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年成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我们向往陶渊明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的潇洒,羡慕其诗意的人生;读苏轼诗文,我们既敬佩他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进取精神,又感慨于他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达退隐;但我们读陆游,发现他自始至终都位卑未敢忘忱国,临死还但悲不见九州同,这种至死不改的爱国志,令人潸然泪下……这些伟大的人物,或超然高举、洁身自好;或既欲建功立业,又求自在人生;或不懈追求,唯以干事创业为乐。

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选择。你最喜欢材料中的哪种人生选择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5-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西藏拉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话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价值观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启示,请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俄]乌申斯基

(3)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9月6日,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清华教授梅赐琪把失败演绎出了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他说:我发现,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我特别想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失败在大学生活中可能发挥的几个功能:首先,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你们应该会愿意,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和更充裕的自主时间里,试探一下失败何时到来。第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第三,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


读了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北宋-吕蒙正《寒窑赋》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易经·系辞下》


作为当代青年,你怎么看待“志”“运”“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或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眼光有肯定、鼓励,也有否定、嘲笑。面对他人的眼光,有人选择改变自己,有人选择坚持自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提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心于国事,国家就能兴盛;贪图安逸享乐,连自己身家性命都难保。这句话说明安国、保身都要有忧患意识。有人说,忧患意识包括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请结合现实,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7-2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在你走过的十五六年的岁月中,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让你驻足回首,虽时空阻隔,却仍然能感受到永不褪色的温度。


请以“记忆的温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大量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xx”,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旅游”“中国式舞蹈”“中国式饭局”“中国式大妈”等,于戏谑中表达着自嘲和质疑,于调侃中彰显着反省与担忧。

但另一方面,“中国速度”“中国改革”“中国力量”“中国信心”“中国创造”等成为中国魅力的代名词,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各国的标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0-11-08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如职场白领逃离大城市,转身回到三四线的家乡,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目标感,每天应付完成基本任务即可;大龄男女青年不恋爱、不结婚,不买车、不买房,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当下社会,“躺平”已成为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

在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程民生教授致辞时说:“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宋儒吕祖谦有言,“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

以上论述有哪些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