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或标志性符号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态化做法,于是,我们在太空中看到了“嫦娥”“玉兔”“鹊桥”“天问”“悟空”“墨子”。这一做法(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信   ④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4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政治试题
2 . 根据国家卫健委安排,河北、北京等省市决定在2020年1月底前实现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省内就医时用血费用出院直接减免,形成“医院直免为主、网上申请减免为辅”的血费减免服务新模式。这一决定(       
①体现了法治与德治思想的结合②有利于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
③提升了志愿者的思想道德素质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确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提出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征程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征程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方法论上讲,要特别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如下四对辩证统一关系:即守正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与借鉴吸收外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四对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只有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注意把握和处理包括上述四对关系在内的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才能蹄疾步稳地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把握和处理上述四对关系以蹄疾步稳地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前进。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月12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该《意见》第十五条强调指出;要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依据。
5 . 习近平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警示我们
A.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C.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D.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6 . 二〇二一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北京启动。2021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由以往的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扩展为全年常态化开展,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依托各类基层文化阵地开展惠民文化服务项目,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进万家活动(     
①能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
②有效丰富和扩展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③要传播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S市已建成9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服务84万人,圈内共有598个文化社团、891名文艺骨干,面向群众免费开放场馆设施达946个。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促进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②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③引领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          
④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6-1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2018年10月1日是《国歌法》实施一周年。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了规范。国歌立法旨在
①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公民爱国热情
②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向善尚美的社会新风尚
③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指引文化方向,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9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各个群体都以自己的方式为抗疫情贡献力量、加油鼓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样做(     
①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有利于保证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④有利于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观照现代人的生活,并广泛汲取多种文化的营养,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在传统文化中融人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由此可见
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具有生命力
②注入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
③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在实践中丰富其基本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