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亿万群众的生活之中,正能量网络精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声量更大、主旋律更高昂,进而鼓舞、激励、引领人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里,我们听见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看见挺膺担当的青春榜样。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在海拔4800多米的哨所,常年冰雪封裹、寒气袭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无独有偶,选调生阿泰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祖国北疆边境呼伦贝尔草原,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许多“90后”乃至“00后”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勇担建设祖国的使命,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青春奋斗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通过正能量作品,我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其中既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也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也会推动更多人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毅前行。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国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是怎样展现出强大伟力的?
2024-06-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22-23高三下·四川南充高级中学·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法治面对面)《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新时代面对面》《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中国制度面对面》等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发行总量达数千万册;《马克思是对的》《脱贫攻坚在路上》《必由之路》《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专题片,在全国范围引发追片热潮和热烈反响;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如同闪耀的明灯,共同构筑起新时代的“道德灯塔”;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深入人心……

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大地上,地方戏曲、舞蹈曲艺演出,民间技艺、民俗艺术展示,书法、美术、摄影创作,以及“村晚”、花会、灯会、赛歌会、秧歌会、广场舞、舞龙舞狮等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速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创意水平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久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的。
2024-06-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文化与生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众参与数实融合

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点火仪式成为当晚最大亮点。由全球上亿网民进行线上火炬接力形成“数字人”,与场内现实火炬手一起,零秒误差,共同点燃了杭州亚运会主火炬。

为了实现“数实点火”这一创意,技术团队在三年时间里写下了20万行代码,用几百台不同型号手机进行了超10万次测试,通过3D互动引擎、AI数字人、云服务、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使象征着上亿名数字火炬手的一颗颗粒子汇聚成了巨型数字人,最终与场内现实火炬手成功完成了全世界首次“数实点火”。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实现“数实点火”的。

精彩亚运自信中国

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再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国跨越33年时空,先后三度承办亚运盛会。这33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勇往直前。亚运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生机勃勃的活力,也让中国和平、自信、包容、开放和发展的形象彰显于国际社会。

(2)某班围绕“中国何以自信”这一主题开展讨论。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阐明你的理由。
2024-05-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凝聚在可见可感的物质遗存之上,也体现于口耳相传的故事之中。这当中,尤以存世数量巨大、传承较为系统的古籍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强调:“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近年来,技术赋能和大众化传播,让普通受众走近古籍有了更丰富的途径,不少运用相关元素的文创产品走红走俏,更多沉寂千年的古籍得以“活起来”“火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让古籍“活起来”“火起来”对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意义。
(2)河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古籍中不乏对河北的描写、记载,例如《山海经》《尚书》《战国策》等。请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为让古籍“活起来”“火起来”提一条建议。要求:主题鲜明,具有创新性、合理性。
2024-05-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时空和作用上的差异,但在内容领域、观点见解、思维方式等方面又有诸多通达相融之处。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将《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证与考据方法进行创新转化,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用以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与理论论述中,巧用中华文化名言名句,激活其内蕴的合理因素,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如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等。这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嫁接联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呈现出愈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以唯物辩证法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应有的当代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第二个结合”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至上性和优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强调“实践”的古语,请你列举两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近年来,我国老字号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仍热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透消费、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一些老字号频频“亮红灯”,背后往往存在着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情息心态,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具体而言,一些经营者仍然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观念,坚持“传统必须一成不变”的原则,未能形成现代化的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和营销运营线,逐渐与时代脱节,与消费者需求脱轨。老字号价值在于“老”,但“倚老卖老”。导致观念老化、产品老旧、营销老套,被老的条条框框自缚手脚,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王麻子、五芳斋、大白兔等老字号品牌不断焕发新生。事实证明:品质为王的铁律并没有改变。关键在于,如今的品质,已经不限于材料真不真、斤量够不够,也包括包装美不美、选择多不多、互动勤不勤、能耗省不省、故事好不好,等等。老字号在守住品牌核心价值的同时,也要着眼生产流程、产品标准、企业文化等领域系统施策,回应守正创新的必答题。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中华老字号应该如何应对新挑战。
(2)如果班级以“新时代的老字号”开一个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写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述你对老字号的见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自古尊崇仁德博爱。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超3000亿美元,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澜湄甘泉行动计划为7000多名居民提供安全饮水保障,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2)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证明,“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予以说明。
(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请列举两个与此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考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作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镇,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等12门校本红色课程,全面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了一条以大思政大先生、以红色血脉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

【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据国家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已接近49亿人次,旅游总消费支出接近5万亿元;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答好这两道融合命题,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以“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新’翅膀”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9 .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材料,综合所学,简述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05-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诗歌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曾以“诗在中原歌咏中华”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诗歌采风创作与征集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深入历史文化重镇、红色革命圣地和现代化建设现场体验感受,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群众性氛围浓厚的诗歌活动以诗歌讲堂、吟诵展演、中秋诗会和市民体验等形式开展;诗歌主题剧目展演邀请了一批弘扬新时代风貌的优秀舞台作品集中展演等。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诗歌节以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诗人以诗意形式表达人民的劳动智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形式的诗会体验活动,两者共同推动诗意生活成为现代社会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阐明“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诗歌节策划多项重要活动的理论依据。
(3)请你结合两会精神,就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两条建议。
2024-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