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亿万群众的生活之中,正能量网络精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声量更大、主旋律更高昂,进而鼓舞、激励、引领人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里,我们听见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看见挺膺担当的青春榜样。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在海拔4800多米的哨所,常年冰雪封裹、寒气袭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无独有偶,选调生阿泰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祖国北疆边境呼伦贝尔草原,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许多“90后”乃至“00后”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勇担建设祖国的使命,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青春奋斗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通过正能量作品,我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其中既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也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也会推动更多人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毅前行。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国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是怎样展现出强大伟力的?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从故宫日历到丝路手信,从《唐宫夜宴》到《上春山》,从联名到跨界,从社群传播到成功“出圈”,不论是文博联手文创,还是“汉服”“古风”掀起的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青睐“国潮”文化。“国潮”文化的流行(     
①凝结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③佐证了优秀的文化作品是历史的经典重现
④说明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为导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年来,“千万工程”极大改变了浙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该省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非遗”展厅、村史馆等文化阵地,普及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这有利于(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③推动文化经济化,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④双翼共振,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绵延两千余年。随着一批批手艺人的广泛参与,苏绣工艺越发成熟,精美的“双面绣”、“双面三异绣”顺势而出。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苏绣非遗传承人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去,结合当今的时代特色创作出了一批符合时代审美、富有时代精神、能够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苏绣作品,推动了苏绣的进一步发展。苏绣的发展(     
①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导人们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使苏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推动了传统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③体现了非遗传承人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把握,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彰显了非遗传承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则和历史真谛。他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是文化自立的集中体现,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
②全面传承了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立足国情,深刻把握了新时代历史方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人民立场
④把握了中国文化建设规律,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5-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无论是书写山乡巨变、脱贫攻坚,还是关注科教兴国、非遗国潮,抑或是描摹职场奋斗、青年成长,得益于拥抱现实,网络文学的作品主题、叙事视角更为多元。好故事照见人间烟火,随着拥有不同经历的人进入创作队伍,网络文学的万花筒更加多彩。这表明网络文学需要(     
①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引进外域文化
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繁荣发展大众文化
③要立足实践,扎根大地,摆脱同质化的顽疾
④与时代同频共振,以现实厚度延展创作维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近年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和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有效衔接起来;通过情景教学、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红色场馆这一教学资源。这有利于(     
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②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文化方向
③提高育人实效,培育时代新人
④摒弃传统教学,更新教育理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6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曾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为此,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强调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条仁善邻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可以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要求它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1)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新时代坚持“第二个结合”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3)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则和历史真谛,他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采解答,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他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他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
(2)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自立的集中体现,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
10 . 近年来,设立在街道、社区中的公益图书馆,免费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学习、阅读、休闲的便利,打通了公共图书资源供给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附近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新宠。此举意在(     
①提高居民素养,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创新文化体制,引领文化建设前进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