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1 . 2021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方案》北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传播,展现中医药文化的优越性       
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西医文化融为一体
③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7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五)

2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如何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2020-04-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由人民网、央视网等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展示了2017年以来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题等方面发挥网上正能量引导作用的优秀人物和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下列对该活动影响传导顺序判断合理的是
①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浓厚网络文化氛围
②增强人们的辨别和抵制落后文化的能力
③提高人们的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
④为众多网民提供了强大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动力
A.①→④→③B.①→④→②C.④→①→②D.③→①→④
4 . 数字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激活了传统文化,也激活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殷墟博物馆,您可以探寻汉字的源头,体验甲骨文的魅力,解锁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传统文化与科技的生动融合(    )
①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
②拓宽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④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2月时事速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每年国庆档都有新主流电影引起关注。受到外国商业大片的影响,中国电影创作者们也开始了电影的类型化探索,新主流电影的出现使得先前主旋律电影中的近乎说教的叙事方式消失在更易于大众接受的类型化叙事模式中。伴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趋于平衡,延续了中国电影诞生之初教化大众的社会功能,现如今已构建起一条强化主流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艺术创作路径。

“建国三部曲”中《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分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风貌,是具象的历史、生动的历史,更是可视化的育人元素、颇具感染力的育人内容。新主流电影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大众审美文化的演变,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融合当下青年文化,体现出青春的朝气与力量。《一点就到家》将扶贫元素与青年元素完美融合,让青年群体参与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中。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以现实主义风格展现浓郁的家国情怀,共同构建出当代大国的文化特质和外化形象,可以让观众对祖国越来越有信心,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意识。电影作为传递时代思想内容的载体,其故事性、观赏性、等特点决定其可把“思”的内容外化到“行”上,并在“行”中彰显“思”的分量,将“思”与“行”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说明新主流电影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新主流电影的艺术创作路径。
(3)请你就如何发展新主流电影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3-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6 . 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20223中国诗词大会》用全新的技术手段为经典诗词插上翅膀,带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诗词遨游”。大会邀请的时代传诵者,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古典诗词的力量,搭建出一个个思接千载、沟通古今的通道,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由此可见(     
A.古典诗词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B.科技进步和媒体融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空间
C.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D.让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以更好地传承中华先进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考古、文化遗产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超过170次,亲自调研了100多处文化遗产、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成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遗产是先民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的反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某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地域历史文化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地域文化遗产,打造如“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等展现地域文化的精品展览,同时坚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馆藏文物资源,深度挖掘价值潜力。推行“博物馆+”战略;推动博物馆资源进校园、进课堂;推出“民族脊梁”“历史教材里的文明史”等品牌社教活动;将“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等展览送进城市中心商业空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同时与英国、新加坡等文化机构共同搭建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平台,为“丝路精品”工程打下重要文化交流基础……多措并举奋力谱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篇章,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分析说明该省的举措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启示。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请你为保护文化遗产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20字以内。
2024-04-21更新 | 23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
8 . 在联袂演出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在互动体验中领略非遗魅力,在美食中爱上中华饮食文化,在展览中欣赏中国艺术,在商贸中探索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合作路径……10年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世界各地红红火火开展起来,年味十足,洋溢五洲。“欢乐春节”系列活动(     
①是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促进各国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形式
②是用文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文化品牌
③是增进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得到各国人民认同的主要方式
④是消除中西方文明差异、推动世界文化走向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年代,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支部建在连上”等理论,使“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鐜”,打破了对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路径依赖,走上了独主自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在“四位一体”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我们党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和谐、善治、立德修身、家国一体、追求中和、崇尚整体、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儒家所勾勒的大同、小康等理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供了源头活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是如何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3)创新是青年与生俱来的品质,请你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创新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0 .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④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华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