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人工智能文艺能否成为与人类文艺并驾齐驱的新的文艺类型?能否成为一种摆脱人类指令的主体性创造?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首先,人工智能文艺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此外,处于初创阶段的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虽然人工智能早已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但那些所谓的作品,在人类眼中最多只能算是写作素材的堆积。正如香港岭南大学汪春泓教授所言:“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工智能文学产品难登大雅之堂,故而就较难入我辈之法眼。”

其次,人类具有主体性优势。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在文艺创作方面具有全面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开展创作活动。可人工智能接收到人类指令才能进行创作,创作过程受到人类的操作和控制,创作出的作品也是为了符合人类的审美期待,所以人工智能更像是人类的创作工具,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文艺创作主体。

如果有一天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时,人工智能具备了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能够提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独立的美学主张,如褒扬唐诗贬抑宋词或主动参与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而非只能被动接受人类的创作指令、追随人类的美学标准,那样人工智能才能成为真正的文艺创作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就现实情况而言,迄今为止的人工智能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仍是人类文艺创作的辅助工具,最多只能算是一种高级的创作生产工具,远未达到可以完全脱离人类而走向独立的地步。

再者,情感是人工智能难以跨越的障碍。

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有了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才会产生审美活动。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造物,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无法产生基于社会实践的感受美的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对美的独立判断,形成关于美的独特表达。举个简单的例子,以秋天为意象,人类既可以表达“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愁苦,也能够抒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而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多半会将秋天跟萧瑟、悲凉等联系到一起,而无法基于具体场景赋予秋天更独特的含义,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创作是基于数学统计的计算——当人类的大多数文艺作品为秋天赋予了“萧瑟”“悲凉”的含义时,人工智能也就只能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有样学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重真情,尚大义。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算法逻辑模仿人类创作出文艺作品,但它无法模拟人类基于历史经验、生命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更难像人类那样睹物思情、托物言志,这是人工智能更难逾越的一大障碍,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作家南帆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创作的机缘。所以,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只是对人类创作行为的一种模仿,而非一种类似于人类创作的那种独立的对美的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要想在文艺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就需要在深度学习等技术上进一步进化、提高、完善,甚至需要从深层逻辑上寻求结构性变革,从而产生全新形态的人工智能。这种新形态的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样子,智能化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它即使无法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但至少也应接近人类的智力水平,比如能全方位感知外部环境、会产生情绪和感情等。这种类人的人工智能能够与自己的同类和人类发展出新的社会关系,且能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自己独特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表达。在此基础上,它才有可能从事像人类一样的文艺创作,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的文艺作品。

(摘编自王东昌《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两个业界共识:共识一,人工智能有无限可能;共识二,共识一还远未成真,路还很长。

先说共识一。你完全不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只要在大会现场走一圈,就会惊叹于它的无尽潜能。它几乎可以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依托一台人工智能驱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为5000公里外的患者手术;戴上一副智能眼镜,你可以与同事在元宇宙会议室里“并肩”讨论;更不用说让无人驾驶平板车在港口自主运输集装箱。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共识二——人工智能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成本高、行业场景零碎,这是阻碍它大规模商业化的两大困境。不少人工智能企业还处在炫技阶段,他们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找到用武之地。连业内领军人物百度CEO李彦宏也在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说:“人工智能火了这么多年,商业发展是软肋之一。缺乏好的商业前景会让创业公司增长停滞,产生巨额亏损,融资上市都变得非常困难。”人工智能仍需解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落地的挑战。

有专家判断,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已趋成熟,几年后将迎来爆发的临界点,形成规模经济。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改变你我生活之前,企业、政府需各尽所能。消费者和客户需要什么产品,人工智能最有前景的赛道在哪里,不妨让企业去探索和验证。政府当然需要用产业规划来引领,但更需要做的是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生态。

(摘编自宰飞《人工智能产业的两个共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跟人类作品相比显得稚嫩是因为这些作品含混不清、缺乏特色。
B.假若人工智能会褒扬唐诗贬抑宋词,人工智能将成为真正独立的文艺创作主体。
C.新形态的人工智能起码要有类人的智力水平,才有可能像人类一样进行文艺创作。
D.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成本高、行业场景零碎是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足够丰富,人工智能在将来也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B.人类具备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比人工智能更能发挥主体性优势。
C.人工智能无法模仿人类因真实生命经历而产生的情感,是其文学创作不及人类的重要原因。
D.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激发人工智能无限潜能,形成规模经济指日可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苹果手机Siri创作的古诗晦涩艰深。
B.小度智能音响为孩子们唱歌讲故事。
C.阿里巴巴推出“阿里编编”智能剧本创作系统。
D.新华社启用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有人曾说:“虽然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路,但是可以确定,人工智能的路在东方的哲学之中,而不是希望的科学之中。”请结合这句话与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2024-03-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获得迅猛发展。如今,全国网络注册作者多达1900万人,网络文学作品库存总量超过2500万部,网络文学用户约为4.67亿人。网络文学还以强劲之势,向出版、影视、动漫、游戏、音频、舞台剧等领域辐射。

和网络文学创作的繁荣相比,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则显得滞后甚至缺席,没能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文学批评指导创作、引领风尚的效力。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与网络存在一定的脱节,往往不能迅速抵达网络现场,不能在网络上及时发声。现有的网络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从论文到著作到项目,多在线下以纸质的形式出现,而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布是在线上,这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对海量作者和浩瀚文本缺少应有的阅读量,对网络作家、作品缺乏跟踪式关注,网络文学批评与创作明显疏离。

网络文学存在的弊端呼唤网络文学批评的指引。尽管网络文学创作也在自我提升和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实感、责任感不断增强,但是网络文学依然存在低俗化、游戏化、快餐化、模式化的问题。这就需要网络文学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从而净化网络文学空间,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学生态。

网络文学批评的滞后,固然有客观难处,诸如网络文学门槛下移,导致前期筛选缺失,遂使海量作品涌入网络,文学批评一时难以应对,阅读成最大的难题;但也有主观成因。

从历史看,轻视通俗文学由来已久。小说自古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到了明清,小说不断发展壮大,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晚清将小说从下里巴人提到民族振兴的高度。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提出白话小说是中国文学正宗的命题,但也是有雅俗之分的,即把小说分为雅文学和俗文学、纯文学和杂文学、严肃文学和娱乐文学等,这两者的地位不是平等的。直到后来范伯群等学者通过扎实的研究,为现代通俗文学正名,不断完善了现代文学的科学体系,积极倡导雅俗两种文学比翼齐飞

尽管如此,传统思维还是根深蒂固的。不少纯文学作家、批评家依然瞧不起通俗文学。网络文学自然属于通俗文学范畴,而且鱼目混珠,于是不少人对网络文学有一种潜在的轻视和偏见,甚至不屑一顾。比如,对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这个问题还有争议;纸质文学的创作者被称为作家,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则被称为写手;有的批评家不承认网络文学是创作文学,他们认为网络文学只能称为网文。他们对网络文学不屑于评论和研究,也不进入网络文学现场。这种思想的轻视,必然会带来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忽视。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评论家、研究者确实存在着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作为通俗文学、商业文学,有不同于传统纸质文学的作者、作品和读者群,也有着和传统文学不一样的生产、流通、消费、接受、传播等机制。这个机制是传统文学批评家不太熟悉的。在这个机制中,批评家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手足无措。网络文学就是汪洋大海,批评家的批评犹如大海捞针;网络文学也如无垠的沙漠,批评家的批评就是披沙拣金。于是,他们对网络文学批评拒而远之,畏而避之。应该说,庞大的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对于批评者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它检验着批评者的耐力、毅力和恒心。因为没有阅读,何谈批评,何谈引导,何谈引领风尚?

有人形象地说,网络文学犹如房间里的大象,你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正视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面对网络文学,批评何为?批评家何为?这是摆在每一个批评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只有直面网络文学,重视网络文学批评,不回避、不退缩,迎难而上,才是应有的正确态度。同时,探索解决网络文学批评滞后、发声微弱的对策,更显得意义重大。

不论是和网络文学庞大的作者群、读者群、产量和类型的多样性相比,还是和纸质文学批评队伍相比,网络文学批评队伍都显得严重不足、势单力薄。

网络文学批评队伍,从批评主体身份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四支队伍。一是网民在线批评队伍,虽然人数最多,但他们的段评过于主观随意和自由率性,也有信口开河、褒贬失当、哗众取宠等弊端。二是媒体批评队伍,这是一支重要的批评力量。他们依托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平台,对网络文学创作、评论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也及时展开评论,新闻性、时效性是他们的优势和职业本能,但媒体批评者的兴奋点多在新闻上,深度剖析、学理式研究比较稀缺,况且他们也并非只专注于网络文学批评。三是文艺界批评队伍,主要包括供职于各级文联、作家协会、研究中心、网络文学中心等机构的专职研究人员。这是一支生力军,他们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丰富的文学阅读体验和敏锐的文学眼光,然而他们对网络批评不一定全身心投入。四是学院派批评队伍,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人员组成,应该是网络文学研究的主力军,但他们大多重视经营纸质文学研究的一亩三分地,真正涉足网络文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上述四支队伍看似庞大,但真正投身网络文学批评并持续研究的人数还非常有限。正如有论者所说,时下能持续在网络文学领域前沿发声的批评家累计不过二三十人,以至于在各种网络文学研讨会上见到的总是老面孔

网络文学批评需要依靠机制保障和政策引导,依靠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学批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批评家投身其中。比如,要完善网络文学批评人员的学习、培训、奖励、激励机制,健全网络文学评论成果的认定机制等。

网络文学犹如汪洋大海,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它的汹涌澎湃,才能搏击冲浪。网络文学批评自然离不开网络,要用网络的形式展开网络批评。因此,需要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走进网络文学现场,积极在线上展开批评,充分利用手机、微博、微信、贴吧、网站等阵地发声,也可以在文学网站、学术网站等开办专门的批评栏目,多方面、全方位加大线上批评的力度。

(摘编自王卫平、付秋思《关于网络文学批评的思考:如何走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困境》)

材料二

当下时代,文学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文学与艺术的固有边界得到拓展或重塑,其表现为创作形态日渐丰富、文学观念日渐敞开、艺术手法日渐新异、艺术门类日渐融合。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短视频、AI写作、剧本杀等新的文艺类型正展现出新的可能性。不管我们是欢迎还是排斥,文学艺术的格局已然发生深刻变化。譬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的作品,在文字中往往穿插着视频、音频、动态图画等艺术门类,这种多媒体作品努力营造出逼真感,调动起人类身体感官的全面参与,较之印刷时代的单一文字表述,更为立体和丰盈。显然,这种杂糅和互融互通的作品无法简单归类到既有的艺术门类中,意味着文学艺术已经溢出了原有的边界和限定,处在新形态和新范式之中。

面对这些转变和挑战,文学批评界往往陷入选择性盲视或尴尬的失语中,缺乏理论的创新与建构能力。守旧和抱残的批评家甚至看不懂新媒体文学,更谈不上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导致文学创作现场与批评实践的双翼不能协调一致,无法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

广大文学工作者应增强自我突破和革新的勇气,不能简单粗暴地将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置入粗制滥造与精心布局、商业消遣与精英品位、感官刺激与深邃雅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事实上,新媒体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文学工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穿行其间,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去了解并有能力作出阐释。

(摘编自乌兰其木格《文学的新格局呼唤观念的新突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研究者缺少应有的阅读量、网络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线下化是其批评与创作明显疏离的表现。
B.一些作家、文学批评家对通俗文学的轻视和偏见,是网络文学批评滞后的主观成因。
C.网络文学的批评队伍虽人数众多、身份多元,但却没有真正专业的持续研究网络文学的群体。
D.文学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发生巨大转变,文学批评界面对新媒体文学却未积极应对和作出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脉络清晰,从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脱节的现状论起,进而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文学批评家的抱残守旧是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不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C.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固然考验批评者的耐心,但正视网络文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增加阅读量。
D.新媒体文学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涉及艺术门类多样,导致许多文学批评家看不懂新媒体文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AI续写蒲松龄的《狼》,关注量高达几十万,引发网友热议。
B.人民网评价热门电视剧《星汉灿烂》脱离“网文魔改”怪圈。
C.某知名大学文学院开设“网络文学与影视文学”课程。
D.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设置“网络小说”专评栏目。
4.网络文学批评与研究怎样才能实现与网络文学的协同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5.《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中国网络文学的批评理论建构正在路上,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为变化了的‘现实’和海量文本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3-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G7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群体性孤独”:21世纪的网游玩家画像

【摘要】网游是由算法驱动叙事和体验的算学文本。算学文本的狭隘性决定了玩家只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而非创作者。为了战胜对手,玩家们就要让算法成为自己的思考,其游戏操控行为须服膺于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玩家不是被可见的“他者”剥削,而是向内自我剥削,体现出特有的“群体性孤独”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游戏   算法/竞争   群体性孤独

21世纪流行的网游是一种算学文本,即由算法驱动叙事与体验的文本。一般而言,算学文本是文化层与计算机层的双重构造,分别对应着符号秩序和算法秩序。文化层是算学文本的表层与视听装置,包含网游的图文、场景、情节、音声等表征现实世界的象征性符号;计算机层是算学文本的深层与逻辑结构,包括像素、类型、图片规格、压缩标准等基于计算原理的比特(bit)。二者一体两面,共同构织网游的意义世界。

算法秩序作为0/1的二进制语言,在被数字元件转换为十进制语言后,生成了具有可计算性、强制性的比较逻辑,如《飘渺西游》中的装备“精金剑”(物理攻击162;法术攻击203)比“正道剑”(物理攻击81;法术攻击101)更强大。比较逻辑传导为玩家的互动关系,就形成了向上流动或向下压制的玩家间竞争,并发展出等级性、秩序性等现实特性。算法秩序把一切意义统归于强与弱的功利判断,而缺乏伦理性的正邪之别。

在此意义上,算学文本展现出其狭隘性,即玩家无法从中获得超越计算原理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而只能基于计算结果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以至于被内在地压制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的思考可能。换言之,玩家并非主导“算学叙事”的“作家”,而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玩家在操控算学文本的过程中,往往自视为参与竞争的“经济人”,以“创业者”的勤勉态度尽可能地获取更多、更强的数字元件,其最佳方案就是让算法成为他的思考,从而在算学叙事中壮大自我、战胜他人。

当然,算学文本也在不断迭代。21世纪初,电竞网游的崛起,代表着与现实社会心态更吻合的“竞争”逐渐成为显在的游戏意识形态,网游世界里从此仅剩与0/1二进制对标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在具体的游戏机制里,这两种可能就是网游对“死亡”的聚焦与变奏:杀死敌人意味着成功、被敌人杀死则是失败。但由于玩家操控的游戏角色可以反复“死而复生”,所以游戏中的“死亡”只可被理解为一种否定性体验,而非生命或叙事的真正终结——在一个渴求与充满肯定性的“点赞社会”中,这样的否定性本身就是受否定的。可是,电竞网游的世界里却充斥着过量的否定性——“死亡”。玩家时刻处于受攻击的高压环境中,为避免否定性体验,他们只能主动发起攻击、否定否定性。由是,玩家必须接受迭代的算学文本所提出的高级律令,即为了战胜对手,他们的游戏操控行为须服膺于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例如,APM(即“手速”,每分钟操作游戏的次数)这种衡量玩家游戏水平的效率性指标,就是电竞网游对游戏提出的新要求。玩家须更快、更准、更稳,因而更强地操控算学文本。网游的游戏属性开始被剥夺,玩家彻底被生产性的效率指标捕获与掌控。正因如此,如今玩家个体的作用才进一步受到关注并被无限放大。例如,电竞网游之所以频出明星玩家,恰在于电竞使玩家对游戏本身的关注转向对操控效率的崇慕,换言之,电竞冠军就是网游世界里的“劳动模范”。

许多人认为电竞网游发展中最瞩目的改变在于更强调团队精神,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电竞网游的确在游戏机制方面依赖团队配合,且以团队表现作为判定胜负的基本模式。但玩家们只是暂时被统合在共同的“管理目标”之下,一起效率化地操控算学文本。这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充裕的情感交流的可能,无益于结成稳固的集体性关系。而且,电竞网游的基本评价单位仍是玩家个体:游戏中的责任、义务,甚至荣誉,皆以数字元件私有化的方式下达给个体,一个优秀玩家须努力提高游戏效率以武装自己,而团队胜利不过是其必然结果。换言之,在电竞玩家组成的“数字群”中,他们的眼界首先被引回自身,其次才是团队。例如,在网游《穿越火线》中,如果负方的某位玩家“拿下ACE”(该玩家在本局中表现最优),团队失败的事实就不会将其引向失败者的自我认知,该玩家反而会隐秘地认为自己受到团队的拖累。

总之,过度追求效率的电竞网游玩家可以说是自私与自恋的。玩家们“无须臣服于一个剥削和约束自己的‘他者’,因而是自由的主体,但这并非真正的自由,因为他将自己分解为无数自由的零部件,然后向内剥削自己并获得瘾性快感”。这种剥削不仅是身体性的,即对身体的过度使用,更是精神性与社会性的,即个体始终与整体保持距离,体现出特有的“群体性孤独”的特征。当下流行的逃杀类网游,正是算学文本对这种普遍的“群体性孤独”的极致推进。这类以延长个体生存时间为目标的游戏,竞争模式已从敌我对抗过渡到“绝地求生”。玩家虽仍置身于竞争框架中,但目标不是将自身扩张为替团队争取胜利的积极构成要素,而是向内回缩至守护自我的惶恐消极个体。玩家被抛在孤立无援又相互竞争的逻辑中,一面无止尽地“自我投资”(在游戏中获取装备武装自己),一面极力避免耗散性的无谓对抗,由此构成一种现实社会心态的隐喻,即内卷社会中悲观的生存哲学。

(摘编自邓剑《算学文本:21世纪网络游戏的文化逻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1世纪流行的网游由文化层与计算机层双重构造,两体一面,前者是其表层与视听装置,后者是其深层与逻辑结构。
B.在网游的算学叙事中,游戏角色只有强弱之分,无正邪之别,玩家只基于算法作出反应,无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
C.电竞网游使“竞争”成为显性游戏意识形态,玩家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敌人杀死”,网游的游戏属性开始被剥夺。
D.电竞网游有依赖团队合作一面,但这只是为了提高游戏效率,彼此间并无充分的情感交流,无助于结成稳固的集体性关系。
2.文中对游戏玩家有多种称呼,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是与“操作员”相对而言的,指可以主导“算学叙事”的人员,能对游戏内容进行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思考。
B.“经济人”“创业者”是指通过努力获得更多、更强的数字元件以便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玩家,“算法”是他们致胜的法宝。
C.“劳动模范”是指电竞网游中的明星玩家,他们毫不关注游戏,只崇尚操控效率,是手速最快、攻击最准、发挥最稳的玩家。
D.“数字群”是指电竞网游中的团队组织,在团队里,网游的基本评价单位仍是玩家个体,玩家须努力提高游戏效率武装自己。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完美世界2》中,玩家可以脱离升级打怪的竞争性主线叙事,成为一名单纯畅享游戏世界美景的游戏“观光客”。
B.《热血传奇》中没有游戏结束的时间概念,玩家可以自行决定何时离开游戏,且游戏并不会因玩家的下线而结束。
C.《绝地求生》中同队的伙伴之间也有可能在游戏初期寻找资源时发生冲突,这是该游戏核心机制中很重要的一环。
D.《英雄联盟》中的ADC(一种攻击性职业)与其他玩家聊天,游戏效率就会大幅降低,游戏竞技的意义被解构。
4.论文关键词是指从论文的题目、正文和摘要中提取出来的,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或短语。作者在“算法”和“竞争”这两个关键词选择上出现困难,你会怎么选,阐述理由。
5.湖州将举办“2024中国网游发展研讨会”,大会向网友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说说如何促进中国网游健康发展。
2024-0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弟”,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长幼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中,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是一种亲热的表示,同时也给父亲一种没有被挤的安慰。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虽然近年来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持续降低,代际同住仍是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仍有57%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与子女同住,而且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自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和权威迅速衰落,其在家庭事务决策中逐渐被边缘化,而一味顺从子女意愿、被动接受子女安排却成为老年人的无奈选择。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和老年人参与家庭事务权力的持续衰落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结构性的张力。

有关于现代化和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许多研究者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转型,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力和地位已日渐式微,父母身份已经“非神圣化”,家庭代际地位已经“失衡”,甚至老年人在家庭中“保姆化”,即老年人承担大多数家务责任而放弃了大部分的决策权。但也有研究认为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力和地位虽有所削弱,但是社会转型尚未彻底打破传统的代际关系模式,也并不必然导致老年人家庭权力的持续衰落。

我们研究发现有半数老年人对除自己开支外的家庭经济决策无权做主。对影响因素的考察进一步发现社会现代化变迁并不必然伴随着老年人家庭权力的持续下降,现代化程度较高地区的老年人在代际同住家庭中的权力反而更有保障。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和东部地区保留了更多传统尊长抑幼的代际家庭规范,而是表明在传统家庭代际规范瓦解之后,现代化程度更高地区的老年人更多受惠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因素,如现代化发展在消解传统尊长抑幼规范的同时也引入了尊重个体、平等协商的家庭文化,对于优秀的“尊老”传统家庭文化也在进行创造性转化。

(选自张新辉、李建新《现代化变迁与老年人家庭地位演变》,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教化权力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的有效保证,因为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
B.教化权力有一定的强制性,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教化的权力,“出则弟”就是证据。
C.教化权力的有效与否和文化是否稳定有关。文化不稳定,社会离乡土性也就远了。
D.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是教化权力衰落的根源,老年人很少再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现代化转型时期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相对优势丧失,这是老年人在家庭事务中决策权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B.学者对现代化和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结论,社会转型是否必然导致老年人家庭权力下降,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
C.传统的代际关系模式主要内容是“尊长抑幼”,这与传统的教化权力有密切关系;“尊长抑幼”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受到强烈冲击,但在农村仍然较高程度地保留。
D.随着代际同住家庭比例持续降低,主流家庭代际规范会从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父代为主导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夫妻为轴心、子代为主导的模式。
3.下列选项中,无法反映乡土社会教化权力的一项是(       
A.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B.时势造英雄
C.不学礼,无以立D.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4.请结合材料二,梳理提高老年人在代际同住家庭中地位的对策。
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隔代教养的行列,在含饴弄孙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分析隔代教养的弊端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2023-06-30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文学如何面对“自然增长的红利日渐微薄,面临自我‘升级’的大考”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还要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契机,从创作上看,在保持传统类型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现实题材开始崛起,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文学的主题趋向更加契合时代精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是现实向作品的主要题材选择。《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穿越”的手法书写发生在上海的革命行动,并通过对比展示新旧时代的沧桑变幻;                              ;《特别的归乡者》书写脱贫攻坚……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描绘着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

反映五千年文明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类作品,以及以东方神话元素为基础的幻想类作品,是传统文化“两创”在大众文化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由此被激活。《燕云台》《大汉光武》用进步的时代历史观在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中展现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功绩;《廊桥梦密码》创新民间故事的新讲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廊桥的传统技艺;《大道朝天》《剑来》等融玄幻、仙侠、武侠和历史、悬疑等为一体,大量化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近十年来,网络作家队伍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出作家“四代同屏”、代际叠加且迭代加速的喜人景象。此外,据《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网文作家从年龄上来说,已迎来“九五后”时代,网络作家职业覆盖种类达到一百八十八种。多种类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带来了新鲜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网络文学的社会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网络作家的贡献,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不仅完成了从“写手”到“作家”的转变,那些卓有成就的作者还步入“主流文学”殿堂。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桫椤的《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

材料二:

任何艺术形式,当提及经典化诉求时,往往是原始形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更多资源,也遇到“瓶颈期”的时刻。当下语境提及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也符合这个规律。令人反思的是,当下“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关注,没有使某些网络作家反思创作瓶颈,反而滋生出志得意满之态。然而,借助“平台”所获得的暂时胜利,不等于网络类型文学可以“一家独大”。

其实,针对“编辑”与“评论”来说,目前全民写作基础上的网络商业机制,已显现出了问题。传统文学编辑(期刊和出版社)是文学权力持有者之一,他们掌握筛选作品的权力,也实际担任“培养作家”的职能。编辑对作品的挑选、定位、引导、修改,会对作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而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导致其CP(“网络内容供应商”)成分越来越大。一方面,网站字节的容量大大超过传统期刊和纸质书籍,它可让更多的作品被大众看到,这无疑增加了网站对作品的包容度;另一方面,网站的盈利性,也需要有海量作品撑起文本数据库。因此,网站文学编辑,不再精心修改稿件,不再设置较高门槛。编辑变为“文字服务员”,以读者为中心,为作者创造相对公平的竞技场。但问题是,海量字节信息流,也造成了作者和读者的浮躁心态,不利于作家成长及作品经典化。作品缺少塑形挤压,也缺少必要的筛选与打磨,甚至会让好作品缺少节制,变成超级冗长的“文本星云”,进而影响作品进一步的经典塑造。

其次,批评家功用淡化。很多研究者盲目排斥鄙夷网络文学,有些批评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范式陈旧僵硬,缺乏对新问题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不能对新文本做出有效研究应对,进而导致“失语”。网络传媒面前,传统批评家的权力也被分化,让位给豆瓣评分、网站弹幕这类“大众点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读者权力被无限放大,无原则的吹捧与无理性的抨击,都使得大众评论愈发充满狂气、戾气等负面情绪,相对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的批评力量,却被大大地隔离,甚至削弱了。

阻碍网文经典化的因素,也存在于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一是完全的“断裂”态度,二是“纯技术化”的倾向。中国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起自后现代思潮,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着力点在后现代理论、传播学与产业学,对具体现象、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主要研究思路也是文艺学式的,缺乏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诸如现代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更有某些研究者,完全以网文研究为“新媒体”创新之物,割裂研究的联系性与历史性,忽略甚至蔑视其他学科传统对网络研究的有效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将网文研究“技术化”的倾向。这些研究者,热衷于技术术语的炫耀,企图以技术术语包装出一整套全新的、不可理解的“游戏化学术语言”,以对应产业对网络文学的资本定位。

(摘编自《上海文学》房伟《跨越鸿沟:网络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挑战与机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文学除了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越来越多地凭借现实题材、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等行为完成自我升级。
B.当前网络文学尽管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丰厚的“平台红利”和高度的政治关注,但依然有瓶颈期的尴尬和经典化的诉求。
C.只有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面貌,主题趋向更契合时代精神或具备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网文经典作品。
D.在当前的网络商业机制下,文学网站编辑的“哨兵职能”被弱化,批评家功用被淡化,这两者都是阻碍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商业化的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以防止出现“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现象。
B.读者权力的适度扩大,再加上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批评力量,于网文发展有益。
C.为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研究界应当彻底摆脱文艺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
D.从创作上看,当前网络文学在传统类型和现实题材方面都有发展,因此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
3.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填入材料一空缺处的一项是(     
A.《大国重工》等“工业流”作品展现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B.《浩荡》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史投射进普通人的奋斗史。
C.《朝阳警事》以女警王益娟为原型,展现基层民警们的日常状态。
D.《庆余年》借穿越到庆国的范闲,写了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落更替。
4.两则材料看似写作角度不同,实则“殊途同归”。请作简要分析。
5.作家麦家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互相取长补短。结合两则材料,从题材、评论与传播这三个方面,简析传统文学应如何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料。
2023-02-2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到新高度时,是将文化的内容、理念、形式等元素与科技的精神、方法和理论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因此要改变产品的价值、品质,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这体现了一个创新的过程,也将成为一种社会秩序的更新。

可以说,在科技和文化的社会语境中,科技是社会体制,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个缓慢形成、缓慢改变的社会体制。显然,科技带给整个社会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文化的蜕变和社会秩序的更新。

创新三螺旋理论受基因的三螺旋模型启示,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的新范式。创新三螺旋理论认为,支持创新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这种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由地方或区域政府及下属机构组成的行政链;二是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公司构成的生产链;三是由研究和学术制度组成的技术科学链。而这三者在履行知识创造、财富生产和政策协调的职能之外,还通过互动派生出新职能,最终孕育出基于知识繁衍的创新。

显然,科技与文化与社会秩序也切合着创新三螺旋理论,并基于此生长和发展着。其中,社会秩序是文化追求和科技探寻的目标,但社会秩序的解释意义既不在文化之中,更不可能禁固于科技之中,社会秩序是独立的、实体的螺旋线。在文化、科技和社会秩序的三螺旋模型中,三者交迭作用、互促创新,形成的“互为因果”关系,是系统成形的核心吸引力,使创新三螺旋模式得以成立;社会秩序建立和传播“主导”文化及科技进步,推动着创新螺旋上升,成为创新三螺旋模式成立的内在驱动力。

人类社会的进程,表面来看,是一个又一个科技发明推动社会进步;中观来看,是科技创新带来文化创新,带给人类社会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深层来看,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创新,创造出新的人类精神群体,催生出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显然,人类文明的生长,绝非外在物质的增长,而是内在精神的建立,是由个体精神自律扩散到社会整体秩序的升级换代。当科技在工业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强势,经历着从技术层面到商业经济动力的转变时,如何将科技与文化真正融合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则是时代必然要面临的议题。

展望未来,随着工业社会重构,思维方式重置,世界也将为之一变,意义全新。

(选自陈根《科技与文化,从融合走向更新》)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盛宴,惊艳全球,同时带给世界温暖力量,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次生动展现。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交相辉映,让人们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当和煦的春风、倾盆的夏雨、晶莹的秋霜和纷飞的冬雪代替日历,生动勾勒出古老的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时候,世界看到了一个浪漫的中国;憨态可掬又充满科技风的“冰墩墩”甫一亮相,就火出了天际,世界看到了一个可爱的中国;当覆着祥云纹的“飞扬”携着“第一个使用氢能、第一个采用碳纤维材料”科技出生的时候,世界看到了一个绿色的中国;沉浸式VR赛事转播技术,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智慧先进的中国。

一个个中国文化元素伴随着一个个“黑科技”出场,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大国的文化内核与科技密码。

图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场景

文化与科技相伴相生,水乳交融。综观我们的文化盛会,哪一次没有科技相伴?譬如,深受国人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96年使用航拍开始,1999年使用了网络直播技术,让小品《实话实说》大火;2012年使用了全息投影技术,让杨丽萍的孔雀舞深入人心;2015年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春晚现场微信发出10亿个红包;2016年,540台机器人亮相春晚,荣获了迪斯尼世界纪录;2019年,春晚首次使用5G传播技术,深圳分会场如临其境;2020年,人工智能演播室技术,让不在场艺术家跨越时空出现在舞台上;2021年使用8K超高清直播,酷炫硬科技让更多年轻人开始追春晚。

溯源历史,从春秋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到青铜鼎,从天文仪漏壶到《天文星占》,从《黄帝内经》到中医科学,从九九乘法表到《孙子兵法》,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到高铁、卫星、航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来不缺科技的加持。现如今,北京冬奥会正在火热进行,中国再一次不负世界,办出了“智慧冬奥”的风采和展示“人文奥运”的魅力。

(选自马艳《文化与科技交融,不一样的冬奥分外精彩》)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科技的精神、方法和理论等要素与文化的内容、理念、形式等元素有机结合,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到新高度的体现。
B.创新三螺旋理论认为,行政链、生产链、技术科学链三股力量构成螺旋,支持创新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
C.创新三螺旋模式成立的内在驱动力是通过文化与科技解释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秩序建立和传播“主导”文化和科技进步。
D.人类文明的生长,是由个体精神自律扩散到社会整体秩序的升级换代,也是内在精神的建立,而不是外在物质的增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创新三螺旋理论,只要行政、生产与技术科学三部门互动派生出新职能,就可孕育出基于知识繁衍的创新。
B.外国朋友要想感受一个浪漫的、可爱的、绿色的、智慧先进的中国,那他们就必须观看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
C.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角度和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在论述观点时都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D.纵观材料一和材料二,二者之间有着均阐述科技与文化交融话题、材料二整体上也可做材料一的例证等内在关联。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一项是(       
A.《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定位“青春大脑”,《智造将来》打造“暖科技”,《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等节目,让“引力波”“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专业语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游戏、实验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B.《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聚焦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书籍,撷取富有中国特色和风味的优秀文化符号和伟大文化人物,利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媒体技术将实景画面投放到舞台,从而让穿越剧与现场情景交融,还原时代特色。
C.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中国星与《只此青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汽车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探索融合,在汽车设计、周边开发、体验互动等方面展开全民共创,通过科技与文化交融、现代与传统碰撞的创新形式,打造集科技、文化、趣味于一体的沉浸体验。
D.河南卫视春晚以过往呈现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孵化出的文创IP人偶唐小妹(出自《唐宫夜宴》)、金大刚(出自《龙门金刚》)、花小兰(出自《破阵乐》)等,作为“年AI符号”,并随着它们穿越到不同中国家庭,感受不同的年味、过年的意义及中国年的意义。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5.有人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同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再借助有形的器物层面的文化来展示,而是通过更高级的文化呈现方式,让所有人看到中国的现代化;我们的口号不再是“北京欢迎你”,而是“一起向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艺本来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不是,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对宇宙的敬畏。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不管你从哪儿出发,也不管你将镜头与画笔对着什么,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的高低。

文化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并不难,因为文化无处不在。对文艺作品来说,它的文化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既是对既有文化的开掘、整理、发现与表现,又是文艺家自己对具体文化的理解与创造。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题材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它却深深地征服了观众,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过精湛的油画语言将父亲塑造成了中国父亲的形象、中国农民的形象,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和劳动文化。在特定的时代,罗中立将自己对父亲、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中,使一幅肖像画超过了人们的接受期待,进入到了深沉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类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无不说明,艺术需要文化,艺术更要表现文化,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丰富的,这丰富的形象意义常常包含了文化的内涵。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当鲜明的作品。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它再现了,上世纪初中国的历史风云,重新叙述了那个时代许多重大的事件,复活了那个时代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影视剧的话语,生动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那个时代文化思潮发生演化的轨迹,晚清启蒙文化的萌芽,域外文化的涌进,传统文化的再生,等等,那是一个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从《新青年》的创刊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不仅仅是历史时序的呈现,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早期文化人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进行思想探索的凤凰涅槃。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了,不仅是与《觉醒年代》同题材的作品,还有许多重大历史与现实题材作品,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就在于忽视了文化的存在,没有能够把历史与现实发生的文化上的必然性表现清楚。明白了这些,也就同时明白了《觉醒年代》作为电视剧的艺术创造,从人物角色的塑造、场景的设计、情节的安排直到细节刻画与气氛的渲染,乃至隐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都无不彰显着文化的光辉。

因此,说到底,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现文化,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摘编自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材料二: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福楼拜说,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将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对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B.文艺家们的文化追求决定了作品的水平,水平高低取决于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程度,与题材无关。
C.“望尽天涯路”是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孤独与清冷,“衣带渐宽”是面对困境时的坚定。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义利关系是对文艺家的内在要求,即强调个性创新和社会效果的内在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无论作为文学作品还是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王羲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创造。
B.罗中立的《父亲》作为肖像画融入了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和劳动文化,以文化与情感的力量征服了观众。
C.与同题材的作品相比,《觉醒年代》突出了文化的存在,在剧中人物冲突中融入了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
D.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表明《红楼梦》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B.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其四)》)
C.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D.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首》)
4.根据材料二,从艺术家的角度推断当前文艺创作可能存在的问题。
5.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等在海内外热播,“圈粉”无数,结合两则材料简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对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

——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完善。

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文化是在与疾病的相互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B.屠呦呦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师承式传承。
C.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合理用药。
D.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品格,《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或生命力,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改良中国医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西医的做法,对此中国医学界人士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甚至冶铁技术都可为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营养。
D.广泛吸收,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医药学科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A.张仲景为了治疗大范围瘟疫,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写完成《伤寒杂病论》。
B.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盛赞扁鹊医德高尚。
C.“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其临床实践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电子竞技,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电子竞技就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和体力结合的比拼。通过电子竞技,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并且职业电竞对体力也有较高要求。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在电竞项目上,中国之所以能居世界一流水平,首先是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很好。2020年,全球电竞观众将近5亿,而中国就有1.6亿,占了1/3。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电竞运动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世界足球产业兴起时,中国还处在鸦片战争时期;二战后美国大力发展篮球时,中国也没有太多资源投入这项运动;但电竞运动在2000年左右兴起时,中国的国力已经不同往昔。第一个世界性电竞大赛WCG在2000年创立,中国战队在2004年就拿到了冠军。电竞运动,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主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放眼未来,电竞产业要想“上高地”,既需要大胆尝试“秀操作”,更需要耐心运营“稳发育”。

在产业方面,电竞产业要告别“草莽”,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生态。近年来,电竞产业的边界越来越宽,与数字技术、餐饮旅游、文化教育等行业的结合日益密切。发展空间的拓展,将为电竞发展赢得更多未来。

在人才方面,电竞行业要提升专业化水平,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电子竞技不仅有舞台上的选手,也离不开教练员、运营管理人员、解说员等“行当”。随着产业发展的需求、职业标准的出台,电竞人才培养也要走向规范化、职业化。

在社会认知方面,要继续为电子竞技“正名”。玩游戏与打电竞并不能画等号,加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与促进电子竞技发展也并不矛盾。只有让更多人认识电竞、了解电竞,才能为电子竞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电竞行业也需要抵制赌博、假赛等不法行为,避免“饭圈文化”的入侵,向社会输出更多正能量。

在文化层面,要力争创造更优质的游戏产品。电子竞技所依托的游戏,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促进电子竞技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更多内容健康、受众广泛的游戏文化产品。2020年,中国游戏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可以相信,电竞与游戏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抹亮色。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1.10)

材料三:

游戏之中玩家或社会成员之间不仅共享符号意义,有着共同的目标或生活行为焦点,同时也集聚起某种情感。持续的情感能量是维持玩家或社会成员游戏热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游戏中,人们的好胜之心可能会被激发,被激发的好胜心和游戏热情容易导致沉迷或成瘾问题。游戏世界里的“国王”在现实生活里可能一贫如洗,巨大的感知差异让人们的焦虑状态也愈发严重,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去网上“觅食”——在网络的游戏中寻找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网络世界里带给他的正反馈。

无论是源于社交平台,还是来自网络游戏,正反馈都能让行为者的自我存在感得到加强。当玩家或社会成员越来越认可花时间或花金钱收获网络正反馈,加上边际递减效应的存在,就会不知不觉地花更多的钱和时间去努力收获这种正反馈,这就很容易形成沉迷或成瘾问题。

(摘编自王水雄《从“游戏社会化”到“社会游戏化”——网络时代的游戏化社会来临》,选自《探索与争鸣》2019年10期)

1.下列对“电子竞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1世纪以来,电竞运动在全球兴起,我国在2003年11月18日将电竞列为正式体育比赛项目后,电竞运动蓬勃发展。
B.有人误将电竞运动等同于玩游戏,它作为体育项目,是以电子设备为运动器械的人与人之间在智力或体力上的对抗。
C.中国的电竞运动已居世界一流水平,但作为电竞产业,也存在“草莽化”问题,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D.电子竞技的发展必须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在教练员、运营管理人员、解说员等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落后。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他运动相比,中国电竞运动群众基础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正因如此,中国战队在2004年就荣登冠军宝座。
B.开发更多优质的游戏文化产品,既有利于促进电子竞技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C.促进电竞发展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种错误观点还有一定市场,只有改变认知,才能更好促进电竞发展。
D.人们在社交平台和网络游戏中都可以收获正反馈,如果玩家认可花时间或花金钱的方式去获得正反馈,就可能成瘾。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2022-02-13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展早期对用户和商家都很友善,对商家的抽成不高,对用户甚至进行倒贴式的补贴,目的就是赢得用户和商家,战胜其他平台。作为企业,平台也要盈利,适当的抽成无可厚非。但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势地位的形成,两边通吃的现象愈演愈烈。平台对商家的抽成越来越高,给用户的实惠越来越少,平台上的价格常常高于实体店,演变为一种“技术性牟利”。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烧钱大战而存活下来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用户和商家资源,拥有了顶级流量,成为了对用户和商家都具有话语权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收割流量红利,“大数据杀熟”就是较早进入民众视野的收割方式。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分析用户每一次消费记录,掌握用户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等相关信息,“熟客”反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支付了比“生客”更高的费用。

(光明日报《警惕“技术性牟利”沦为翻版大数据杀熟》)

材料二:中国传媒大学沈浩教授介绍,消费领域的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指向“个性化推荐算法”。平台对获取的用户基础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就能给一个用户贴上成千上万个标签,完成用户的数字画像。平台清晰地记录着用户的身份信息、使用喜好、消费习惯等,这样可以方便机器识别,甚至深层次预测用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商品推荐。

在个性化推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后,平台甚至可以摆脱对“用户画像”的依赖。也就是说,不管生客还是熟客,平台瞬间就能完成商品推荐。原本给用户提供便利的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没想到却成了一个杀熟“利器”。在网购中,同物不同价的大数据“杀熟”行为既消耗了卖家诚信,也消耗了买家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很难断定卖家违反了哪款具体条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卖家一定违反了诚信经商应有的操守和底线。

(北京青年报《大数据“杀熟”套路不可不防》)

材料三:禁止“大数据杀熟”,徒法不足以自行,关键还得看落实。就眼下而言,一些现实问题亟待破解。一方面,处罚力度似显不足。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有不诚信经营、滥用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线上经营者,可通过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有的线上经营者实施“大数据杀熟”时间较长且交易涉及消费者众多,如果仅通过行政指导方式进行处理,其处罚和震慑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大数据杀熟”的判定标准虽已明确,但如何举证、谁来举证仍是大问题。消费者与经营者就“大数据杀熟”发生纠纷,有必要实行“举证倒置”,对经营者的各种说辞,监管部门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必须依法严格核实查处。

“大数据杀熟”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平台拥有数据优势,也在于市场开放性和透明度不足。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是要“杀死”大数据,而是要善于借力,形成监管和治理的合力。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网上监管平台,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要积极落实相关规定的要求,将消费评价权保障、信息使用等纳入重点监管和治理范畴,与时俱进升级监管手段,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让消费者放心与满意的互联网法治环境。

(CCTV《治理“大数据杀熟”重在对症下药》)

1.下列对材料中“大数据杀熟”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企业都掌握大量的用户和商家资源,拥有顶级流量之后,他们开始收割流量红利,“大数据杀熟”就是最早进入民众视野的收割方式。
B.消费领域的“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指向“算法”,平台对所掌握的用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对用户的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实现商品推荐。
C.在深度学习算法之后,互联网平台不再依赖“用户画像”,无论是生客还是熟客,平台都可以向他们进行商品推荐,“杀熟”的对象不再是“熟客”。
D.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实现“杀熟”,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平台掌握用户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等信息,这反而使“熟客”支付更高费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展早期对用户和商家很友善,但部分企业经过多轮烧钱大战存活下来成为商业巨头后,“大数据杀熟”就成了商业垄断的必然结果。
B.线上经营者在利用“大数据杀熟”获利的过程中,违反了经营者应有的操守和底线,他们的行为既消耗了卖家诚信,也消耗了买家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
C.想要禁止网络经营者的“大数据杀熟”行为,仅对不诚信经营、滥用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违法经营行为的经营者进行行政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D.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是要“杀死”大数据,监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网上监管平台,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
3.如何禁止“大数据杀熟”?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22-02-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