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有形有色的自然很容易引起人类的关注,同时,也使得我们开始进一步欣赏自然,将其描摹图绘,或是为了形象记录,或是为了美学欣赏。世界各地一直都保留着图绘自然的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绘画统称为“博物绘画”。既然称其为“博物”,那么这类绘画一定要反映画者对自然的观察,呈现出自然物的显著特征,换言之,博物绘画不一定描绘得最为逼真,但一定要将其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以真实观察为基础的绘画,传统上主要用于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是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随着科学的兴起,博物绘画分化出新的功能,用以辅助自然科学研究,最常见的便是生物科学绘图。

博物绘画在中国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例如,五代宫廷画家黄签所绘《写生珍禽图》颇具艺术表现力,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清代蒋廷锡所绘《塞外花卉图》中,记录下他在塞外观察到的66种野生花卉。在传世的大量绘画作品中仍不乏博物绘画,它们还有待于人们深入发掘。

中国博物绘画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走向独立发展,伴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性的博物绘画逐渐为国人所熟知。这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绘画被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其中创始性的代表画家是冯澄如。他在二十世纪前期绘制了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绘图,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博物绘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生物资源普查以及动植物志书的编纂推动了生物科学绘图的发展,这类博物绘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陆续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两套丛书汇集了众多画家的数万幅作品,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物科学绘画风格。进入21世纪,随着大型动植物志书编纂工作的完成,服务于科学的博物绘画创作进入低潮阶段,但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赋予了博物绘画新的使命:逐渐从单一服务于科学研究转变为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和艺术熏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之前从事专业科学绘图的画家逐渐使自己的创作风格更贴近大众审美需求,以达到科学与艺术宣传并举的效果。

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图绘自然的活动之中。与之前经过培训的专业科学绘图画家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艺术背景,并巧妙地将自身具备的艺术技能融入创作当中,使得现阶段博物绘画展现的主题和艺术风格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两个博物绘画的主要创作群体不断融合交流,是当前博物绘画发展的好兆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也为博物绘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这门描绘自然的艺术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补充,人们将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视觉图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重新审视自然,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摘编自王钊《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材料二: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还原,画面中的信息就非常多,导致我们对这种植物特征的把握受到影响。但是手绘就不同了。手绘可以清晰地画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手绘可以画得非常清晰。而我们都知道,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这里面其实涉及手绘与摄影不同的技术特点。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

手绘可以把人眼看植物的视野画到纸面上,而摄影只能拍摄出取景框里的景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手绘图会感觉很自然、很“开阔”,而照片却容易有一种局促感。另一方面,摄影,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可以把多个视角的信息画在一起,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手绘植物既可以把一株植物的各个方面如叶、花、茎等不同部位任选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尤其在时间上,手绘可以画此时的植物,也可以画彼时的植物,画出人对植物的记忆。而摄影在这方面就办法不多了。

(摘编自张连友《发现手绘的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绘画用以辅助科学研究是随着科学的兴起才具有的功能,传统的博物绘画不过是为了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
B.我国最早的博物绘画可以追溯至五代时期,当时的宫廷画家黄签在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C.冯澄如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绘制了生物科学绘图,是将博物绘画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性画家。
D.摄影,能够逼真地表现植物的形状、色彩,只要通过光线明暗的勾勒,就可以突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
3.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绘画的一项是(     
A.宋徽宗赵佶在御花园内见一只别致鹦鹉飞鸣于杏枝间,煞是可爱,遂御笔彩绘的《五色鹦鹉图》。
B.清代宫廷洋画家郎世宁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绘制的《花鸟图册》。
C.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元凤对《诗经》中动植物进行图释,用笔精细、描摹真切的《毛诗品物图考》。
D.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建筑的《清明上河图》。
4.如何推动中国博物绘画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复兴中学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制作一本校园动植物图册,有组员建议做成摄影图册,有组员建议做成手绘图册,如果你是负责人,你将如何选择?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022-12-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摘自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

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宗旨是回归和发扬中国美学传统,重建现代中国美学。中国美学思想是多元的,主要有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化的美学思想等。这些不同源头的美学思想又互相影响、渗透,融合为统一的美学体系。新古典主义美学正是从这个古典美学传统出发,吸收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熔铸成新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总体而言,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是主体间性美学思想。中国美学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之上,因此中国美学与西方不同,不是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而是物我合一的体验论。物我合一的哲学内涵是主体间性,也就是说,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别,而是主体与主体的感应、融合。中国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是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有生命的主体,它与审美主体互相感应,融合为一,并且产生美感。审美主体与作为另一个主体的审美对象融合的途径是审美同情和直觉。新古典主义美学体现了主体间性思想。如王国维提出了意境说。意境概念古已有之,基本含义是指意与境浑,也就是主体的情感意识与对象的呈现浑然一体,无分主客。王国维认为情景合一为不隔,也就是有意境,具有主体间性思想,从而突破了他所服膺的康德和叔本华的主体性美学思想。宗白华吸收了易经的思想并且融合了谢林的思想,以审美静观和审美同情来沟通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达成天人合一之境界,也体现了主体间性的美学思想。

其次,是情感论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建立在实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美就被定性为一种客观的实体或实体的属性,而审美就是对客观美的认识。西方美学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嘉通),或者是现象认识到本体把握的中介(康德),或者是理念自我认识(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黑格尔),或者是真理的直接呈现(海德格尔),总之,审美是一种认知性的意识形式,其情感特性是附带的。但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审美并不是一种认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美也不是客观之物,而是一种情感意象。新古典主义美学家也继承了中国美学的情感论,建立了新的情感论美学。王国维提出的意境说,就是建立在情景合一的基础上的,认为审美就是主体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之间的无间契合,而所谓意境就是具有真情感;宗白华认为审美同情实现了物我一体之境界。

再次,是人生论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重视审美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因此与西方的思辨的美学不同,是一种实践性的人生美学。这种人生美学有两种走向,一种是世间性,一种是隐超越性。与西方美学把审美与现实隔绝、主张审美超越现实的观点不同,新古典主义美学继承了中国美学的世间性传统,主要是吸收了儒家的美善相乐的思想和美化人生的思想。新古典主义美学的世间性体现在对美育的重视,把审美作为人格养成的途径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方东美继承儒家美学思想,认为中国本体论与价值论一致,既善且美,审美是达到善的途径,是养成道德人格的手段。

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国学术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环境下,新古典主义重建中国美学的努力,起到了恢复和重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新古典主义美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没有完成重建中国美学的任务,还有很大的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它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和世界美学的贡献尚可期待。

(摘编自杨春时《中国新古典主义美学概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
B.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C.多元的中国美学思想以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化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它们互相影响、渗透,融合为统一的美学体系。
D.新古典主义美学起到了恢复和重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并没有完成重建中国美学的任务,应该加快建设和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涉及到文化自信的问题,材料二是文化自信在具体领域的实践。
B.文艺工作者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C.中国美学是物我合一的体验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D.主体间性、情感论和人生论美学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当代美学家文化自信的体现。
3.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新古典主义美学”观点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悠远,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B.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审美同情赋予外物以人的思想情感。
C.关汉卿的《窦娥冤》,最后窦娥冤屈昭雪,凶手得到惩罚,达到了美善统一。
D.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这三种美均为客观之物。
4.《格萨尔王》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至今已有千年,是世界唯一的活态史诗。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我们应该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美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车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又如,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新时代,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还需要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一方面,让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跟上时代发展。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生活习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各种形式,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载体,借助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各种机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营造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加强礼仪教育,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等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摘编自孙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B.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愈挫愈勇的根本原因。
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崇德向善等观念能够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D.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为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仅揭示了文化的作用,而且论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从赋予时代内涵、创新表达形式两个方面阐述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引述习近平总书记言论,有利于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文章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凸显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会消亡,这已经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
B.当前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需要提炼出其精髓,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C.推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种载体,借助各种机构,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D.举办“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022-12-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培优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咀嚼烂熟,透入身心。

②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选择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位挚友,“交谈”之中体会人间五味、“相顾”之间看尽世事变迁、“聆听”之际感悟个中真谛。“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恶。

③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而精读,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知识快餐”的时代,一些人抱怨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实则不然。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的人,即使拥有那些“匆匆掠过”却未消化吸收的知识,也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虽“快”却是“慢”了。唯怀有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细功夫”读书,对妙语珠字精抠细品,方能万千笔墨胸中藏,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

④在精思中寻践悟。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读书而读书,读而不思、读而不悟,难以体会古人读书过程中所蕴含着的学而不厌、触类旁通的大智慧。《中庸》提到,求学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醒我们读书却不唯书。只有用思考、质疑和批判的态度读书,才能甄别精华和糟粕,才能理清有用和无用,才能把书读深、读透、读精。读书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认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含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这些观点、含义和意图一般仅从文字表面上是得不出来的,需要我们在反复琢磨中体味。

⑤在精用中求实践。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精用是读书的试金石,也是读书成果的“实战场”。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会读书的人,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成果向实践行动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以学习力助推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过程中,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毅力与决心,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才会避免陷入“蛮干、瞎干、胡干”误区,避免走进“空谈”的尴尬窘境,着力解决“用得对、用得准、用得好”的问题。

⑥“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读书“精”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名言引出读书的话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论证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地论证了好书的重要性。
C.文章结尾引用名言总结全文并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读书“精”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
D.文章从在精选中择好书、在精品中得余味、在精思中寻践悟、在精用中求实践四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下列关于“读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下足“细功夫”读书对妙语珠字精抠细品,就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
B.在“知识快餐”的时代,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故作者鼓励博览群书。
C.远沽名钓誉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进浮躁之气,只要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用得好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D.用思考、质疑和批判态度读书,在反复琢磨中体味,才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含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3.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尤其在“知识快餐”的时代,更要重视精读。
B.好书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要择好书来读。
C.读而思、读而悟,才能把书读深、读透、读精。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有“质”的飞跃。
D.本文的作者强调“精选、精品、精悟、精用”,这与陶渊明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观点是相矛盾的。
2022-12-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的中国航天》白皮书)

材料二: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神舟十三号返回是神舟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创造了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的最快纪录。不仅如此,离开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中国人在太空迈出的 每一步,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汇成中国航天事业的洪流。

(摘编自李雪成等《浩瀚星河 永不止步——致敬中国航天人》)

材料三:

日前,肯尼亚公司承建的电力传输项目被列入“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库。肯尼亚孔扎科技城孔扎变电站项目,是肯尼亚目前拟建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变电站项目。肯尼亚能源部部长查尔斯·凯特在项目开工时,亲自驾驶挖掘机为该项目破土。“这是一家认真、严谨、高效、规范的中国企业。”肯尼亚政府官员、孔扎科技城管理层和业主工程师一致评价,并将该项目作为标杆营地在当地推广。

按照航天建设提出的坚持走不对称发展之路,打造集团公司功能型企业平台的发展思路,今年5月,肯尼亚公司联合当地公司成功签约基奈尼市政道路项目,合同金额约 1.08 亿元,工期 36 个月。 该项目为肯尼亚政府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为该政府四大发展计划中的保障房建设和制造业发 展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也将极大地改善附近居民的出行条件。

(摘编自张溶等《在“一带一路”上擦亮中国航天名片》,《中国航天报》2021年12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以来,中国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B.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肯尼亚孔扎科技城孔扎变电站项目,是肯尼亚目前拟建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变电站项目,也是当地推广的标杆项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发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将成为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标志。
B.一项项新的航天记录,映射着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创新进步,同时,伴随科技进步,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C.2022年5月,基奈尼市政道路项目由肯尼亚公司联合当地公司成功签约,将促进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D.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继续同各国一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我国进行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的发展宗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12-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选自马祖云《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这里的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家风,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州省眉山市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良好家风,其实就是榜样意识。家,就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家庭或者家族中的长辈,如果以身作则,严以自律,处处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关注重视下一代教育,那么对家庭成员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无可替代的教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则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文明有承继。

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说的家风是日积月累,经过岁月的反复淘洗积淀才形成的。家风好的家庭,下一代才会更优秀,国家才会拥有更多的人才,也就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途径不尽相同,但每个人的成功起点几乎都与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因此唯有搞好家风建设,才能让世世代代从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

良好家风,最终是国家民族发展动力。有正气、存善良;守清廉、重担当;知礼数、持节操。这样好的家风多了,一定会促进整个社会进步,以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正所谓上行而后下效,家风对家的影响巨大。我们一定要教导下一代,每个人都应该对亲人有宽厚兼爱之,对朋友存往来之,在家内家外要有自律之,为人处世则拥有明晰是非之,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应需有轻利重诺之。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以往,社会正能量和好风气才会不断得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选自龙玉然《家风建设很重要》,有删改)

1.下列对家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良好的家风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大多被赞美和传承。
B.家风,是家庭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它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举止都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
C.家风不等同于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家规是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规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D.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但也要善于借鉴外国优秀的家教家风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行善之家,必恩泽及于子孙,因为家风都是传家宝,如耕读、忠厚、清廉等。
B.“正家而天下定矣”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相通的。只要端正了家道,天下就能安定。
C.《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渍家风”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家风对家族子弟“润物细无声”的熏染过程。
D.“仁义礼智信”,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助力于国家民族的发展。论证了“上行而后下效”的观点。
3.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D.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白灵均。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引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请结合材料和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管理实践被认为,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产品正式上线,其中的数字长城为长城保护增添了新屏障,为长城宣传增添了新窗口,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用数字化方式向长城这个不朽的人类历史记忆致敬,昭示了中国的数字化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开辟新空间、赋予自己新意义的轨迹。

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信息管理,从信息的挖掘、存储到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几乎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而这些维度,正是数字化的天然优势。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历史信息管理就是数字化时代新的书写方式。数字长城是这种历史书写的代表。长城绵延万里的宏阔气势、风雨屹立的深厚力量,决定了这种书写的风骨和气韵。从本质上说,数字化是记录符号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历史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大国,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对过往经验的重视。而记录历史,从来就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结绳记事,“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其用途是解决口述的不稳定性与模糊性,代替不可靠的社会记忆。传说中发明结绳记事和造字的人,正是担任黄帝史官的仓颉。《周易》中伏羲画八卦,数、字一体,自古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周易》是史书。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青铜铭文到历代勒石,大多是记史。当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又一次演绎了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如影随形的关系,这种文化行为本身就是延续千百年来的传统。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字技术每一步发展,都迅速反应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迭历史书写的文本。从数字化到数智化,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最早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扩大了记录范围,提升了记录能力,特别表现在立体式搜寻、场景式留存,尽可能形成血肉饱满的系统档案。进而借助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在读者、观众参与互动过程中,在共创共享的审美体验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数字长城”就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为了构建逼真的环境和优质的体验,“数字长城”中综合创新式运用了很多前沿的游戏技术能力;为了高精度还原真实长城场景,技术团队对喜峰口长城进行了毫米级测量,采集超过5万张素材,最终生成了超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为了还原真实的长城自然环境,通过腾讯自研的PCG生成技术,在周边山体,“种植”超20万棵树;基于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用户可以在里面移步换影,看到树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早晨中午黄昏的美景变化。同时,为了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获得3A级的观看效果和交互体验,他们还将云游戏技术应用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

书写历史作为一种可控的行为意愿,既记录中国文化,也受到中国文化的规训,是中国历史观、伦理观、美学观的集中表达,体现出真善美的一贯追求。“数字长城”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把这样的理念表达得既有传统感又有时代感,由此把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凝聚起来,共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

(摘编自孙若风《文化传承的数字化担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数字化方式保护长城等文化遗产,使得中国的数字化开辟了新空间和赋予了自己新的意义。
B.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信息的挖掘、存储以及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的工作。
C.记录历史是催生数字文字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可见符号数字化和历史意识觉醒深化密切相关。
D.“云游长城”产品上线,在共创共享的审美体验中传承文化,这是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分析,阐明当今时代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一段引用新闻事件,阐述了人们进行数字化长城保护工程的非凡意义和重要价值。
C.文章第二段以“结绳记事”为例,证明结绳记事和造字一样,其发明也是为了记录历史。
D.文章第四段使用了举例论证,真实具体地向读者展示了“数字长城”所走过的独特历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器大者声自宏,数字化时代,“数字长城”健笔如椽。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数字技术功不可没。
B.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将云游戏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今时代所做出的最佳选择。
C.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从数智化再到数字化,最终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D.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主要依托于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广泛实施。
2022-12-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弹幕尽管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 “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

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 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式文学批评,立足原著整体,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解读细致,阐释深刻。
B.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进行点评,制造交互的狂欢气氛,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文化取向较传统的人更加讲究评论中的逻辑与秩序,他们反对在读写娱乐化的过程中渗透参与感和趣味性。
D.弹幕空间可以看做是一种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人生选择,但同时也要理性审视弹幕蕴含的负面因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印刷文化节奏相对缓慢,思想交换受到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但目前它仍是速度与深度比例恰当的范本。
B.弹幕环境中,写作要想表达真实自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这样才能无限趋近言文一致的境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饱受功利束缚的窘境。
D.两则材料都做到了站在观察社会现状的视角去看待“弹幕问题”,体现了审慎理性的辩证态度与客观立场。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 弹幕: “还读了《情商宝典》。”
C.《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身处绝境却意外得到关云长的义释,曹操感其情义。弹幕:“骄兵必败。”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假如你作为弹幕问题论辩的反方,要针砭其负面影响,请结合材料一、二,列出你的论述要点。
5.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弹幕文化兴起原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给当代青年提两条正确对待弹幕或其背后文化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20217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摘编自胡珉琦《“倍速播救”,赢了时间?》,20201015日《中国科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倍速播放”选项已然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标配。它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观看视频时的快慢速度。
B.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C.肯塔基大学的试验和同年度日本的试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能证明视频播放速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D.李葆明教授评价日本、美国及MOOC的研究设计不科学,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只是播放速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你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
B.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并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依据。
C.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因而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从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有字幕时,视频的播放速度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无字幕时影响显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倍速播放的相关理念的一项是(     
A.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年来一直会把歌曲和内容提高5%速度播放,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
B.中学生收看网课时可以1.5倍速度播放视频,但到了关键处正常播放,特别难懂的地方重复播放。
C.如果出于新奇性就可以用倍速方式,随便看看;而对于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按其原速品味。
D.倍速播放实际是个体对原作进行了再度创作,特别是电影和音乐,其节奏的快慢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韵味。
2022-11-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1.下列对于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是说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不知筛选、甄别,只会“转发”“点赞”,就不会独立思考了。
B.第③段认为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但也要接受立竿见影,流于表面的现象和一看可知的结论。
C.第⑤段是说网络只是改变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我们要着力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D.第⑥段是说只要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人类智慧就能真正保持增长,人类文明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2.下列关于文章论点或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题目提出否定式观点,第①段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出论点。
B.文章的第③段、第④段和第⑤段,使用的是相同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
C.人不能甘为“信息传播者”,引用叔本华的话是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思考者。
D.结尾引用名言,发出呼吁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勤于思考,克服思想懒惰。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做法属于“独立思考”的一项是(     
A.读到心灵鸡汤、励志美文时,不假思索立即转发。
B.依据“点击”“点赞”的数量决定自己的阅读内容。
C.喜欢看电视,尤其是热衷于观看娱乐性的节目。
D.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特别注重系统性积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