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文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兴儿拍手笑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她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只因这一向他病了,事多,这大奶奶暂管几日。究竟也无可管,不过是按例而行,不像多事逞才。我们大姑娘不用说,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尤氏姊妹忙笑问何意。兴儿笑道:“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也是一位不管事的。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1)请将文段中画线处对应的人名写在下面横线上。
大菩萨:__________   他:__________   二木头:__________   玫瑰花:__________
(2)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一僧一道曾言:“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脂砚斋侧批“一部之总纲”。请从材料中兴儿提到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经历命运,阐释脂批这样讲的理由。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2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宝黛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情节主线之一,根据《红楼梦》前三十六回,可以梳理出宝黛爱情发展的几个阶段:

发展阶段本阶段人物的语言
前世定情“他既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一见如故【甲】
争吵误会【乙】
心意相通【丙】
用情专一【丁】

(1)请从以下人物语言中选出四组,依次填在甲、乙、丙、丁处。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要求填写序号
①“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②“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③“你放心。”“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④“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⑤“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经历了以上阶段,宝黛二人心心相印,彼此忠贞不渝,但他们的爱情仍以失败告终。
(2)请概述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并从原著中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宝黛爱情悲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怎样的感悟?请简要概述。
2024-05-1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

【甲】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乙】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丙】接着笑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瞅了她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一时散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1)笑,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流露情绪的一种表现。选文是《红楼梦》中不同人的“笑”,这几处“笑”的主人公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个人“笑”的内涵不同,你能从中读出怎样的意味?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笑”进行分析。
2024-05-1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节选)

凤姐打发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湘云见了平儿,那里肯放。平儿也是个好顽的,素日跟着凤姐儿不能常空,见如此有趣,乐得顽笑,因而褪去手上的镯子,三个人围着火儿,平儿便要先烧三块吃。那边宝钗黛玉平素看惯了,不以为异,宝琴等及李婶深为罕事。探春与李纨等已议定了题韵。探春笑道:“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也找了他们来。李纨也随来,说:“客已齐了,你们还没吃够?”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说着,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却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然好吃,便也吃起来。

一时凤姐儿打发小丫头来叫平儿。平儿说:“史大姑娘拉着我呢,你先去罢!”小丫头听说去了。一时只见凤姐也披了斗篷走来,笑道:“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假清高,最可厌。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那肉给你掏出来。就把这雪压芦苇摁上些,以完此劫。”

1.请简要解释选文中划线词语“此劫”的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2024-04-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曹雪芹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

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

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与凤姐。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十四回,有删改)

【注】前情简介:宁国府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贾珍之托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的丧事,加之凤姐有主事之才能又喜好卖弄才干,便欣然答应,走马上任,迅速对症下药……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姐做事具有极强的行动力,接受贾珍的邀请就立刻投入工作,在一所抱厦内,就先理出了个头绪来。
B.宁国府因贾珍媳妇尤氏软弱,治理确实混乱,宁国府里的下人对凤姐的到来期待已久,望其来整治整治。
C.文中写道凤姐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实为量才而用之意,足见其治家才干。
D.凤姐骄大自满、十分得意,得意于自己威重令行,也得意于她把宁国府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葬礼上八大事项,多人精细分工,专管负责可以看出贾府治丧的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为后文的衰落埋下伏笔。
B.选文为凤姐协理宁国府,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手法多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的细节为其病源伏线,印证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谶语。
D.凤姐的语言虽无书卷气,却有一肚子生活真气,泼辣直接,一针见血,叫人心生三分敬畏,心服口服。
3.选文将王熙凤行事泼辣、精明果敢、不怒自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分析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4.《红楼梦》第十四回回目为“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回回目虽未提到王熙凤,但是这回的重点却在展现王熙凤的才干上“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评点王熙凤的治家才干。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正见薛姨妈打点针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宝钗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薛姨妈笑道:“老货,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她:“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他二人道了扰,一径回至贾母房中。

(节选自《红楼梦》,有删改)

文本二:

《红楼梦》行文底手段是写生。我们看,凡《红楼梦》中底人物都是极平凡的。作者底态度只是一面镜子,到了面前便须眉毕露无可逃避了。妍媸【注】虽必从镜子里看出,但所以妍所以媸的原故,镜子却不能负责。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如其分际,没有一个过火的。我第一句《红楼梦》赞:“好一面公平的镜子啊!”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底风格》)

【注】妍媸:美丑。妍,指美丽;媸,指丑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钗生病,宝玉和黛玉前来探望,三人谈笑的情节,看似平淡,却充满张力。
B.宝钗和宝玉各自的佩饰上有铭文隐约相应,似是一对,暗合“金玉良缘”之说。
C.宝钗的侍女莺儿,两次插话,说出了宝钗不便说的话,把宝钗的心理给挑明了。
D.宝玉被奚落后就不再听宝钗的话,变为对黛玉言听计从,让黛玉替他整理斗笠。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姨妈在文中起前后贯穿的线索作用,她招待宝玉饮酒,好言宽慰黛玉,使情节平顺地推进,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B.宝钗“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一句中的“也”字,透露出她自己刚才的状态,暗示了宝钗此刻的心思。
C.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黛玉,而不多的动作、神态描写却也生动而传神,如“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等。
D.宝玉被黛玉奚落,并不回复,只嘻嘻的笑两阵,表现了宝玉的宽厚以及对黛玉的包容,与黛玉的小性儿形成对照。
3.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
(1)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2)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4.俞平伯认为《红楼梦》像一面公平的镜子真实地反映生活,客观地写出了人物的优缺点,妍媸毕露。请结合文本一所节选的内容,以林黛玉为例,简要分析。
2024-02-16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凤姐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子,早撵出去了。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取材于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文本二:

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因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取材于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相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文本三: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着替侍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善保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若,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妈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侍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侍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取材于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贾宝玉的意思是探春找自己和凤姐的差错加以惩治,实际上是杀鸡儆猴警告别人.
B.“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看清贾府入不敷出的现状,指出贾府应俭省费用,否则以后无法维持生活。
C.“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这句话的意思与成语“鹬蚌相争”一致,都说明自相残杀导致衰亡的结局。
D.“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王熙凤此言既夸赞侍书敢于直言、怒怼王善保家的,也夸赞了其主子探春。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探春看来,采用抄检大观园的方式来管理自己家的人,这就是一件丑事,她命丫鬟们“秉烛而待”,既不害怕也不躲避。
B.探春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而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为完成任务揆情度理、随机应变,但是当场挨了一巴掌。
C.回目中“惑奸谗”暗示了曹雪芹的情感倾向,通过人物对话和情节设置等,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这次抄检的不赞同的态度。
D.在抄检大观园这一情节中,对众人言行的细腻描写,既呈现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又体现了曹雪芹高妙的创作技巧。
3.有人认为曹雪芹对王熙凤“裙钗一二可齐家”的评语也可以用来概括《红楼梦》中其他女性形象,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4.一个家族从鼎盛走向衰亡其实往往早有预兆,请结合文本材料分析有哪些细节暗示了贾府的衰落?
2024-01-20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正说着,只见他(注:指贾宝玉)屋里的小丫头子送了猩猩毡斗篷来,又说:“大奶奶(注:指李纨)才打发人来说,下了雪,要商议明日请人作诗呢。”一语未了,只见李纨的丫头走来请黛玉。宝玉便邀着黛玉同往稻香村来。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二人一齐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注:骚达子,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湘云笑道:“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麂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湘云道:“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的东家?”李纨道:“我的主意。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远,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凑个社,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你们意思怎么样?”宝玉先道:“这话很是。只是今日晚了,若到明儿,晴了又无趣。”众人看道:“这雪未必晴,纵晴了,这一夜下的也够赏了。”李纨道:“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他们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宝钗等一齐应诺。因又拟题限韵,李纨笑道:“我心里自己定了,等到了明日临期,横竖知道。”说毕,大家又闲话了一回,方往贾母处来。本日无话。

到了次日一早,宝玉因心里记挂着这事,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开帐子一看,虽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宝玉此时欢喜非常,忙唤人起来,盥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束了腰,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广来。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

宝玉来至芦雪,只见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径。原来这芦雪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众丫鬟婆子见他披蓑戴笠而来,却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如今都全了。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宝玉听了,只得回来。刚至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扶着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宝玉知他往贾母处去,便立在亭边,等他来到,二人一同出园前去。宝琴正在里间房内梳洗更衣。

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菜,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咽完了。贾母道:“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便叫“留着鹿肉与他晚上吃”,凤姐忙说“还有呢”,方才罢了。史湘云便悄和宝玉计较道:“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顽又吃。”宝玉听了,巴不得一声儿,便真和凤姐要了一块,命婆子送入园去。

一时大家散后,进园齐往芦雪来,听李纨出题限韵,独不见湘云宝玉二人。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正说着,只见李婶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众人听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李纨等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宝玉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只见老婆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   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说着,同探春进去了。

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湘云见了平儿,那里肯放。平儿也是个好顽的,素日跟着凤姐儿无所不至,见如此有趣,乐得顽笑,因而褪去手上的镯子,三个围着火炉儿,便要先烧三块吃。那边宝钗黛玉平素看惯了,不以为异,宝琴等及李婶深为罕事。探春与李纨等已议定了题韵。探春笑道:“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也找了他们来。李纨也随来说:“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说着,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然好吃,便也吃起来。

一时凤姐儿打发小丫头来叫平儿。平儿说:“史姑娘拉着我呢,你先走罢。”小丫头去了。一时只见凤姐也披了斗篷走来,笑道:“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揌上些,以完此劫。”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小丫头嘴里说的“大奶奶”李纨,是宝玉的嫂子。李纨的丈夫贾珠,已经去世了,他们的儿子贾兰,后来和宝玉一起参加了科举考试。
B.李纨说的“二丫头”指的是迎春,此刻她生病了;“四丫头”指的是“惜春”,此刻她请假了,文中提到的“藕香榭”就是她的住处。
C.宝琴披的凫靥裘,是由野鸭子头上的毛做成的,非常名贵,是贾母赠与的,可见贾母对她的喜爱。
D.本回新登场有五位人物:宝钗的堂兄弟薛蝌和堂妹宝琴,李纨的堂妹李纹、李绮,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文中李纨说“起诗社”“给他们接风”,指的就是这五个人。
2.《红楼梦》一个重要的写法“草蛇灰线”,在本回里体现得比较多。“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就是在一件事情发生以前,作者就已经写到了一些征兆,使人们对后事的发生不感到突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笔。下列对这一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中说在一众姐妹跟前,“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这就给后文她典当衣服入了薛家当铺的情节作了铺垫。
B.李婶提到的“带玉的哥儿”,照应前文“青埂峰顽石化玉”、宝玉“衔玉而诞”的情节;“挂金麒麟的姐儿”照应前文“宝玉赠金麒麟给湘云”的情节——这件事让黛玉耿耿于怀,选文中也表现出黛玉对湘云说话总是夹枪带棒的。
C.平儿为了吃鹿肉,褪去了手上的镯子,结果镯子丢了。是谁偷走的呢?这就给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埋下了伏笔。
D.用“草蛇灰线”的手法描述人物、渲染气氛、暗示结局,能使作品浑然一体,不至于造成情节的割裂,使作品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线交织、立体多维的特点。
3.史湘云在本回中得到了充分刻画。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史湘云的人物形象。
4.选文中多处描写“雪”的自然环境和人物的服饰色彩,请结合相关语句分别分析其作用。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地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地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宝玉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文本二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挎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人对薛宝钗与林黛玉发表的一番评论,不仅从侧面衬托出二位姑娘不同的形象特点,也表现出袭人自己在仕途经济上正统、保守的思想。
B.尽管林黛玉整日以泪洗面,身心交病,看似一派小女儿的情态,但她从不说“混账话”,被宝玉视为知己,可见她性格中也有叛逆精神。
C.“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这句话,既写出黛玉的言辞尖刻,也暗含她对宝玉感情的在意。
D.宝玉对黛玉说的“你放心”三个字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表现了宝玉对黛玉的一腔真情。可惜黛玉终未明白宝玉的心思,疑虑不断。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从贾雨村要见贾宝玉写起,为引出湘云对宝玉、袭人对黛、钗二人的点评,并最终以宝玉之口展示宝、黛二人的感情真挚。
B.本文的语言描写与人物形象极为契合,如向来温和的宝玉居然对湘云发火,还下逐客令,可见宝玉骨子里也有公子哥的骄矜之气。
C.本文先写宝玉“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后写黛玉“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并相映成趣。
D.本文写宝、黛心有万句言语,却只是“怔征的望着”对方。虽是无言,却胜千言。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3.文本二中的两首《西江月》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请谈一谈宝玉的这种性格特点在文本一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11-2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曹雪芹

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清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赋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 【甲】 ’,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 【乙】 ’,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云:“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

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益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哥儿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贾政与众人化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给大观园中桥上之亭拟名为“翼然”“泻玉”。请在文中【甲】【乙】两处写出相关语句。
2.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A.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B.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C.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D.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3.小说多次描写贾政的“笑”,解说加点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味。
4.贾政率众人游览大观园,一见“潇湘馆”,众人都道:“好个所在!”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潇湘馆”是个怎样“好”的所在。曹雪芹如此描写“潇湘馆”的匠心何在?
5.《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后人有《西江月》词批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部分众人“赞宝玉才情不凡”。请结合节选部分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宝玉这一人物的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