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自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近年来,汉服悄然流行起来。襦裙、马面裙、云肩褙子等中国传统服饰,以及仙鹤、花纹、刺绣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相遇,成为国际时装周上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如今,从街头巷尾到沉浸式景区,从日常生活到顶级时尚圈,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无处不在。这说明(     
①中国人民对自身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超越时代限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③创新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式能维护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11月,正定博物馆、平泉市博物馆、蔚县博物馆、李大钊纪念馆等入选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名单。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作为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使命,讲述着燕赵大地的沧桑变迁,在这里可以触摸到燕赵文化的强劲脉动。由此可见(       
①历史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博物馆具有厚植历史文化自信的重要功能       
④优秀传统文化因广泛传播而具有实际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发布了文物音乐会版《达拉崩吧》。长信宫灯的宫女举着手中的灯火唱“我们带上最好的火箭,逐梦最高的天”,发出对宇航火箭的祝愿;铜奔马眉飞色舞地唱着“创新创业,国家扶持,我们去奋斗”;唐粉彩仕女俑则唱“小康之后,乡村振兴,一个不能少”……由此可知,文物音乐会(     
①创造文化新体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③弘扬传统文化,服务新时代社会实践
④展现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吸引了全球目光。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中心场地不时切换出梅、兰、竹、菊的精致刺绣样式;在迎宾表演《水润秋辉》中,演员们所击之鼓以良渚玉琮为原型,传递来自远古的呼唤,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短片《相约杭州》中,“良渚少女”与现代少年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展现“爱达未来”的古今相融瞬间。

“水”是开幕式上的一道动人笔触。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湿地……纵观开幕式全程,上篇的“水”是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的唯美画卷;中篇的“水”是聚集成潮,泛出动感浪花;下篇的“水”是绿水青山间的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南宋都城的东道主杭州还将宋韵文化在开幕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国风雅韵》篇章,10艘宋韵主题游船在湖光山色中穿行,其所承载的戏剧表演展现了书画、茶道、香道、杭扇、篆刻、瓷器、丝绸、对弈、舞剑、古筝、饮酒、吟诗、亭台楼阁等宋代生活元素,彰显着“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江南生活美学。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丝路基金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铭刻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3)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各国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提出殷殷嘱托:“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下列能够体现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是(     
①某地组织开展“走进革命老区,重温红色经典”活动
②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建设
③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火炬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④新形势下,我国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月皎皎,银汉无声。每--次抬头都怀着“千里共婵娟”的希冀,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逢中秋佳节,仰望星空也催生着“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追问……。飞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与我们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如今,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科技的发展,在几代航天大军的默默耕耘下,2022年9月2日种舟十四号航灭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十年梦想,不断得圆。

2022年9月10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台办主办,北京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两岸音乐人共话传承与创新”在京举行。20世纪90年代,表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歌曲《把根留住》广为传唱。随着音乐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台湾知名音乐人周杰伦线上重映演唱会、罗大佑和陈奕迅等港台歌手线上开唱,引发众多歌迷追捧。通过音乐交流,强化两岸同胞情感纽带,唱响两岸一家亲的主旋律,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书中指出,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国潮”用它鲜活的方式,拉近了年轻人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A.坚定人民立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B.坚持革故鼎新,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C.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D.坚持博采众长,表达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雪之约,中国之邀。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一起向未来”。

材料一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一致同意对奥林匹克格言进行修改,在“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加上“更团站”.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0多年来首次修改。这也与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无论是国际奥委会的“更团结”,还是北京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都彰显了全世界人民一起努力奋进、追逐梦想与希望的决心和勇气。奥运会是世界级运动盛会,成功精彩的奥运会需要奥运大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肆虐的当下,奥运团结精神,对增强全人类守望相助的信念和共克时艰的决心具有特殊的激励作用。我们相信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引领下,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凝聚全世界、鼓舞全世界的一次重要契机。

材料二   “五环彩帜迎春舞,九城红梅傲雪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阁、最重要的节日,是集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冬奥,让北京冬奥会迸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拉开大幕。这一天,也正是中国农历大年初四。“早在中国办冬奥时,我们就把春节这个环节设计进来,通过举办冬奥会来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过年文化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曾如此介绍。伴随着虎年春节的到来,与冬奥会相关的场所、设施的“年味”也已越来越浓。比如,冬奥村与冬奥场馆里就挂满了灯笼、中国结,贴上了喜庆的福字与春联。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融合了冬奥、春节、民俗元素的城市景观也已经布置完成。激情的冰雪与暖心的春节交融,北京冬奥会整个会期都与中国农历新年“完美重合”。可以肯定,冬奥会既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


(1)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冬奥会弘扬春节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3)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北京将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假如你是本届冬奥会的宣传员,请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方电视台“春晚”经过朋友圈的不断转发“火”了,我们来采撷几朵美丽的鲜花。


(1)“春晚”创作巧妙地运用了“加法”和“减法”融合与精简并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任选一个作品,说明“加减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及作品体现的文化内涵。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概括该档“春晚”之所以“火”的理由。
2021-07-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在愚公移山故事发源地河南济源﹐当地党委政府创新举办文化节,民俗艺术展、文化书市等系列活动,将愚公移山文化研究与党建活动、党员干部培训有机结合,在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可见(       
①传统文化服务时代实践更能彰显其生命力
②时代发展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
③培育地方文化品牌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文化繁荣兴盛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海南州高级中学、贵德中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