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悲惨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悲惨世界(节选)

[法]雨果

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

我的主教,我的主教,她喊着说,大人可知道那只银器篮子在什么地方吗?

知道的。主教说。

主教刚在花坛脚下拾起了那篮子,把它交给马格洛大娘。

篮子在这儿。

怎样?她说,"里面一点东西也没有!那些银器呢?

呀,主教回答说,您原来是问银器吗?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给人偷去了!是昨天晚上那个人偷了的!

一转瞬间,马格洛大娘已用急躁老太婆的全部敏捷劲儿跑进祈祷室,穿进壁厢,又回到主教那儿。

主教正弯下腰去,悼惜一株被那篮子压折的秋海棠,那是篮子从花坛落到地下把它压折了的。主教听到马格洛大娘的叫声,又直起身来。

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银器也偷去了。

她一面嚷,眼睛却落在园子的一角上,那儿还看得出越墙的痕迹。墙上的垛子也弄掉了一个。

您瞧!他是从那儿逃走的。他跳进了车网巷!呀!可耻的东西!他偷了我们的银器!

主教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他张开那双严肃的眼睛,柔声向马格洛大娘说:首先,那些银器难道真是我们的吗?

马格洛大娘不敢说下去了。又是一阵沉寂。随后,主教继续说:马格洛大娘,我占用那些银器已经很久了。那是属于穷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当然是个穷人了。

马格洛大娘又说: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姑娘,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是为了我的主教着想。我的主教现在用什么东西盛饭菜呢?

主教显出一副惊奇的神气瞧着她:"呀这话怎讲!我们不是有锡器吗?

马格洛大娘耸了耸肩:锡器有一股臭气。

那么,铁器也可以。

马格洛大娘做出一副怪样子:铁器有一股怪味。

那么,主教说,用木器就是了。

过了一会儿,他坐在昨晚冉阿让坐过的那张桌子边用早餐。卞福汝主教一面吃,一面欢欢喜喜地叫他那哑口无言的妹子和叽里咕噜的马格洛大娘注意,他把一块面包浸在牛奶里,连木匙和木叉也都不用。

真想不到!马格洛大娘一面走来走去,一面自言自语,招待这样一个人,并且让他睡在自己的旁边!幸而他只偷了一点东西!想想都使人寒毛直竖。

正在兄妹俩要离开桌子时,有人敲门。

请进。"主教说。

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三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的衣领。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

一个警察队长,仿佛是率领那群人的,起先立在门边。他进来,行了个军礼,向主教走去。

我的主教……他说。

冉阿让先头好像是垂头丧气的,听了这称呼,忽然抬起头来,露出大吃一惊的神气。

我的主教,他低声说,那么,他不是本堂神甫了…

不准开口!一个警察说,"这是主教先生。

呀!您来了!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但是!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两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

我的主教,警察队长说,"难道这人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们碰到了他。他走路的样子好像是个想逃跑的人。我们就把他拦了下来看看。他拿着这些银器……"

他还向你们说过,主教笑容可掬地岔着说,这些银器是一个神甫老头儿给他的,他还在他家里宿了一夜。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又把他带回到此地。对吗?你们误会了。

既是这样,队长说,我们可以把他放走吗?

当然。主教回答说。

警察释放了冉阿让,他向后退了几步。

你们真让我走吗?他说,仿佛是在梦中,字音也几乎没有吐清楚。

是的,我们让你走,你耳朵聋了吗?一个警察说。

我的朋友,主教又说,您在走之前,不妨把您的那对烛台拿去。

他走到壁炉边,拿了那两个银烛台,送给冉阿让。那两个妇人没有说一个字、做一个手势或露一点神气去阻挠主教,她们瞧着他行动。

冉阿让全身发抖。他机械地接了那两个烛台,不知道怎样才好。

现在,主教说,您可以放心走了。——呀!还有一件事:我的朋友,您再来的时候,不必走园里。您随时都可以由街上的那扇门进出。白天和夜里,它都只上一个活闩。

他转过去朝着那些警察:先生们,你们可以回去了。

那些警察走了。

这时冉阿让好像是一个要昏倒的人。

主教走到他身边,低声向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的人。"

冉阿让绝对回忆不起来他允诺过什么话,呆着不能开口。主教说那些话,是一字一字叮嘱的,他又郑重地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冉阿让逃也似的出了城。他在田亩中仓皇乱窜,不问大路小路,遇着就走,也不觉得他老在原处兜圈子。他那样瞎跑了一早晨,没吃东西,也不知道饿。他被一大堆新的感触控制住了。他觉得自己怒不可遏,却又不知道怒为谁发。他说不出他是受了感动还是受了辱。有时他觉得心头有一种奇特的柔和滋味,他却和它抗拒,拿了他过去二十年中立志顽抗到底的心情来对抗。这种情形使他感到疲乏。过去使他受苦的那种不公平的处罚早已使他决心为恶,现在他觉得那种决心动摇了,反而感到不安。他问自己:以后将用什么志愿来代替那种决心?有时,他的确认为假使没有这些经过,他仍旧能和警察相处狱中,他也许还高兴些,他心中就可以少起一些波动。当时虽然已近岁暮,可是在青树篱中,三三两两,偶然也还有几朵晚开的花,他闻到花香,触起了童年的许多往事。那些往事对他几乎是不堪回首的,他已有那么多年不去想它们了。

因此,那一天,有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感触,一齐涌上他的心头。

(李丹译)


【注】①《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自幼失去双亲,由贫苦的姐姐抚养成人,有一年冬天,失业的他为了不让姐姐的七个孩子饿死而偷了一片面包,被判5年苦役。服刑期间他四次企图越狱被加刑14年。19年刑满释放后因通行证被盖上“服过苦刑”“千万警惕”字样,无人接收他工作,无处容身。这时大主教卞福汝接纳了他,给他温暖的床和美食,但他夜里偷了主教家的银餐具逃跑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冉阿让借宿后偷走了主教的银器,可主教对此毫不吃惊,他甚至觉得银器本来就应该属于冉阿让。
B.冉阿让被警察抓住时,主教没有指证他,反而又送了他银烛台,是为了让他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C.小说中主教用“您”“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来称呼冉阿让,表明他对冉阿让善意的接纳和尊重。
D.冉阿让被主教的行为感化,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下定决心弃恶扬善,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恶念。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既深入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B.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多处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了冉阿让的心理变化过程。
C.主教的善与冉阿让的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下文冉阿让的思想转变作了铺垫。
D.人格高尚的主教感化了冉阿让,他是雨果塑造的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
3.雨果在谈到《悲惨世界》的创作时说,他要写四个人物:一个圣人,一个男人,一个妇女和一个儿童。卞福汝主教就是雨果要写的圣人,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为什么说卞福汝主教是圣人?
4.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冉阿让的心理变化历程。
2024-01-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2 .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这个形象从最初令人同情,渐渐变得值得敬佩,直到最后使人崇拜。一个从地狱走出的天神,原比一直高高在上的上帝更值得人信仰。那么是什么使冉阿让的良心始终能击败私欲呢?简单来说是一个“情”字,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陈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00字左右。
2022-1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悲惨世界(节选)

雨果

德纳第已把这值钱的钞票藏进了背心的口袋里,温和到接近柔情的程度望着马吕斯。

马吕斯打破了沉默:

德纳第,我对您说出了您的名字。现在,您想告诉我的秘密,要不要我来向您说?我也有我的情报,我,您会觉察到我知道的比您更多。冉·阿让,您说他是杀人犯和盗贼。他是盗贼,因为他抢劫了一个富有的手工业厂主马德兰先生,并使他破了产。他是个杀人犯,因为他杀死了警察沙威。

我不懂,男爵先生。德纳第说。

我把话说清楚,听着,大约在一八二二年时,在加来海峡省的一个区,有一个过去和司法机关有过纠葛的人,名叫马德兰先生,他后来改过自新,恢复了名誉。这人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直的人。他创建一种行业制造黑玻璃珠子,使得全城发了财。至于他自己也发了财,那是次要的,可以说是偶然的。他是穷人的救济者,他设立医院,开办学校,探望病人,给姑娘们钱作嫁妆,援助寡妇,抚育孤儿,他好像是地方上的一个保护人。他拒绝接受勋章,他被提名为市长。一个释放了的苦役犯知道这人过去被判过刑的隐情,揭发了这人并使他被捕,这个苦役犯又利用这人被捕来到巴黎,从拉菲特银行——我这个情报是出纳员供给的——,用一个假签名,领走了马德兰存款上五十万以上的法郎。这个抢劫了马德兰先生的苦役犯就是冉·阿让,至于另一桩事,您也没有什么可告诉我的。冉·阿让杀死了沙威,他用手枪打死的,我当时正在场。

德纳第神气地向马吕斯看了一眼,就像一个吃败仗的人又抓住了胜利,并在一分钟内收回了所有失地,但他立刻又恢复了微笑,下级在上级前的得胜应该显得温和,德纳第只向马吕斯说:

男爵先生,我们走岔道了。

他为了要强调这句话,故意把一串饰物抡了一转。

怎么!马吕斯说,您能驳倒这些吗?这是事实。

这是幻想。我荣幸地得到男爵先生的信任,使我有义务向他这样说,首先要注意事实和正义。我不愿见到有人不公正地控告别人。男爵先生,冉·阿让并没有抢劫马德兰,还有冉·阿让也没有杀死沙威。

这真叫人很难相信!为什么?

为了两个原因。

哪两个?说。

第一,他没有抢劫马德兰先生,因为冉·阿让本人就是马德兰先生。

您说什么?

而第二,他没有杀死沙威,因为杀死沙威的人,就是沙威自己。

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沙威是自杀的。

拿出证据来!拿出证明来!马吕斯怒不可遏地叫着。

德纳第在旁边的口袋里取出一个灰色大信封,好像装有一些折成大小不等的纸。

我有我的案卷。他镇静地说。

他又补充道:男爵先生,为了您的利益,我曾深入了解我的冉·阿让。

德纳第一边说,一边从信封里取出两张发黄、陈旧、有一大股烟味的报纸。其中一张,折叠的边缘部分已破碎,成块地掉下来,看来比另一张更陈旧。

两件事情,两种证据。德纳第说。于是他把两张打开的报纸递给马吕斯。

马吕斯读了,这是明显的事,日期确切,证据无可怀疑,这两张报纸不是为了证明德纳第的话而故意印刷出来的,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又是警署官方提供的。马吕斯不能怀疑。那个出纳员提供的情况是假的,自己也搞错了。冉·阿让,忽然变伟大了,从云雾中出来,马吕斯禁不住欢快地叫道:

那么,这不幸的人是一个可敬可佩的人!这笔财产真是他的!他就是马德兰,整整一个地区的护卫者!冉阿让是沙威的救命人!这是个英雄!一个圣人!

他不是一个圣人,也不是一个英雄,德纳第说,他是个杀人犯和盗贼。

他加上了一句,用一种开始感到自己有了点权威的语气说话:我们得静下心来。

盗贼,杀人犯,马吕斯认为这些字眼已经消失了,可是它们又再次出现,他好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怎么还是这些事!他说。

总是这些事,德纳第说。冉·阿让没有抢劫马德兰,但他是个盗贼。他没有杀死沙威,但他确是杀人犯。

我可以在这里打断您的话,马吕斯提醒他注意,但您还是继续说下去!

男爵先生,我一切都向您直说,酬劳由您慷慨赏赐好了。这个秘密真值大量黄金呢。您会问我:‘为什么我不去找冉·阿让?’原因很简单,我知道他放弃了这些钱,让给了您,我觉得他谋划得很巧妙;但他现在却是一文不名了,要是去找他,他会让我看他两手空空。既然我到若耶去需要旅费,我乐意来找无所不有的您,而不愿去找一无所有的他。我感到有些疲乏了,请允许我坐下吧!

(摘选自《悲惨世界》第九卷)


【注】①故事发生在19世纪法国巴黎。因偷取一块面包并数次企图越狱而被判处19年苦役的主人公冉·阿让被释放后,受主教米利埃的感化,洗心革面。投身革命的贵族青年马吕斯爱上了冉阿让的养女珂赛特,却误会冉阿让是盗贼和杀人犯。冉阿让因救助别人暴露身份,重新遭到通缉,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德纳第找到马吕斯索要钱财,却意外地让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原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最终在冉阿让临终前解除误会……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因为他曾经触犯法律,是个苦役犯,后来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正直人,以慈善为业。
B.德纳第‘故意把一串饰物抡了一转”,体现了他知道秘密真相的得意,也暗含了他握有马吕斯过失的证据。
C.文中画波浪线处马吕斯连说六句感叹句,表明他过去对冉阿让的高尚品性认知终于得到了确认。
D.德纳第不去找冉阿让的原因是他清楚地知道冉阿让已经把钱财转让给了马吕斯,没有敲诈勒索的意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中冉·阿让并未正面出场,而是通过马吕斯和德纳第的对话,从侧面呈现出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复杂而立体。
B.文本以德纳第向马吕斯兜售冉阿让的秘密为主要情节发展线索,而马吕斯的反应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C.文本通过多处细微表情、肢体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进行了精准的刻画,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憎恶情感。
D.文本故事节奏紧凑,塑造出一种紧张的对话气氛,渲染出一种极强的情感张力,有效地调动了读者的情绪。
3.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德纳第的人物形象。
4.请简要分析作者透过冉·阿让的命运所体现的情感意蕴。
4 . 简述《悲惨世界》中芳汀的悲惨遭遇,这些遭遇在向我们揭露什么?
2021-11-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作一题,完成相应要求。
(1)文化经典解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论语》中的句子。结合你对《论语》及孔子思想的了解、简要分析并明确本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2)文学名著阅读
选修三《改变一生的事件》一篇节选自《悲惨世界》.结合你对《悲惨世界》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改变一生的事件》中的冉阿让形象。
2019-09-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
15-16高三上·江苏无锡·期末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主教工作

[法]雨果

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

“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银器也偷去了。”

主教正弯下腰去,拾起一株被那篮子压折的秋海棠,那是篮子从花坛落到地下把它压折了的。主教听到马格洛大娘的叫声,又站立起。

马格洛大娘一面嚷,眼睛却落在园子的一角上,那儿还看得出越墙的痕迹。墙上的垛子也弄掉了一个。

“您瞧!他是从那儿逃走的。他跳进了车网巷!呀!可耻的东西!他偷了我们的银器!”

主教沉默了一会,随后他张开那双严肃的眼睛,柔声向马格洛大娘说:

“首先,那些银器难道真是我们的吗?”

马格洛大娘不敢说下去了。又是一阵沉寂。随后,主教继续说:

“马格洛大娘,我占用那些银器已经很久了。那是属于穷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当然是个穷人了。”

“真想不到!”马格洛大娘一面走来走去,一面自言自语,“招待这样一个人,并且让他睡在自己的旁边!幸而他只偷了一点东西!我的上帝!想想都使人寒毛直竖。”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

“请进。”主教说。

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三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的衣领。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

一个警察队长,仿佛是率领那群人的,起先立在门边。他进来,行了个军礼,向主教走去。

“我的主教……”他说。

冉阿让先头好像是垂头丧气的,听了这称呼,忽然抬起头来,露出大吃一惊的神气。

“我的主教,”他低声说,“那么,他不是本教堂的神甫了……”

“不准开口!”一个警察说,“这是主教先生。”

但是卞福汝主教尽他的高年所允许的速度迎上去。

“呀!您来了!”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

“我的主教,”警察队长说,“难道这人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们碰到了他。他走路的样子好像是个想逃跑的人。我们就把他拦下来看看。他拿着这些银器……”

“他还向你们说过,”主教笑容可掬地岔着说,“这些银器是一个神甫老头儿给他的,他还在他家里宿了一夜。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又把他带回到此地。对吗?你们误会了。”

“既是这样,”队长说,“我们可以把他放走吗?”

“当然。”主教回答说。

警察释放了冉阿让,他向后退了几步。

“你们真让我走吗?”他说,仿佛是在梦中,字音也几乎没有吐清楚。

“现在,”主教说,“您可以放心走了。呀!还有一件事,我的朋友,您再来时,不必走园里。您随时都可以由街上的那扇门进出。白天和夜里,它都只上一个活闩。”

这时冉阿让像是个要昏倒的人。

主教走到他身边,低声向他说:

“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冉阿让绝对回忆不起他曾允诺过什么话,他呆着不能开口。主教说那些话是一字一字叮嘱的,他又郑重地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希望能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选自《悲惨世界》,李丹译,有删改)

1.请用简明的语句概述故事的情节。
2.本文其他人物对塑造卞福汝主教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3.警察释放冉阿让之后,为什么他“像是个要昏倒的人”?
4.请探究本文结尾主教所说话的内涵及用意。
2016-11-18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