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把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中华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的现象称为“国潮”。如今,“国潮”风麻卷餐饮、服饰美妆、智能家电、科技、文创等领域,国货产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借“国潮”之势乘风破浪的国产品牌中,既有历史渊源深厚的传统“老字号”,面向新时代的时尚趣味,不断焕发青春活力;也不乏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生代品牌,通过对中华文化审美元素和文化理念的发掘,持续探索品牌新路径。据统计,在核心科技的驱动和中华文化的加持下,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达到洋货品牌的三倍。老曲新唱,不可一味标新立异;破旧立新,切忌脱离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创造更多的国货精品,引领“国际潮”和“时代范”。


(1)有人认为,文化根基成就“国潮”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国潮文化,衣食住行都有国潮元素的影子。“国潮热”的兴起,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国潮热”的兴起,也是国货的崛起。请你以“国潮品牌当自强”为主题写一份发展建议书。要求:①用绕主题,观点正确;②使用经济学术语;③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04-0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福州、厦门、莆田、三明、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政治试题
2 . “天下大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量、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亦是今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倡导包容互鉴,增强世界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③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
④扩大文化影响力,促成民族文化向普世文化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0年4月3日.抖音发布全新音乐专辑《国韵潮声》。作为抖音首张非遗音乐作品,专辑中收录了《龙船调》《好花红》《村庄》等10首融合非遗元素的改编歌曲,将流行音乐与非遗元素相结合,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为用户呈现更具传统韵味和现代美感的全新音乐盛宴。材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可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②只有迎合听众的喜好才能够实现文化传承
③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④中华文化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通过改革在浙江率先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要性。

材料二   共同富裕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浙江努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一是守好红色根脉,深入挖掘浙江红色资源。二是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大力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三是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四是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大力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浙江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系列举措对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2021-09-20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政治试题
5 . 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     
①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③坚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
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8更新 | 161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变式训练文化哲学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一大会址“走”上剪纸,革命文物算盘“化”作电脑键盘,红色地标建筑“嵌”进桌游地图....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抽象变得具象,峥嵘岁月可以瞬间拉近,红色文化原来如此动人。先能看到、再感兴趣、最后由衷喜欢,经由这样的路径,借助文创的巧劲,红色文化就能抵达年轻人的心底,带进了你我的生活。久久为功,它的精神属性能在百姓心中凝聚起广泛的认同与共识。这种共识,与时代同频,与民心共振,并将持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诠释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7 . 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牛始终以默默苦干、实干担当、奋蹄前行的实干家、奉献者的形象示人,并逐渐升华为一种精神。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扬“三牛”精神有助于(       
①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增强文化自信
②解放思想,为我国的改革创新提供现实路径
③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④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一直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912月,深圳颁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通过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熔铸新时代特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等举措,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


(1)深圳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一直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加以分析。
(2)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结合材料分析深圳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意义。
(3)班级举行“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21-06-06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一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文综政治试题(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近年来,某省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振兴传统工艺为抓手,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在非遗衍生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文旅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实现竹艺这项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破销售瓶颈,当地政府引导人们通过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其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一年的时间,当地创新推出20余种竹艺产品。其中,车挂“竹报平安”、皮影灯具等已开始批量生产,广受市场好评。这些举措激活了非遗产品的生命力,助力脱贫攻坚。非遗扶贫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让非物质文化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成为扶贫“亮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非遗扶贫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0 .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多次引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典故,强调“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
②坚守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