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皆出自此书。
B.《改造我们的学习》是基于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党内出现学风问题而提出的主张,思路周密,逻辑严谨,展现出毛泽东思想强大的力量。
C.“黔首”在课文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氓”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各小标题之间是并列关系,且与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一样,都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思辨性强。
2024-02-2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民间一般把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叫作“望日”,而“晦”则是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B.斗牛,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与成语“气冲斗牛”中的“斗牛”同义。
C.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皇帝多为一世一元,后世习惯以年号称之。
D.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古代的都城大多有城郭之制,后常用城郭泛指城或城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学者在荀子《劝学》一文中是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C.“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D.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2022-12-12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十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朔,阴历每月初一;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B.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主张“性恶论”。
C.“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
D.干支历,又称星辰历、甲子历等,是一种用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古老历法。干支历既可以纪年,也可以纪月,也可以纪日,《登泰山记》中的“是月丁未”的“丁未”就是纪年的。
2022-12-09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自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也就是人们说的“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B.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先王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但从周朝到秦朝,庙号制度一度被废止,直到汉朝才逐渐恢复。
C.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后多以年号纪年。如“会昌二年”“大中初”均是年号纪年法。一位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称为“谥”或“谥号”。
2022-03-2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