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名篇名句默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代赠田文初

欧阳修

感君一顾重千金,赠君白璧为安心。

舟中绣被薰香夜,春雪江头三尺深。

西陵长官头已白,憔悴穷愁愧相识。

手持玉斝唱《阳春》,江上梅花落如积。

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

须知巫峡闻猿处,不似荆江夜雪时。


【注】①田文初:田画,字文初,是欧阳修在被贬夷陵期间结识的友人。②西陵长官:作者自指。西陵,即夷陵。③斝(jiá):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巫峡闻猿”为长江三峡中巫峡之一景,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三峡》中引巴东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巫峡长、猿声哀。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021-03-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登快阁[1]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2]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1]此诗为作者在吉州太和任知县时所作。[2]此联中,“朱弦”,指琴;“佳人”,指知己;“青眼”,《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用白眼看世俗礼法之士,用青眼看他喜欢的人;“横”,睨视、斜着眼看。
1.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本诗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借助丰富的意象抒发情感,这些经典意象在古今诗文中各具风采。杜甫在《登高》中描绘秋叶飘落、江水奔涌,写道“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李煜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在《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③________”;苏轼泛舟赤壁,置身江月间,“哀吾生之须臾,④________”,因而梦想“挟飞仙以邀游,_⑤__”;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面对万里江山,发出“⑥_______,⑦________,谁主沉浮”的惊天之问,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2021-01-24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3 . 小明觉得《春江花月夜》很难背,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和诗歌,完成题目。

《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

程千帆

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A)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②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

B)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研究之后,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陈兆奎所辑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这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语,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

④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作了尽情的歌颂。闻先生认为:“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诗篇的第十一句到第十六句,比起篇首八句来,表现了“更夐(xiòng,远)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对于第十七句以下,展开了征夫、思妇的描写,则认为“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闻先生因此赞美说:C)“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D)将近四十年之后,李泽厚对上述闻先生对此诗的评价,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他不同意闻先生说作者“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说法,而认为:“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李先生的说法,比起闻先生来,显然又跨进了一步,将这篇诗的含义说得更明确,更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⑥与此同时,它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如王闿运和闻一多都将张氏此诗归入宫体,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不能不加以澄清的误解。宫体的_____是“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闱之内”,始作者则是为太子时的萧纲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宫廷文人如徐攡、庾肩吾诸人。宫体和另外大量存在的爱情诗以及寓意闺闱而实别有托讽的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描写肉欲与纯洁爱情所使用的_____以及由之而形成的_____也是有区别的,不应混为一谈。而王闿运与闻一多的意见恰恰是以混淆宫体诗与非宫体的爱情诗的界限为前提的。

⑦王闿运与闻一多所受教育不同,思想方法亦异,但就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而导致了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来说,却又有其共同之点。这就是对复杂的历史现象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原载《文学评论》1982年04期,有删改)


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文中四处划线句,有明显语病的一处是(             )。
A.AB.BC.CD.D
2.以下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杨炯B.骆宾王C.王勃D.陈子昂
3.在新诗创作方面,闻一多与徐志摩同属(     )。
A.湖畔派B.新月派C.七月派D.九叶派
4.请为第⑥段的空格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
A.风格     手法       内容B.内容     语言     风格
C.主题     手法       风格D.风格     语言     主题
5.从全文看,第③段援引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内容的用意是。
6.第④段划曲线的句子“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在文中的意思是。
7.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晚明以前,只有《乐府诗集》认可《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杰作。
B.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很高,但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C.王闿运与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
D.《春江花月夜》经历了“不被理解”到“逐渐被理解”再到“被误解”的过程。
8.李泽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有着“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的少年式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小明发现刚学过的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数篇课文也有这一特点。下列篇目中,与这种艺术风格差异最大的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B.《峨日朵雪峰之侧》
C.《致云雀》D.《哦,香雪》
9.闻一多先生说:“(张若虚)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张若虚提出的是哪几个问题?请按顺序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春江花月夜》中的“捣衣砧”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沈佺期《独不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也化用了这个意象。
11.思归怀人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诗经》《楚辞》中的诗句,表达了思归而不得的感伤之情。
1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一个“生”字,化静为动,传神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万里的澄澈、阔大的景象。
B.诗人描写月下景物时,用“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突显其空灵的特点。
C.“月徘徊”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月光,烘托出了思妇内心的愁绪。
D.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了一种旷远高妙的诗歌境界。
13.闻一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中有着强烈的宇宙意识。请参考第④段中的相关引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宇宙意识”的具体表现。
2020-11-24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 春江花月夜(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3)《诗经·氓》中,主人公充满愤怒地批判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经常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