杨子荣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智慧但并不神秘。这一评论在节选部分的末段有何具体表现?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杨子荣同志现在已是满脸青灰,头发长长,满脸络腮胡子,看来真叫人害怕。这是他为了尽力使自己像个土匪,特别是要使自己像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要使自己的习惯、作风、气浪都与那人毕肖。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为了去掉他五六年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的习惯,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竟像一个着魔的人,比手划脚,晃头甩臂,哼着淫调,嘟哝着暗语黑话。总之,他一过只想着他的任务:从现在起你不是杨子荣同志,而是惯匪胡彪。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

他骑着许大马棒的那匹马,通过一带灌木林:我也需要吃饱一点,好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很可能在今天就要开始。想着,他从饭袋里,掏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高粱米饭团。也没有生火烤,咔嚓咔嚓地啃起来。啃两口饭团,再吃两口雪团,他一面咀嚼一面想,忽然扑哧一声笑开了。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来,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

突然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接着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着就要绝望地倒下去。

突然一声巨吼,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张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虎尾扫击着灌木丛,唰唰乱响,震得雪粉四溅。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恶敌,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

杨子荣还是头一次看到活老虎,离得又这么近。又是来吃他的马,这突然来的惊恐,使他气喘不安,心样样地乱跳,手中的枪也随着他的心有些抖颤。

虎一冲一冲地向马扑过去,离得已经很近了。得赶快下手,这匹马不仅是我的快腿,主要是我的身份证,失了它就等于失掉了身份证。想着,他用力地把身体贴紧树干,把匕首用力向树上一插,把枪架在匕首上,克服了枪身的抖动,他压住了紧张的呼吸,从虎的侧面,瞄准了虎头。他满有把握地一扣扳机,糟极了,一颗臭子儿,没打响。杨子荣唰的一声抽出大肚匣子,向虎哗的一梭子。老虎只是一惊,在地上打了个滚,显然又没打着。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了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下雪尘四扬,连蹦两个高,显得更凶恶,向杨子荣直扑过来。

老虎把前爪向地下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只前腿。这一扑它没有扑到应有的距离,可是高杨子荣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直立两只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迎面扑向杨子荣。杨子荣就在这一瞬间,枪口对准了虎嘴,当的一枪,枪弹通过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仆卧在雪地上,只有一条尾巴乱绞了一阵,死去了!

杨子荣一阵轻松的喜悦,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得意地自言自语道:有意思,要去成虎山,半路上又过了个‘景阳冈’。但他又想:这个虎怎么处理呢?送回小分队吗?已是不可能的事。带到威虎山去吗?这只大虎又太笨了。我这次虽是去献礼的,可是所有礼物的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匪徒所得,我给予他们的只是他们的覆灭。怎么办呢?只有埋起来,深深地埋在雪底下,等射完座山雕【注】再取下山去。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他正要弯腰去拖虎,忽然在东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一定是威虎山的匪徒了,他们是打虎而来呢,还是听到我的枪声而来呢?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太不沉着,太胆小!这是一种畏惧的表现,这简直太危险,这种表现分明是向敌人招供,承认了自己不是胡彪,再愚蠢的敌人也会把你识破。快!快镇静下来,斗争瞬间就要开始了!我不是杨子荣,我是胡彪。想着,他哼开了小曲,溜溜达达,缓步向马走去。


【注】座山雕,威虎山的匪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要假扮土匪胡彪,来骗取座山雕的信任,杨子荣接到任务后花了很大力气才改变了先前养成的解放军战士的习惯。
B.杨子荣啃着冰冷的食物,又看到身上的行头,想到自己此时像土匪的脸,笑了起来,这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外在体现。
C.看到老虎突然出现,杨子荣的动作和心理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这也是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真实的原因所在。
D.杨子荣之所以想把被打死的老虎先埋起来,等以后再取出送回小分队,是因为这只老虎是他的战利品,不能随意丢掉。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在向着威虎山进发”,又隐含着“他正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之中”的意思。
B.小说用较多笔墨去写杨子荣打虎这一情节,杨子荣与老虎一次次的较量让一个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形象丰满起来。
C.小说的末段详写杨子荣确定匪徒身份后的心理变化过程,让人感受到他虽紧张而不怯懦,突出了他的过人的智慧。
D.小说叙述杨子荣山中遇虎、打枪不响等情节,这一技法跟《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情节设计有明显相似之处。
3.第四段详细描写了杨子荣骑的那匹马的恐惧表现,请简要分析此处描写的作用。
2022-06-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族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杨子荣同志现在已是满脸青灰,头发长长,满脸络腮胡子,看来真叫人害怕。这是他为了尽力使自己像个土匪,特别是要使自己像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要使自己的习惯、作风、气派都与那人毕肖。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为了去掉他五六年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的习惯,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竟像一个着魔的人,比手划脚,晃头甩臂,哼着淫调,嘟囔着暗语黑话。总之,他一心只想着他的任务:从现在起你不是杨子荣同志,而是惯匪胡彪。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

他骑着许大马棒的那匹马,通过一带灌木林:我也需要吃饱一点,好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很可能在今天就要开始。想着,他从饭袋里,掏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高粱米饭团。也没有生火烤,咔嚓咔嚓地啃起来。啃两口饭团,再吃两口雪团,他一面咀嚼一面想,忽然扑哧一声笑开了。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

突然 ,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接着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着就要绝望地倒下去。

突然一声巨吼,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张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虎尾扫击着灌木丛,咧咧乱响,震得雪粉四溅。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恶敌,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

杨子荣还是头一次看到活老虎,离得又这么近。又是来吃他的马,这突然来的惊恐,使他气喘不安,心怦怦地乱跳,手中的枪也随着他的心有些抖颤。

虎一冲一冲地向马扑过去,离得已经很近了。得赶快下手,这匹马不仅是我的快腿,主要是我的身份证,失了它就等于失掉了身份证。想着,他用力地把身体贴紧树干,把匕首用力向树上一插,把枪架在匕首上,克服了枪身的抖动,他压住了紧张的呼吸,从虎的侧面,瞄准了虎头。

他满有把握地一扣扳机,糟极了,一颗臭子儿,没打响。杨子荣唰的一声抽出大肚匣子,向虎哗的一梭子。老虎只是一惊,在地上打了个滚,显然又没打着。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了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下雪尘四扬,连蹦两个高,显得更凶恶,向杨子荣直扑过来。

老虎把前爪向地下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只前腿。这一扑它没有扑到应有的距离,可是离杨子荣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直立两只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迎面扑向杨子荣。杨子荣就在这一瞬间,枪口对准了虎嘴,当的一枪,枪弹通过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仆卧在雪地上,只有一条尾巴乱绞了一阵,死去了!杨子荣一阵轻松的喜悦,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得意地自言自语道:有意思,要去威虎山,半路上又过了个‘景阳冈’。但他又想:这个虎怎么处理呢?送回小分队吗?已是不可能的事。带到威虎山去吗?这只大虎又太笨了。我这次虽是去献礼的,可是所有礼物的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匪徒所得,我给予他们的只是他们的覆灭。怎么办呢?只有埋起来,深深地埋在雪底下,等剿完座山雕再取下山去。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他正要弯腰去拖虎,忽然在西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一定是威虎山的匪徒了,他们是撵虎而来呢,还是听到我的枪声而来呢?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太不沉着,太胆小!这是一种畏惧的表现,这简直太危险,这种表现分明是向敌人招供,承认了自己不是胡彪,再愚蠢的敌人也会把你识破。快!快镇静下来,斗争瞬间就要开始了!我不是杨子荣,我是胡彪。想着,他哼开了小曲,蹓蹓跶跶,缓步向马走去。


【注】①座山雕,威虎山的匪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要假扮胡彪,骗取座山雕的信任,所以杨子荣接到任务后就立刻彻底改变了先前养成的解放军战士的习惯。
B.杨子荣啃着冰冷的食物,又看到身上的行头,想到自己此时像土匪的脸,笑了起来,这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外在体现。
C.看到老虎出现,杨子荣的动作和心理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这也是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真实的原因所在。
D.经过和老虎的斗智斗勇后,杨子荣终于将老虎打死,他欣喜之余,才将被这半路上冒出的“景阳冈”吓出的冷汗擦掉。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在向着威虎山进发”,又隐含着“他正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之中”的意思。
B.小说用较多笔墨去写杨子荣打虎这一情节,杨子荣与老虎一次次的较量让一个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形象丰满起来。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杨子荣上山的故事,语言简洁朴素,节选部分不少细节能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
D.小说采用顺叙手法叙写杨子荣上山打入土匪内部的经历,虽能条理清晰地交代事件的前后经过,但不能设置悬念。
3.第四段详细描写了杨子荣骑的那匹马的恐惧表现,请简要分析此处描写的作用。
4.有评论说:曲波笔下的杨子荣智慧但并不神秘,紧张而不怯懦,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这一评论在节选部分的末段有何具体表现?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子荣同志现在已是满脸青灰,头发长长,满脸络腮胡子,看来真叫人害怕。这是他为了全部使自己像个土匪,特别是要使自己像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要使自己的习惯、作风、气派都与那人毕肖。他已经做了三天的艰苦的演习。为了去掉他五六年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的习惯,他不得不狂练着土匪的习气,竟像一个着魔的人,比手划脚,晃头甩臂,哼着淫调,嘟哝着暗语黑话。总之,他一心只想着他的任务:从现在起你不是杨子荣同志,而是惯匪胡彪。

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

他骑着许大马棒的那匹马,通过一带灌木林:我也需要吃饱一点好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很可能在今天就要开始。想着,他从饭袋里,掏出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高粱米饭团。也没有生火烤,喀嚓喀嚓地啃起来。啃两口饭团,再吃两口雪团,他一面咀嚼一面想,忽然扑哧一声笑开了。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

突然正在吃着草料的马,一阵乱声嘶叫,接着便是乱刨乱踢。它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频频地回头望着杨子荣,好像求救似的。接着它四腿弯弯,抖颤得站立不住了,看看就要绝望地倒下去。

突然一声巨吼,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张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虎尾扫击着灌木丛,刷刷乱响,震得雪粉四溅。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恶敌,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

杨子荣还是头一次看到活老虎,离得又这么近。又是来吃他的马,这突然来的惊恐,使他气喘不安,心怦怦地乱跳,手中的枪也随着他的心有些抖颤。

虎一冲一冲地向马扑过去,离得已经很近了。得赶快下手,这匹马不仅是我的快腿,主要是我的身份证,失了它就等于失掉了身份证。想着他用力地把身体贴紧树干,把匕首用力向树上一插,把枪架在匕首上,克服了枪身的抖动,他压住了紧张的呼吸,从虎的侧面,瞄准了虎头他满有把握地一扣扳机,糟极了,一颗臭子儿,没打响。杨子荣刷的一声抽出大肚匣子,向虎哗的一梭子。老虎只是一惊,在地上打了个滚,显然又没打着。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下雪尘四扬,连蹦两个高,显得更凶恶,向杨子荣直扑过来。

老虎把前爪向地下一按,准备它最后的一扑。好机会!杨子荣当的一枪,打中了老虎的一只前腿。这一扑它没有扑到应有的距离,可是离杨子荣只有三四步远,老虎一声狂吼,直立两只后腿,张开血盆似的大嘴,迎面扑向杨子荣。杨子荣就在这一瞬间,枪口对准了虎嘴,当的一枪,枪弹通过口腔,从脑盖骨穿过,老虎仆卧在雪地上,只有一条尾巴乱绞了一阵,死去了!

杨子荣一阵轻松的喜悦,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得意地自言自语道:有意思,要去威虎山,半路上又过了个‘景阳冈’。但他又想,这个虎怎么处理呢?送回小分队吗?已是不可能的事;带到威虎山去吗?这只大虎又太笨了。我这次虽是去献礼的,可是所有礼物的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匪徒所得,我给予他们的只是他们的覆灭。怎么办呢?只有埋起来,深深地埋在雪底下,等剿完座山雕[注]再取下山去。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涌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他正要弯腰去拖虎,忽然在西北虎来的方向,传来了叽叽咕咕的说话声。杨子荣最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过度紧张后发生的耳鸣。可是这语声越来越近,他便蹲下身子,顺树空向语声处窥望,发现在林深处有五个人向这里走来,他顿时心一翻腾。这一定是威虎山的匪徒了,他们是撵虎而来呢,还是听到我的枪声而来呢?一阵激烈的思索,使他全身有些紧张。他极力让紧张的肌肉松缓下来,内心对自己作了一个尖锐的批评:太不沉着,太胆小!这是一种畏惧的表现,这简直太危险,这种表现分明是向敌人招供,承认了自己不是胡彪,再愚蠢的敌人也会把你识破。快!快镇静下来,斗争瞬间就要开始了!我不是杨子荣,我是胡彪。想着,他哼开了小曲,溜溜达达,缓步向马走去。

(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


[注]座山雕:威虎山的匪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要假扮胡彪,骗取座山雕的信任,所以杨子荣接到任务后就立刻彻底改变了先前养成的解放军战士的习惯。
B.杨子荣啃着冰冷的食物,又看到身上的行头,想到自己此时像土匪的脸,笑了起来,这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外在体现。
C.看到老虎出现,杨子荣的动作和心理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异常紧张不安,这也是让读者感受情节真实的原因所在。
D.经过和老虎的斗智斗勇后,杨子荣终于将老虎打死,他欣喜之余,也为这半路上冒出的“景阳冈”吓出了一身冷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现在已在向着他的目的地前进”,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在向着威虎山进发”,又隐含着“他正在完成任务的征途之中”的意思。
B.小说用较多笔墨去写杨子荣打虎这一情节,杨子荣与老虎一次次的较量让一个英勇智慧的孤胆英雄形象丰满起来。
C.小说叙述杨子荣上山途中遭遇老虎,用枪打老虎一开始枪没打响等情节,这一技法明显受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D.小说采用顺叙结构叙写杨子荣上山打入土匪内部的经历,虽能条理清晰地交代事件的前后经过,但不能设置悬念。
3.节选部分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写杨子荣骑的那匹马的恐惧表现?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说:曲波笔下的杨子荣形象高大而并不浮夸,智慧但并不神秘。这一评论在节选部分的末段有何具体表现?
2022-02-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