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振兴要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必须释放。
H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文化兴推动乡村兴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路径。具体工作中,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同时更加注重传承内在的“精气神”,挖掘本地农耕文明经典中蕴舍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建设现代农村道德高地;克服文化发展“齐步走”错误思想,从乡村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补民风;探索实践,中正出新,探索文物建筑保护的新路子,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提振乡村文化自信;对全省“文化家底”梳理,根据自然资源、历史禀赋、产业特色等开展分类培育,有序推进。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渭涓细流汇聚成文化的江海,“种”出了乡村文化满园芬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路径”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道理分析H省是如何“种”出乡村文化满园芬芳的?
(3)幸福不会从天降振兴乡村要奋斗。请你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为乡村文化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切合主题,每条限15字以内)
2018-06-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推进城市群建设,重点建设“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不是传统意义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小城镇立足于本土的特色产业、精致而规模适度的城镇形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记录着历史的沉淀文化(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这四大内涵共同构成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体系。
材料二: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某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说明怎样抓好特色小城镇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某省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3)请为守住有根的农村现代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3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A.是复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B.关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是由建设文化强国的这个路径决定的D.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017-12-30更新 | 34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2月份考试政治试卷
4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①海纳百川,实现中外文化融合、趋同
②路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统一
④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2017-09-04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年8月浙江学联选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   )
①有利于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关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位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运用《生活与哲学》巾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
(3)全媒体时代,不少媒体对“娱乐至上”推波助澜,引发有识之士的担忧。请从两个角度谈谈“娱乐至上”的危害。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相反相成
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仃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为活动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10 .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来,全民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全民阅读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
2013年,李岩在北京创办了一个名叫“第二书房”的会员制社区图书馆,主旨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安静健康的阅读空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第二书房”从一家扩展到如今的七家。回忆起第二书房的发展历程,李岩认为,“推广全民阅读,期待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帮助,期待着政府通过建立示范项目,大胆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事业的创新路径与合作方式。”同时,书香社会的建设不仅让图书出版和发行界的从业者充满期待,也让许多阅读爱好者信心满满。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建设书香社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3月,“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的“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启动;5月,“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1000所小学展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认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和主题策划,设计全民阅读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标准、实施规范、保障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和组织协调机制,统筹服务网络建设,指导开展本地区的全民阅读工作;第二,以典型为抓手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以抓好典型活动、典型人物、典型场所、典型机构的推广示范工作为切口,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以上观点的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房山区高三高考二模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