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国70周年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崛起,世界瞩目。

材料2018年12月19日凌晨,随着两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作为世界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遨游在地球轨道上的北平卫星导航系统,从北斗一号服务国内到北斗二号提供区域服务,再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巴基斯坦的港口管理,印度尼西亚的土地规划,中俄的农业自动化……放眼寰宇,从光耀亚太,到泽被非欧,北斗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

乘承“探索一代,研发一代,建设一代”的创新思路,中国北斗始终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志不改、道不移的坚守拼下累累硕果。北斗一号系统原创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方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简称五院)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铺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国内空白;研发国内首个适于直接入轨一箭多星发射的“全桁架式卫星平台”,实现了卫星自主监测和自主健康管理;实现了星载大功率微波开关、行波管放大器等关键国产化元器件和部组件成功应用,打破核心器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全球组批研制快速组网建设铺平了道略。在航天领域,五院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航天系统研制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突破关键技术、形成系统集成、确保卫星产品高质量的项目群管理方法,全面支撑了卫星组批生产和密集发射,已成为宇航产品工程的新路径、新思路。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的观点,谈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迈入全球时代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创新发展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就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3)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穿越激荡四十余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导航领域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铸就了航天精神。请你列举航天人身上彰显的航天精神,并写出一条与之相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名言名句。
2019-07-17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3月)第六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D.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019-06-1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三必修3第四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2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 . 闪耀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经典剧目在海外大量“圈粉”,上海国际艺术节积极拓展海外合作的“朋友圈”,在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强化顶层设计,拓展平台、路径,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力度,打造了一批富有上海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码头。此举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展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④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5-0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的“窗口”,承担希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圆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围梦提供有力支撑,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9年12月,深圳颁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通过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熔铸新时代特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等举措,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阐释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合理性。
(2)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3)到2035年,深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请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0-05-22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江苏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江苏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的积极影响。
2018-09-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2017-09-04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年8月浙江学联选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8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不动产”,是城市未来的根与魂。成都站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要求,指明了涵养天府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教发文化创造、共建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对此,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②实现成都市文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③成都市发展文化的目标和路径体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8-03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阳江华附高中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政治试题
9 . 2018年5月11日,在深圳文博会山东展区内,孔府印阁篆刘师张国亮、东明粮西创作师韩国瑞等在现场进行创作,与德州梁子黑陶、东昌葫芦雕刻等诸多米自齐鲁大地的非遗技艺一同组成的“非遗鲁军”方阵,吸引了不少参展商驻足观看。一些非遗项目通过拥抱互联网,已实现了产业化,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文博会的举办
①旨在展示和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②坚持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③展示了区域传统文化的多样色彩
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相反相成
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