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作为一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人类文明寄语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中心,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场所。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任,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人类教育的终身学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讲解,且多数讲解比较枯燥;公众的教育活动表面化,不善于深入发掘主题,很多活动陷于低幼化;互联网利用形式化,多数博物馆网处于瘫痪。
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博物馆要树立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无论是展览或公众活动,都要从博物馆和公众两个维度来考量。尤其要首先考虑公众的诉求,如何配合和适应社会教育并形成互动,走一条管社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之路,如何让观众从“看客”, 转变为讲座的“听众”和网站的“用户”, 这是我国的博物馆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⑵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知识,说明如何更好的实现我国博物馆的转型。
⑶假如你是博物馆的馆长,针对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具体的解决措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朗读者》倡导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轻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在新媒体和年轻群体中受到广泛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被评为“高而不冷”。策划者将该节目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决心”——“一定要做成的决心”和“一定要做成精品的决心”,并且认为,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为什么能做到“高而不冷”。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的依据。
(3)目前娱乐类综艺节目不但充斥荧屏,且存在相互抄袭复制、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请就国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3 . 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 7增至2017年的81. 6,年平均增长率为2.6%。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投资主体单一化、急于求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方面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导致的复古倾向,二是对国外文化产品的过度抵制。这两种趋向都不利于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
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有义知识,为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提几点措施。
2018-07-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越做越火,丰富了荧屏,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材料二 电视娱乐节目红火的同时,部分节目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走向庸俗、低俗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令电视从业者进一步盲目追求收视率,令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没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中国媒体的基本职责应该是传承文明、进行人文教化。许多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尽早在我国开展媒体教育,指导观众增进对媒体的认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去接触、分析媒体信息。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2017-10-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吧”上,网友们关于儒家思想的节选:
网友甲: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相结合带有愚昧的色彩,不适合当今的时代。
网友乙: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网友丙:儒家将女子与小人并列来对待。古代儒家提倡男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将女子和小人并列,有低看之意,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网友丁: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材料二       在国际上,美国众议院与2009年10月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在国内,台湾地区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孔圣诞日”。这些都表明,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义”等思想,能够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共识,能够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
在今天,回归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自身发展融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为现代中国发展找到精神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传承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网友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看法。
(3)结合材料,就如何传承儒家思想写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7-04-1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广雅中学、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下学期联合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漫画中的“读书成本高,不如早些打工挣钱”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在谈到农村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小明的爷爷反映:现在的村民物质生活富裕多了,但业余生活仍然很单调,连找个读书的地方都难,而赌博、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净化。
(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三条建议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3)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最后一个假期,在紧张学习之余,就如何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读点好书,请你列一个简单的读书计划。
2016-11-26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文化对人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要区分针对国外政府、社会、民众的传播,以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手段做好国际传播,既要介绍中国独有经验,也要寻找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故事的共同点,还要讲述人类共同经验,以多元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陕西省推出大型跨国融媒体晚会《大美中国·多彩丝路 2023丝路春晚》。借助现代科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审美,《千年之语》《没有黄河我活不下》《自得琴社·青》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唤起了人民心底的文化自信之情。《世界和鸣》《一路生花》从全球共通的多彩元素中探寻“共生”的价值和力量,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2)陕西省2023丝路春晚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成功实践,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3)中国青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力军,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凝聚起青春力量。请你就中国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出两条思路。
2023-07-06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不断提升百姓对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信心,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探索一条独具“九江特色”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道路。
九江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劝、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发展思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站建设,共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 735个,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周敦颐1 000周年诞辰之际,创作大型话剧《濂溪先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九江故事,起到示范作用。加大创作一批讴歌党、祖国、人民小戏小品的力度,依托专业演员,进行社区和农村公益演出。同时,立足九江丰沃的文化土壤,制订创作《大运鄱湖》等大型剧目计划,全方位展现九江的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论证九江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坚持“全民共建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九江市探索“独具‘九江特色’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道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3)根据材料,请你为九江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两条方法论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言简意赅。
2018-07-10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2018年2月12日18时31分在河北廊坊永清县发生4.3级地震。违法行为人谢某利用微信传播关于“预测凌晨2时至4时将发生余震,强度6.8级”等谣言,造成社会恐慌,被依法行政拘留。此事引起了某校高三某班同学们对于网络社会责任感的关注。他们组成课题组,以《中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现状与对策》为题开展了调查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调查报告节选。
一、选题价值
网络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越来越深刻。一方面,网络能够以其海量的信息优势拓展中学生视野,给中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参与舆论的便捷渠道;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侵犯他人隐私、信谣传谣、①等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加强中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1)请你再写出一种网络中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

上面是课题组设计的研究思路图。
(2)可见,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法和法等(至少再写出两种研究方法)。
三、调查问卷

(3)你对“问题二”的回答是什么?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四、对策建议
如图是本次调查的数据和统计结果。

如图
(4)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提升中学生的网络责任感的建议。(分不同主体,写出不少于两条建议。)
2018-05-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广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文化志愿服务。不可否认,由青年学生主导的文化志愿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的志愿服务热情,他们以更为开阔创新的思路,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青年学生的文化志愿服务不能仅靠一腔热血。受制于经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实战也存在一定短板。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志愿服务中,志愿者除了经常要面临10余天无法洗澡、没有水厕、每天需自己生火做饭的现实困难,还存在与一些文化单位沟通不畅,对文化资源掌握不足、挖掘不深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志愿者投身文化志愿服务的意义,并为解决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