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情况

汽车产量汽车销量乘用车新能源汽车
产量销量出口量产量销量出口量
数量
(万辆)
1324.81323.91128.11126.8178378.8374.753.4
同比增长9.3%9.8%11.2%9.5%88.4%42.4%44.1%160%

注: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比亚迪,1-6月,比亚迪共销售125.56万辆,同比增长88.7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中国占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占6席。

材料二   2023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外资车降价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完善充电桩设施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向好的方面发展。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某同学认为,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

材料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了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时机,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高效、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我国已拥有十几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厂家、数百款新能源汽车产品。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量的1/4以上。


有人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会引发燃油汽车企业倒闭潮,不利于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3-11-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10月时政速览

3 .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材料一   点外卖时,选择无需一次性餐具,成功下单后,碳账本获得了45.72克碳减排量。纺织女工乘电车看平板电脑巡视车间,从粗纱到产品入库全自动化运输,机器人自动包装。某纺织企业围绕“产业链数据贯通”和智能化生产,先后建成8个智能化工厂,打造出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完整链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体系,能耗降低40%以上。

材料二   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数据中心算力的增长和能耗的大幅增长,在我国当前煤电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意味着碳排放的增加。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全国各地区数据中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1.35亿吨,到2030年将超过2亿吨,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第一大碳排放源。

数字经济小资料
凡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是其典型代表。作为经济学概念是指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通俗说就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产业智能化。
有同学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发展数字经济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又担心发展数字经济不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4 .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江苏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江苏省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有人认为,推动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2023-10-01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5 . 材料一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具有攀登世界领先地位的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至40%。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动力电池价格持续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已进入倒计时。同时,人们关注的电池安全、续航里程、快速充电等依然没有完全解决。一辆传统的燃油车需要500~600颗芯片,而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可以达到2000颗。随着智能化、电动化不断发展,需要的芯片可能还会更多,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的汽车芯片90%都要依赖进口,国产芯片还在“成长中”。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逐步由一线城市下探至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私人和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目前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国内自主品牌到海外建厂,而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更为浓厚,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也更为苛刻,这对中国车企的文化输出、环保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材料二   2023年3月5日,财政部在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落实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举措。支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探究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2)有观点认为,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意味着我国已经建立起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

                            2012~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3-06-12更新 | 5321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更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越来越多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正在从开放末梢转身开放最前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陕西省依托中欧班列焕发新活力,2022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亿,同比增长41%;河南省全力打造陆上、空中和网上三条丝绸之路,联通了196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云南省利用中老铁路打开了对外开放的黄金大通道,开通两年来,已累计发送旅客超1190万人次、货物超1600万吨......

2022年,中西部地区外贸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13年的12%提升到18%。其中,郑州、重庆等城市的外向型产业年均增速达到30%左右。

有人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3-05-30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模拟试题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分6个批次在21个省份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辐射67个片区。这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六分之一以上的进出口总值和吸收外资总量。下面是自贸试验区十年来的成就:

自贸试验区推出了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了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经过7次缩减,条目越来越少,由最初的190 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

实施了“证照分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了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等,很多“第一”在这里实践、探索,然后再复制到全国。目前,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国企改革等方面。

自贸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高端产业不断集聚。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3.2%,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吸引、集聚功能凸显。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围绕自身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有人认为,国家只要设立更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9 .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迈向复苏的“稳定器”和增长的“发动机”。


有人认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要肩负起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05-25更新 | 73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2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自2014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以来,这一财税政策已经走进了第十个年头。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延续,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

总体来看,中国汽车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供给优势在海外疫情影响下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全球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出口利好明显,中国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因此出口超强,出口量实现翻倍。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其中2022年新增充电桩259.3万个、换电站675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累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基本实现就近回收。


(1)分析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益于国家战略谋划和政策支持。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05-19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题 题型05 图表类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