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1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启动。活动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带动全城全域全面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下列为此活动拟写的新闻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B.坚持守正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彰显英雄本色实现自我价值D.厚植家国情怀丰富文化产品
2 . 2023年7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新时代文明E+公益广告网络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在网上启动。本次活动广泛宣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主流价值。开展此次活动旨在(     
①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向心力
④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27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东专版)05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促进新型文化消费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传统文化消费相比,新型文化消费具有许多新特征。


材料二   “Z世代”泛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人,数量达2.6亿,已逐步成为未来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重要力量,引领着消费新潮流,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出更高要求。他们成长在科技不断创新的环境中,乐于拥抱数字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追求体验式消费,文化产业应朝智能化、体验化和内容多元化方向持续发力,推动文化产品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他们兴趣多元、喜爱社交,偏向圈层消费,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已成Z世代社交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产业要融入他们的兴趣点,从国潮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入手,激起Z世代的身份认同感。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不仅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材料三   销售者在二手商品网站从事经营活动构成欺诈的,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以下是某典型案例的具体信息:

【交易过程】

杨某在某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发布二手“某知名品牌无线耳机”的交易信息,称其系全新官方正品,现闲置低价转让。高某向杨某确认全部信息属实后,通过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与杨某达成交易。

【诉讼请求】

高某收到耳机后,发现该无线耳机系假冒产品,且杨某以同样宣传方式已销售同款无线耳机40余笔。高某认为杨某销售行为构成欺诈,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杨某返还已支付的购物款并承担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判决结果】

法院认定,杨某在二手网络交易平台假借出售个人闲置物品的名义长期从事经营性销售活动,并以虚假宣传的方式销售假冒商品,属于商业性经营行为,构成销售欺诈。法院支持高某主张杨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承担经营者责任的诉求请求,判令杨某退还高某已支付的商品价款并承担商品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如何用政府和市场之力点燃文化消费新引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阐述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对建设文化强国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此典型案例给消费者维权的启示。
4 . 近年来,各地革命纪念场馆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搬”进馆内。2022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7家革命纪念场馆被列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果就此拟写新闻稿,最合适的标题是(       )
A.挖掘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B.继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C.传承革命文化,拓展思政课堂
D.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2023-03-24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布《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今后15年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强调推进《永乐大典》、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等一批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建设,为繁荣发展新时代古籍工作作出积极贡献。聚焦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编制《规划》(     
①有利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时代精神
②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③是基于古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④是基于古籍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打造宋韵文化金名片已经成为浙江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各地全力挖掘本地南宋“人、文、景观”资源,并结合实际推动开展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韵文化历史遗存保护项目;同时积极将宋韵元素融入市民生活,提升了本地公共文化服务水,也挖掘了宋韵文化的市场价值。千年宋韵“流动”起来、“传承”下去的原因有(       
①坚持不忘本来,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把经济效益放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