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 担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志愿的填报,尤受社会的关注。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更是掀起了一波志愿填报咨询的热潮。

高考志愿选择网红张雪峰观点: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关系没有背景,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就业,能不能拿到高薪,因为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会为你的将来负责。在张雪峰的影响下,今年高达27所985院校,曾经的热门专业也都变成了冷门专业,比如新闻、土木、经管、金融和工商等专业。

人民日报观点:所有专业都有存在的意义,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是没用的。填报专业不能把专业能不能就业,能不能吃上饭作为衡量标准。

面对“张雪峰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出租车司机募捐书籍赠给乡村图书室、药店老板免费向群众赠送退烧药……总有一些“光”,让人倍感温暖;90后老师为患儿开设病房课堂,救援人员徒手拉船转移内涝被困市民……总有一些“光”,让人热泪盈眶;重庆“摩托骑士”向山火逆行、数万名快递小哥驰援北京……总有一些“光”,让人满怀希望。

每个普通人的无私奉献,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勇于担当,汇聚成2022年之光,汇聚成中国之光。

2023年上学期开学之初,xx中学计划举办以“携光前行,一起加油”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写一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伏生和家人以命护《书》的故事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以“小化”的名义给你的笔友(小文)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950字。

2023-09-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34年,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分别时,女红军要把那条被子送给徐解秀,但她怎么也不肯接受。她们在村口推来搡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拿来剪刀,剪下半条被子,塞给徐解秀。女红军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材料二:2016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9月,习总书记赴汝城县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习总书记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阅读材料后,你从“半条被子”中感受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学生会组织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论坛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航天员邓清明和杨利伟一样,属于我国的第一代航天人,他做过四次备份航天员,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为了飞天这一刻,邓清明准备了24年零10个月。尽管内心有委屈和失落,但他的信念从未改变: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2022年11月29日,他作为乘组的一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出征,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56岁的他终于圆梦!邓清明感慨地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感谢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让我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让我等到了圆梦的机会!

作为新时代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两地普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四)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充满了礼仪,“冠礼”被誉为礼之始,古代青年成为“成人”必行“冠礼”,通过仪式宣告自己长大成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人礼都被视为一个极具仪式感,蕴含重要意义的礼仪:“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孩童的美好回忆,天真,自由、无拘无束;“成人门”的这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成熟自立。

面对“成人”,有人盼望,渴求自主;有人害怕,不想长大;还有人心情复杂,五味杂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848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主义思想犹如一道光照耀欧洲,震撼世界。一群平均年龄年仅28岁的中国新青年仰望这道光,热情高涨。在国家蒙受耻辱,人民蒙尘的民族危亡之际,他们追着这道光上下求索,用生命和热血点燃未来,甘做发光体,书写时代恢弘篇章。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要砥砺信仰、坚定理想、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仅要在新时代沧海横流中追随光,更要散发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09-12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根据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不少于800字。

2023-09-1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气是砥砺奋斗的志气,是挑战权威的锐气,是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的生气。少年气无关年龄,无关境遇,是个体成长乃至家国绵延的生命力。

你对少年气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二十年前,问起学生最想选择的职业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等等。到了今天,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摘自搜孤网《当下大学生最向往的职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对于择业,今后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规划?请你写一篇文章,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和大家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2023-09-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