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5 道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国企改革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上,翻开了新篇章。

材料   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首例中央国有企业层面的混改。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新成立的董事会吸收民营企业代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优化了经营管理机制;中国联通向7000余名核心员工授予占总股比2.7%的股票,调动了最核心要素的积极性;联通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了创新发展新动能。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联通是如何通过混改形成新优势的。
2021-09-26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考专题训练: 题型2 突破高考卷题型讲座 有关企业经营的试题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

2 . 材料包一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大国。我国对发明专利进行保护并设置了保护期限。有同学提出疑问:技术不像苹果,一个苹果我吃完了你就不能享用了,技术却不一样,一个人使用一项技术的同时并不会妨碍他人使用,技术共享看起来对大家都有利。那么,为什么要对专利进行保护?而且既然保护,为什么不是永久保护而要设置保护期限?

材料包二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修正案(草案)大幅提高了故意侵犯、假冒专利的赔偿和罚款额。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发明专利给予20年保护期限。在保护期内,使用某项专利须得到专利所有者的授权。专利超过保护期限,其他人可以无偿使用专利。

材料包三   对于各行业的技术领跑企业来说,专利授权收入是重要的盈利来源。以某企业为例,2018年专利授权收入占该企业总收入的20%以上,其他企业如使用其专利,所生产的每件产品需要按售价的3%~5%支付专利费用。

材料包四


参考材料包的内容,针对这位同学的疑问,从经济角度回答:
(1)为什么要对专利进行保护?
(2)为什么不是永久保护而要设置保护期限?
2021-09-25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考点09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因。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凤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着眼增进农民福祉,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为全面实施多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意义,并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材料   1981年末-2015年末人均日收入低于1.9美元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提取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2021-09-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专题训练:专题十二 经济全球化 题型12 突破高考卷题型讲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美国、德国、英国和中国的消费率分别是61.2%、68.8%、54.6%、35.9%。

材料二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挖掘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潜力。目前,我国影响消费需求的短板依旧存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完全同步。从结构来看,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多,而精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服务消费在品种质量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状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服务消费供给还不平衡;消费纠纷时有发生,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国内因素都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补齐短板、释放消费需求。
2021-09-24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湖南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大肆渲染教育竞争,激起家长们的焦虑恐慌情绪,使众多家长陷入“不跟风补课会焦虑,跟风补课更焦虑”的怪圈。

毋庸讳言,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外教育需求。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收费高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问题。这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相关国家机构出台“双减”政策。新政将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假期不得上课,学科类和素质类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做任何广告。受此消息影响,教育股周一在热门中概股跌幅榜前列刷屏,美联国际教育跌32%,51Talk新东方跌超18%,好未来跌17%,高途(跟谁学)跌近12%,网易有道跌超9%。


(1)结合材料,解读图表之间的信息,
(2)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你对材料观点的看法。
2021-09-19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每月时政热点》专题08:教育“双减“政策 知识点专练

7 . 港珠澳大桥被世界赞美为“第八奇迹”。隧道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外海沉管隧道:人工岛采用了多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人工岛施工技术;跨海桥梁工程,桥梁减隔震设计,桥岛隧工程等取得近200项技术专利。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使珠海成为桥头堡;辐射范围延伸到其背后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不仅给港人创造再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动了粤西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是国家战略布局的深层次考虑。这个项目绝不仅仅是为了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而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必将对整个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生态保护的理念都贯穿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白海豚不搬家,是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目标之一。而今,港珠澳大桥已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实现了这一目标。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工程技术领域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迈入强国之列,而且更有利于中国的工程技术团队走向海外。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并谈谈运用这一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材料一       2011~2020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及其占GDP的比重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起点,是农业生产的“芯片”。

材料一   我国种子总体自给率和部分种子自给率如下表所示。

类别自给率
总体农作物良种超过95%
畜禽核心种源超过75%
部分甜菜类种子10%左右
胡萝卜种子50%左右
种猪种源几乎依赖进口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种业政策支持下,我国种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种子市场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北美种业市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着育繁推脱节、种企科研投入低和集中度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是相互分离的,使得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很难形成有利的良性循环;我国大部分种子企业因资金有限,大都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普遍在3%以下,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线(5%);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竞争力弱,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持证种企2010年的数量为8700多家,行业严重分散。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我国种业发展。
2021-08-29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10 . 面对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国际贸易新形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来出口的商品现在转为内销,国内市场就会增加一批质优价好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将得到提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求不足,难以支持外贸型企业生存,最终将影响消费者生活质量。

材料二   当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下滑,国内经济循环受阻,加强“两新一重”建设,是当前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抉择。“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主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资,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为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新联通”,对释放有效投资红利,激发社会消费活力,促进国内大循环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不同观点各自的合理性。
(2)加强“两新一重”建设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列出每条作用的推导过程。
2021-08-2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