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深圳召开文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以更大力度、更强自觉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材料二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
(3)请你在“敬畏之心”“赤诚之心”中任选一“心”为主题,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措施,字数在100个左右。
2022-12-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2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的相关举措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发挥先进典型模范作用,先后授予136个集体或个人“时代楷模”称号,299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表彰300个“最美奋斗者”,发布736个“最美人物”,评选11585个“中国好人”;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高标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影视方面,聚焦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山海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觉醒年代》《功勋》等一批优秀作品广受好评、圈粉无数;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这十年”为实现2035年目标做出的努力。
3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人们需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在“十四五”时期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从战略上作了全局性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②要以产业发展为当代中华文化之“魂”
③能够确保人们获得其基本文化权益
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文化,规划提出,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敢教日月换新天》《红船》等专题片,《1921》《革命者》等影片,《大决战》《觉醒年代》《功勋》等电视剧,《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网络视听节目,打造“建党百年书系”“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研究丛书”等图书。深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升革命旧址保护展示水平,推出百年党史文物大展、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等展陈精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阐述我国弘扬革命文化的原因。
6 . 我们所进行的文化强国建设,是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证文化强国建设不偏航、不迷航,就要(     
①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融合同一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战略部署】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中央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规划》。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规划》制定的依据。

【具体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2022-11-27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湖南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红色旅游与文创演艺产业融合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表明(     
①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弘扬红色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③要通过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送王船”是闽南人在海上生产生活中禳灾祈安的一种祭祀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这主要表明(     
①封建腐朽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商业贸易和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传播
④文化自信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练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2022年,全国各地“喜迎二十大”,掀起了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为使红色基因不仅有史可讲、有址可寻、有物可看,依托南湖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助推建立了一批以爱国主义、党史、国防、法治、科普和绿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形式,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微博,通过数字化技术、动画、微电影、微作文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唱响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旋律。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规划》制定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更好地在青少年中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3)请以“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2022-11-16更新 | 6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届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