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对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把第二个小时叫作正。
B.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
C.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D.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红色。据说秦尚红色,当时平民皆用红布包头,故名。
2024-04-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语文试题
2 . 下列句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朱”就是春秋时的范蠡,他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B.中国古代对“平民”的称呼有白丁、布衣、苍头、匹夫、黎庶、黔首、苍生、氓等等。
C.“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
D.“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2024-01-0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下列各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的人称人行走,举足两次为“步”,举足一次为“跬”,故半步称“跬步”。
B.有司:“司”即管理,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五经”是《诗》《书》《礼》《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
D.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2023-12-1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笄:女子十五岁。冠、加冠、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
D.四书即《诗经》《大学》《中庸》《论语》。
2023-10-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B.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C.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D.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2023-10-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B.“参乘”又叫“车右”,指陪乘并护主的人,樊哙作为一名武士,当时身份为沛公的保镖。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2023-05-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五中、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7 .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
B.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宾礼故老”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
2023-04-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D.孔子整理过的古籍有《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古人称的“六经”。
2023-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第三学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但“左迁”必是降职。
B.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C.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2023-01-13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B.阴阳: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C.《诗经》的赋、比、兴、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风格文学创作的源头。
D.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据皇帝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如“文帝”“武帝”属于褒谥,“厉”“炀”属于恶谥。
2023-01-12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