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起茶,紫笋茶在唐代地位显赫,那是因为陆羽,他在阳羡品尝了紫笋茶后向宫廷隆重推荐,让紫笋茶一时        。到了宋朝,名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龙团茶,这个茶出名是因为它的创制者是蔡襄。令人没想到的是,蔡襄不仅是文人、书法家,他竟然还有一个身份——宋代第一大“茶人”。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农历乙卯年,苏轼到无锡惠山拜访钱道人。这里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他拿出带来的珍贵的小龙团茶。于是名泉与名茶,诗人与道人,兴致盎然,又        。苏东坡这次一定品得欣欣然,陶陶然,提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诗,其中就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苏东坡是大书法家,一落笔定然满纸云烟,灿然生辉。

这次品茶一定让苏轼回味无穷,以至于        。后来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赴任路过无锡,便约了弟子秦观和诗僧参蓼又到无锡惠山沏二泉水品茗并唱和了一番。想来这又是一场        

1.文中“元丰”是用年号纪年,“乙卯”是干支纪年,根据干支纪年推算,“元丰二年”应该是农历(       )年
天干
地支
A.丙辰B.丁巳C.戊午D.己未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闻名古今     相得益彰     终身难忘     风雅
B.闻名古今     相映成趣     终身难忘     雅致
C.名闻天下     相得益彰     念念不忘     风雅
D.名闻天下     相映成趣     念念不忘     雅致
3.下面四个选项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修辞一致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B.半山居雾若带然
C.天姥连天向天横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志于道,这意味着儒家教育核心宗旨是培养能够践行儒学大道的人才,意味着品质的优秀要优先于知识的拥有。但是,道是抽象的,要真正体现的精神,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德行。于是,孔子推导出,在志于道的基础上,教育应该据于德。所谓,就是的具体化,仁、义、忠、信、礼、智、廉等,就是的具体呈现。

据于德固然重要,但这中间还有一个优先顺序问题。在孔子看来,在的各种要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的本质属性最直观也最具体的反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据于德优先是依于仁

当然,人才培养不能托之以空言,必须有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否则依然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孔子认为,这个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就是六艺。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教育载体对象上要做到游于艺,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具体的学习对象。至此,孔子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育理念,为造就健全人格、完善品行的人才规划了一张充满希望的路线图。

1.孔子所说的“六艺”和韩愈在《师说》中所指出的“六艺”不同,《师说》中“六艺”指什么?
2.请根据选文,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依次填写出①-③的内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蓬莱和方丈。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C.“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D.“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麾下、丈人、先考、夫子。
B.男子20岁称“弱冠”。女子年15岁,称为“及笄”,也称“束发”。“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五六岁时。“年方二八”,指女子年龄刚刚十六岁。
C.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D.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一般说来,古时尊者对卑者称名、卑者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者则称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的。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之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B.冠者,也称“弱冠”,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在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庠序,古代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太学”一样。
D.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乘,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2021-09-26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中的“的卢”指的是什么?(       
A.弓箭B.战车C.马D.闪电
2021-08-3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诗词竞赛初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
B.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D.“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课文相关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舍也是一个古代长度单位名词,一舍等于三十里,“退避三舍”中的“舍”就是如此。
B.足下最初被古人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相称。
C.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翼宿和轸宿都是其中之一。
D.古人称每月的十五或十六为望日,称每月的第一天为晦日,最后一天为朔日。
2021-04-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课文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记述顺序,蕴含着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的礼仪。
B.《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是晋文公,秦伯是秦穆公,秦穆公的爵位低于晋文公。
C.《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篇,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D.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西厢记》等。
2021-04-1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