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江苏省因地制宜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全力建设”1030”产业体系;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进培育,支撑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此外,江苏开放赋能发展,自贸试验区自挂牌运营以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优势,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化利、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探索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积极打造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有人认为,江苏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育好“苏版”新质生产力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 .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区域协调崭新局面】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徽西靠豫鄂,东接江浙。近年来,从搭建结对合作帮扶机制、前往沪苏浙学习取经,到打造科创产业协作大平台、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安徽积极参与跨区域合作,深入推进规划共建、民生共享、生态共治等。得益于“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安徽加强与周边省份协同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顶山—汉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招引一批亿元以上项目,芜湖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的热土,池州精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叠加的省份,安徽“左右逢源”,抢抓机遇,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

(1)有人认为,安徽的转变证明,实现中部崛起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区位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绿色发展生机盎然】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为做好新时代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2019年4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2024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2024年4月3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2)“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的认识。
3 . 历经万千风霜苦难的中华民族,蓄能成势,没有什么艰难能挡住她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 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宏观预计为5%左右,有外媒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顶’,无法再进一步”。请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何“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淮南子·主术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更好适应时代。
(4)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应对个别国家遏制的法宝。试结合政治学知识进行评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3年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8%。

材料二   2023年是商务部定位的“消费提振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在最近几个月出现比较大幅度的扩张,有效带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服务业持续向好、传统消费旺季带动消费场景更为丰富、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持续好转、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有所缓和等多项利好因素推动下,加上岁末年初传统消费旺季来临,预计年内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发挥消费有效带动作用就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图2 2024年1-2月份我国部分产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来,L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着力做强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机器人产业为例,2023年9月,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Z公司投资共建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Z公司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上下游配套企业超500家,能够提供工业、协作、移动、特种、服务五大类近百种机器人产品。新公司的成立将充分发挥Z公司研发及企业化运营的优势,以及产研院创新发展的协同优势,推动机器人技术攻坚及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L省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企业成长提供养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L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传统产业。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不做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已满一年。

材料一   RCEP不仅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协议涵盖领域全面,既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相关开放承诺,也包括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大量涉及边境后议题的贸易新规则。协议探索一系列高标准经贸规则,如在服务贸易领域,RCEP成员承诺将在协议生效后6年内实现负面清单,开放水平不仅超过WTO,也高于现有“东盟+1”自贸协定。协议充分考虑成员国不同发展水平和经济需求,给予欠发达成员国一定的过渡期或例外条款,体现了公平、正义、包容、互利的精神。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RCEP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一年来,为顺利落地实施RCEP,中国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落实好协定中的服务贸易开放承诺与投资负面清单承诺,推动企业更好利用政策红利。电子商务新规则、原产地累积规则、经核准出口商制度、背对背原产地证明……RCEP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落地实施,有力降低区域内生产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为推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注入“中国动力”,做出“中国贡献”。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说明RCEP实施对区域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有人认为:我国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入和推动RCEP实施,就能培育我国竞争新优势。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7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颓废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断动能。

我国传统产业门类多,大都是民生产业、基础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80%以上。由于传执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有人将其与“做路”“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等联系起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或重要社会需求带动产生的新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催生出无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2024年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成为各地政府谋篇布局的高频词。

有观点认为,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所有力量集中到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4-05-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模块一 基本经济制度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各地纷纷念好本地“人才经”,多措并举出台各种引才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入。

A地B地C地
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青年人才分别发放6万元、20万元、30万元、60万元补贴领军人才买房可补贴20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

对此,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发展引才为先,留用为本”,吸引人才首先要知道人才需要什么。

在人才的引进中,有人认为:要想将人才留住就得用“薪”。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4-04-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强基精测卷2

9 . 西墙峪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曾是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该村立足红色优势,实施“红色记忆”工程,建设了红色记忆馆,打造以研学为主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记忆馆开馆不到一年就接待了学员、游客6万余人次。该村的旅游环境有了起色后,又引入了专业旅游公司进行运营,借助市场手段扩大影响

“借助公司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像小米、蜂蜜、鸡蛋等,做成伴手礼销售出去,会比自己卖收入高一些。”该村村民王某介绍,过去西墙峪村的村民大多靠种植生姜、芋头等农作物为生,“现在已经有30多名群众到这个公司去打工,平均工资在3500元”。

为走好“红十绿”发展路线,该村建设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水面水坝,盘活闲置宅基地。据了解,西墙峪村目前已发展农家乐8家、精品民宿12套、旅游商品经营平台1处。2022年西墙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有人认为,西墙峪村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红色资源。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材料一   图表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已达 5 000 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 4400 家,融合应用深度拓展,已经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成 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从而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研发和生产效率。2024年联想、华硕等电脑厂商都推出了新款AI PC产品,AI PC 可能会占到全球PC总出货量的19%,带给电子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商机。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结合上述图表与材料,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2024 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只要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就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可见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随着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推断,出台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   A人工智能公司自主研发AIPC产品,销售火爆。 自2024年2月起,B公司为推出本公司同质类产品造势,在网络上散布A公司欺诈销售等不实内容及对A公司高管人员的其他既损性、侮辱性信息。A公司认为B公司侵犯其名誉权,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在网络上,对该公司连续发表贬损性、侮辱性的言论信息,且该不当言论信息为一定范围内公众所知悉,导致部分公众对A公司产生负面认识,造成社会评价降低,侵犯了该公司的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判令由B公司在网络上向该公司道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什么要加强对企业、企业家人格权的司法保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