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仍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与“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而非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中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刻板印象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服装神似中国马面裙的行为是内容挪用中的风格挪用。
B.“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体现了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是一种双向奔赴,也带给我们关于文化保护与传承传播的启示。
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作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C.住在南京的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武汉人在疫情爆发期间及疫情平息后经历的人生故事。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三体》,起用欧美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08更新 | 193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8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总体要求如下: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3.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摘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材料二:

在线教育的广告投放愈演愈烈,各大知名综艺轮番播报着教育企业的赞助和广告词,热播电视剧中也反复出现着教育企业的广告植入。在广告投放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各家教育企业开始在广告营销上倾注心思,那些“著名”的文案开始出现了。

“你来,我补课你的孩子,你不来,我补课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你的购物车里有你家孩子的未来吗?”……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何为“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呢?有媒体做过计算,以××学为例,其2020年的全年研发费用7.35亿元人民币,销售费用却从去年同期的10.41亿元猛增至58.16亿元!投入的经费之中,用在营销上的钱竟然是用在研发内容上的近8倍!

(摘编自哲颉《资本退场:教培行业一个时代的落幕》校长邦2021年7月)

材料三:

近期,北京一家媒体对中小学生家长发起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受访家长或多或少给孩子报了课外培训课程,其中83.82%的家长选择了学科类培训课程。给孩子报3家以上培训机构的占39.7%,每年整体花费在2万元至5万元之间。

“家长对课外培训机构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如何疏导家长的焦虑是关键。”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记者,落实“双减”政策,打击垄断,叫停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学科培训的同时,还应解决孩子“需求端”的问题。“双减”并不是要关停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只是要让学科类培训机构回到其应属位置,不要刺激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

(摘编自《“双减”后应加快教育公平政策落地》,第一财经2021年8月)

材料四:

起跑线不断提前,“内卷”化愈发激烈,强大的“剧场效应”下,家长和学生被裹挟其中,很多人只能被迫报班以求心安。而随着“鸡娃”之风蔓延,在“不给孩子报班就对不起孩子”的强大心理暗示下,家庭教育投入水位一直被抬升,养娃俨然成为“投入无上限”的军备竞赛。这些年,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能“唯分数论”,但教育领域“以分数论英雄”的倾向依然明显,这也使得在德智体美劳中,社会对学科教育的关注远甚于其他。超强的学习负荷之下,孩子们的世界也少了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这显然有违教育初心。

(摘编自范荣《“双减”也是一次对社会心理的减负》,《北京日报》2021年8月)

1.下列对“双减”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简称,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
B.“双减”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表现出国家对于“双减”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双减”的工作目标要求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家庭支出负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D.“双减”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行业,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关闭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的培训机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工作的总原则为四个“坚持”,涉及以生为本、遵循规律、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规划等多方面内容。
B.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长为孩子报过课外培训课程,其中学科类培训占比超过80%,每年整体补课费用2万元到5万元,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C.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贩卖使人焦虑的广告文案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制造家长焦虑情绪,必须依法进行整治。
D.近些年,教育“内卷”严重,“剧场效应”越发明显,只有坚决落实“双减”工作,才能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23-03-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在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编自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编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编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因而党和国家非常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从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对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家庭基础作用也重要,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D.劳动者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要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要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劳动者。
B.马克思认为,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或训练可以使人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C.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劳动教育。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B.“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2022-10-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资讯,特别是培训信息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信息,并贯穿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某搜索引擎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就有80多亿美元;某社交平台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并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作出变革,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6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IT基础设施,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

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牢牢绑在一起。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摘编自高健钧《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将成为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材料一所举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了大数据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观点。
C.两则材料均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作为了论证的观点。
D.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上积极创新,提高执法效率,就能管住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利益。
B.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企业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手段来杀熟,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的发展。
D.中国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3.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4.在“大数据”对生活的影响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谈谈。
2022-10-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走过不同于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西方很多人习惯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等问题研究结合起来,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中得以发展进步的。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

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要教育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摘编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优秀影视剧能跨越不同文化,走进各国观众内心,帮他们了解并爱上中国。4月以来,国产剧《开端》上线海外流媒体提供商网飞,陆续发行至韩国、泰国等国。随着走向海外的中国剧集增多、类型丰富,国产剧出海已成为重要文化现象。

《“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提出,“电视剧‘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扩大国产剧出海的势头,在后续作品中寻找更好的表达方式,开拓国产剧出海航线,是从业者应思考的问题。

我们发现,国产剧在国际市场的传播正在走向多元化。以古装剧作为对外传播突破口的时代已去,古装剧仍有广阔海外市场,但海外观众已摆脱将其视为“文化奇观”的初级阶段,进入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并对消费精品内容有更多需求的阶段。去年播出的《山海情》、今年的《开端》等类型多元的作品,同样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佳绩。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近来在海外口碑良好的作品本身,分析为何《山海情》这类扶贫题材“主旋律”剧集能在外国观众中引发共鸣,为何《开端》在故事设定的新奇性上贴近国际流行剧集,其保留的中国印记也能被海外观众接纳,是我们总结这些作品对外传播经验的价值所在。

在作品的策划阶段,主创团队便应思考其中蕴含的主旨表达与精神内核,要注重观众视角,寻找具有不同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的观众趣味的“最大公约数”。影视作品是面向大众的艺术,这种创作方法论,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打破文化壁垒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与优势。《山海情》从个体成长经历入手,展现“闽宁模式”的发展,贴近“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的创作需求。创造者抓住“展现西海固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历程,激发不同时空下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精神内核。这是身处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为人性驱动的普遍需求,是人类共通的“主旋律”。在此剧中出现的不同角色,不论是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还是辛勤劳作的村民,都具有质朴、真实的人物面貌,使此剧有广度、深度和温度,令其他文化环境中的观众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

放眼未来,国产剧出海前景可期、契机已显;回到当下,我们仍需意识到,能“破圈”“出海”的剧作一定是优秀作品,这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在剧本创作、拍摄技法、后期制作等方面深耕细作。例如,与近期在国际上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其他影视剧相比,《开端》在制作水准上仍有提升空间。

国产剧出海热潮的背后,是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增强。加快“走出去”,国产剧的内容要更多元,从多维度呈现真实全面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仅是题材的选择面,更应是一种创作态度,是对社会、生活、人的整体认知与审美表达。这类剧作在提供观赏价值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展现出中国当代蓬勃发展的社会面貌,以及向善向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侯鸿亮《国产剧“走出去”步伐加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悠久的文明史,可以加深中国人民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
B.一些西方人从狭隘片面的视野出发,没有看清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全貌,难以真正了解中国文化,更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
C.尽管我国不再以古装剧作为对外传播的突破口,但对海外观众而言,他们看中国电视剧还是满足于看剧中的“文化奇观”。
D.“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是让外国受众接受、宣传国家形象、利于国际传播等影视剧成功“出海”的必备要素。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端》一剧能被海外观众接纳,是因为故事的新奇性迎合了国际流行剧的新潮流。
B.面向大众创作的原则,是国产剧打破不同国家文化壁垒,进行对外传播的前提条件。
C.国产剧“主旋律”题材不是屏障,只要做到价值观共通,就可能让异域的受众共情。
D.经典国产剧被他国翻拍,成为文化名片扬帆国际,印证了中国故事传播的版图扩大。
3.下列选项的内容,不符合两则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三星堆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有利于理清我国文明历史发展脉络,提升民族自豪感。
B.《琅琊榜》西班牙语版风靡拉美,是对其呈现的东方美学这一独特审美表达的肯定。
C.入围柏林电影节的电影《隐入尘烟》展示了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引发世人的共鸣。
D.中国电影难夺奥斯卡奖,主要由于主办方美国电影学院以意识形态来操纵获奖结果。
4.“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习总书记发言当中的高频金句,现已成为我国相关领域加强或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共识。请结合两则材料对此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国产剧的海外传播?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2-10-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制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从而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保持社交距离的目的是防止人员混集导致病毒传播。自我隔离是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更加明确,是防止已感染人群或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在目前的疫情状况下,保持社交距离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新计算机建模研究警告说,除非有疫苗或特效药问世,或采取激进的隔离措施,否则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也许需要维持到2022年。这是因为,假如病毒存在季节性变化,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

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策略,自有其原因。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得病早期传染性极强,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假如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依然正常进行社交活动,在两个月之内,可能会使近6万人感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也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这些人也许不知道需要自我隔离,但如果能自觉保持社交距离,也能在无意间阻止病毒的传撸。已经有证据显示,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可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的多米诺效应。对武汉疫情的研究显示,大规模管控措施的实行让武汉的基本传染数从2.35降到了接近于1。而当基本传染数达到1时,病例数就不会再继续增加。

(摘编自叶子20203月《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究竟有多重要?》

材料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数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仪。但完备不等于科学,现代社会讲求科学:完备也不等于简便,现代生活方式要求礼仪简便易行,而不能烦琐或不周。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者为不科学。数十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

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

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不费一钱一物,可请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几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

(摘编自项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44日从上海站始发的列车上,有乘客因摘口罩吃饭引起其他乘客的不满,引发双方冲突。这提醒我们在继续关注疫情的同时,也要直面常态性的疫情防控可能给社交距离、社会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态带来的微妙变化。

高铁毕竟不同于地铁可以完全禁止进食,铁路部门也没有相关禁令,那么,坐高铁进食也就很难用违反相关规定来定性。但从防疫角度来讲,这样的行为引起一些乘客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种模糊的界限,其实更需要具体情境下的个体去把握,不能完全用规定去裁定。如列车员就可以建议乘客错峰进食,并且在进食前与周边的乘客进行沟通。这或许增加了高铁进食的复杂性,却有利于减少误会乃至冲突。

疫情是对社会的全方位考验,自然也包括行为模式、社交规范等。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思考亲密关系的界定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习惯。疫情发生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再次出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未适应分餐制的社会来说,普及公筷、公勺与其说是一种就餐礼仪的改变,不如说是一种社会观念的更新。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疫情的特殊性,讨论疫情下的公共社交规范,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群己权界。美国作家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就有过这样的论断:大规模的传染性流行病不仅是一个医学事件,而且被当作是一个文学事件,一个道德事件。我们或可将之理解为,传染性疫情也可能引发道德危机。正常的社交距离在疫情时期可能面临挑战,一些看似正常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是不道德的,如高铁进食引发争议。再比如,疫情可能加剧群体心理的敏感化,容易催生非理性过激反应甚至是歧视。像个别地方才对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予以标签化对待,甚至严重到恐慌的程度,这是非理性的,也不啻为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这也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这是疫情期间被广泛宣传的理念。但落到现实中,它需要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应该明确的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并不等于冷落、冷漠和互相排斥。相反,面对传染性疫情,最需要的是社会各个单元、个体的互相包容、配合与合力应对,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都将放大疫情带来的伤害。

(摘编自朱昌俊20203月《重视疫情防控带来的社会心态变化》)

1.根据材料,下列有关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持社交距离能够有效降低人们感染病毒的概率。
B.保持社交距离的可行性措施是戴口罩、行拱手礼。
C.保持社交距离突破了对“亲密”关系的原有界定。
D.保持社交距离需要人们理性、平和、包容的心态。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从科学与简便出发,提出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具有现实意义。
B.材料二的倡议可从侧面印证疫情防控可能带来社交距离变化这一观点。
C.材料三认为高铁进食事件属于社交行为规范问题,不能依据规定评判。
D.材料三由时事开篇,并紧扣当下疫情评述,这与文体和写作意图有关。
3.下列社会现象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摘下口罩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结果引来几道异样的目光。
B.在楼道遇见老家是湖北的邻居,邻居开口说“今年我们可没回老家过年”。
C.公交车公司要求乘坐公交车必须戴口罩,上车必须先扫健康码,再刷公交卡。
D.某地商场在入口处张贴警示标语:“体温过高者及疫区返回人员不得入内。”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为宣传防控新冠肺炎的理念,有人对奥林匹克标志(左图)重新做了设计(右图),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介绍并评析新图案的设计思路,不超过80字。
2022-10-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字新闻”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最初是由新浪微博用户王左中右在运营朝日新闻官方微博的过程中创立的一个概念,指利用拼贴的手法将一个或多个文字进行拆分和重构,对近期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创意性表达。

2016年起正式施行的全面二孩政策,王左中右将“Child(孩子)”中仅有的一个颇像人形的英文字母“i”变成了两个,在他所创作的“Chiild”中,多增添的一个“i”代表着家庭中的第二个小孩,“ii”则寓意二胎。王左中右将“Europe(欧洲)”中的“E”标红,并且在书写时刻意拉开了与后续字母的距离,代表着“E”的“England(英国)”脱离了欧盟这一组织。

字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符号,遵循着“传播者——信息(编码);受众——信宿(解码)”的规律。但这样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带有互动意味的循环传播模式。“字新闻”的创作者根据编码需要,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初次的解码,并通过拼贴手法将个人主观意见注入“字新闻”中完成编码。接收者对“字新闻”进行二次解码,并将解读出的意义变为评论,即二次编码。根据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特性,随着传播的不断进行,创作者对于接受者反馈的解码信息的再编码和不同的信息接受者的解码以及解码后的再编码,构成了“字新闻”的循环传播模式,并且这个循环圈可以随着传播的扩散而不断扩大。

作为网络语言的“字新闻”与传统媒体所生产的新闻不同,虽然所描述的客观事件都是来源于社会现实,但是“字新闻”表达的却是创作者个人对于热点新闻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与态度。这些观点和意见大多与网民们倾向的舆论立场相同,却往往与官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形成对抗。这样的网络语言,对原有的词语和概念进行拆解和重构,打破了公认的语法规则和语言共识,干扰了占有主导地位的新闻话语霸权的顺利实现,是带有一定反抗意义的“噪音”。但类似“字新闻”这样的网络语言,虽然对于传统新闻话语是一种抵抗,却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抵抗,是利用拼贴手法对于既有话语的改写,并不会彻底颠覆传统新闻话语,有时反而会因其简短凝练、饱含趣味、易于传播且互动性强等特点被传统新闻媒体所采用。

(摘编自陈思羽《从“字新闻”看网络语言的话语空间建构》)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召开在即,传媒业又将迎来一场体育传播盛宴。而在之前的东京奥运会期间,“YYDS”(永远的神)作为国内报道的标志性话语彻底出圈。各大新闻媒体与网络账号,凡金牌必论YYDS,社交网络也因而成为字母的海洋。在被网络字母词的传播威力冲击的同时,不禁让人感叹网络语言符号的单调性。

古代成语诗词,不乏体现运动力量与美的精妙语汇。从射击的矢无虚发、百步穿杨,到短跑的风驰电掣、击电奔星;从游泳运动的如鱼得水、浪里白条,到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的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语言给养没能借体育盛会之机与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建立文化的连接。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曾令国人泪目潸然。慷慨从军的诗境与并肩抗疫的时刻所触发的情感共鸣,证明了经典文化所具备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感染力。这让人不禁要问,璀璨瑰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为何被寡淡的字母对白所冲击?在涵养社会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受众的文化引导开始让位于对“用户”的满足甚至迎合,这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后变得尤为显著。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但总有跨越无数时代的经典值得传承。文化如同树木之生长,社会文化的营养经由大众传媒的脉络得以到达枝干的末梢,滋养作为个体的人的精神需求。

传媒业从未以如此高的频度和广度渗透到所有人的生活之中,并介入和伴随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正是在这种时刻,传媒更应肩负起涵养社会语言文化的使命。无论新闻播报还是综艺创作,无论社会新闻解读还是重大事件传播,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尝试突破单调的网络语言体系,为受众提供更具文化价值和历史营养的内容。受众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喜爱、对经典诗句的自发传播表明,他们并不拒斥美好的语汇和经典的文化,反而对之表达出热切的喜爱和渴望。

迎合流行的语言文化是一种顺势而为,而提供经典的、替代性的语言文化则是一种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和坚持。经过了几百年的进化,人类得以直立行走并掌握了言说的能力,并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语言文化。如今,我们终日低着自己的头颅,与四寸见方的屏幕互动。如若大众传媒不能主动扮演其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的角色,那么在技术的进步中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语言体系的失能。

(摘编自翟秀凤《传媒应肩负涵养语言文化的职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新闻遵循着“传播者——信息(编码);受众——信宿(解码)”的循环传播模式。
B.字新闻拆解和重构原有的词语和概念,饱含趣味、易于传播,比传统新闻话语更有价值。
C.网络字母词在冲击璀璨瑰丽、博大精深的经典语言文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单调的缺点。
D.为了避免文字失语,无论新闻播报还是综艺创作,大众传媒应主动承载和传播经典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字新闻的传播模式下,创作者既可以解码新闻事件,又可以再编码经接收者二次编码过的内容。
B.字新闻虽然打破了公认的语法规则和语言共识,但并没有给传统新闻话语造成颠覆性影响。
C.“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所代表的经典文化在当今社会仍可以以其感染力触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D.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对受众的文化引导开始让位于对“用户”的满足甚至迎合。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以一个变形的“职”字寓意两会委员尽职尽责。变色的“耳”,表示听民意查民情:变形的“只”表示走基层办实事。
B.向来以严肃、权威著称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时,使用了“航母style”。
C.央视推出《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D.为涵养中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激发中学生对中华诗词的认同与热爱,校举办中华诗词邀请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面对流行的语言文化大众传媒应如何取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约20年前,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有个魔法报纸令人着迷。报纸图片中的人物会动,文字内容会自动刷新。彼时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微信里的图文、手持阅读器中的内容,我们每天都在看,也不觉得有多神奇。当下的媒介传播条件和媒介使用状态已经今非昔比,文艺的呈现形态也在不断地更迭。

新媒介应用到社会中,从时间维度上看,既有跳跃式的迭代,如手机替代了有线电话,也有渐进式的递变,如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从空间维度上看,新媒介在文艺领域中扩散的轨迹,不是一勺糖撒到水中,很快就均匀分布、化于无形,更像是一滴墨汁滴入水中,有个氤氲开来的过程。我们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切入,都会遇上新媒介的新玩法。就秉持的态度而言,乐之者甘之如饴,怨之者弃如敝屣。从印刷时代进入电影时代,再进入广电时代,也都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两个:新媒介文艺适应社会的速度与状态,以及每个人适应新媒介文艺的速度与状态。

新媒介文艺如何适应社会?在实验室中、在图纸上,技术是中立的,但是一旦到不同的群体当中,技术的使用难免没有偏向。例如,全世界都用社交软件,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在社交软件上分享的内容各有特色。中国人习惯的各种网络体文章、东亚地区青年人中流行的吃播视频,有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色。以快手为例。2011年,制作分享GIF动画的免费软件GIF快手上线;2013年,GIF快手从工具软件转型成为短视频社区;发展到现在,网红直播直播带货成为其主要盈利模式。

我们每个人如何适应新媒介?这与前一个问题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从整体上说,新媒介在一个社会扩散的速度,取决于海量个体的接受程度。由于人与人的禀赋、习惯不同,每个个体对新媒介的喜好和取舍也都不一样,但是只要大家都认同新媒介取代旧媒介,就像未来的新媒介必然取代今天的新媒介这个观点,就应该培养自己适应和使用新媒介的相应能力。这种适应,并不是今天才有的。

19世纪末,随着照相术的成熟,人类进入图像时代。与文字时代不同,图像时代的传播形态更多地呈现为多元化、非线性的形式。镜头与画面,成为社会文化与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获取、知识掌握、娱乐休闲都与图像的观看日益相关。因此,百年前的先辈们克服对摄影术的恐惧、学会看电影,与今天我们学会拍视频本质上都是对媒介生态的适应。

有人说,新媒介割裂了时间,带来了用户碎片化的使用习惯,导致人们去深度化的思考,难以区分虚拟现实……这些表述直指新媒介的要害。但是也要看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再定义、再协调的过程。新媒介作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工具,改变了原有的交往时空环境,我们的活动空间由线下拓展到线上,出现了认知盈余”“缺席的在场等新情况,这从本质上促进了人们的合作与交流。再者,每个时代珍贵的思想都是稀缺的,与其说新媒介导致去深度化思考,还不如说人类永远都要克服外界和内心的障碍,保持思考的深度和锐度。

(摘编自陈一《新媒介在文艺领域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科幻电影里的“魔法报纸”到当今微信的信息推送,反映出只有科技的巨大进步才能带来新媒介的创新应用。
B.新媒介技术在社会群体中的使用是中立的,所以新媒介在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海量个体的接受程度。
C.“新媒介文艺如何适应社会”与“个人如何适应新媒介”是解答新媒介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D.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交往时空环境,我们的活动空间由线下拓展到线上,本质上能促进人们深度思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电影情节引入,对比昔日与现今媒介的传播条件和使用状态,引出对新媒介应用于社会的分析。
B.文章第二段从两个维度论述新媒介如何应用于社会,用比喻论证突出其在空间维度上快速渗透的特点。
C.文章第五段举用照相术成熟带来传播方式改变的例证,目的是证明个人对新媒介的适应问题早已有之。
D.文章末段指出新媒介在人类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分析新媒介带来“去深度化思考”问题,有思想深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当今用短视频进行文艺创作的方式,有人甘之如饴,有人难以接受,这本质上反映的是不同人对新媒介的适应问题。
B.随着照相术的成熟,图像时代的传播形态打破了文字时期长期较为单一,线性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非线性的特点。
C.尽管现今有部分人不适应新媒介,但是只要他认同“新媒介必然取代旧媒介”的观点,就应该培养自己适应新媒介的能力。
D.作者认为“新媒介导致去深度化思考”,并由此认为珍贵的思想是稀缺的,人类需要克服障碍,保持思考的深度和锐度。
2022-08-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

材料二: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

材料三:

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

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摘编自应飞虎《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时代青少年游戏、短视频上瘾等网络沉迷现象普遍,说明这类青少年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
B.防止短视频沉迷,国家及短视频平台都应有所作为,尤其是家长,需要担负起帮助青少年走出短视频沉迷的主要责任。
C.数字伦理涉及多个层面,内容复杂。滥用技术,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只是我们要规范的多种不当行为中的一部分。
D.从2019年到2021年,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B.材料二“数字伦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数字素养”存在着某些问题,两个概念既对立又统一。
C.材料三列举诸多政策性文件甚至法律法规,意在强调游戏沉迷的危害及规制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
D.三则材料围绕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共同话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防沉迷的不同策略,并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4.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学校“科技活动周”,如果要求你做主题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生活”的发言,请结合材料写出发言要点。
2022-08-16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普通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