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就在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必胜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在于持之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就在于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难题,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昂扬斗志开拓新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学习党史以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3)请你为校园“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2-04-26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百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材料二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负人民,以国家兴亡为己任,郑重选择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滋养。

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成为伟大民族精神最富时代内涵的重要部分、最富时代价值的政治品格,成为当代中国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源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伟大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如何丰富与发展中华文化的。
(3)不负人民重托,承载国家和民族希望,这是每个青年的责任。请你为当代青年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2-03-0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届高三3月一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9-20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3 . 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非公10条”“民营经济35条”等一系列政策,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好用、管用、能用的政策送到企业手中,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2021-07-11更新 | 407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历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了能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材料二   青年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在深入思考学党史中,让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在广大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形成持续的正向激励作用,帮助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知史明史中凝望未来,以实际行动和奋斗姿态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青年将责任认知转化为责任担当行为并内化为担当品格,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如何通过学党史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以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为主题举办一次活动,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6-06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6月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材料二   如何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1)“学史明理”,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2)“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
(3)我校准备以“学史力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1-06-01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浙江嘉兴南湖,小小红船承载千钧重任,在其之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更孕育着红船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写照,是为民情怀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河北西柏坡,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召开过许多次意义重大的党内会议,发生了无数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与这些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要事件相关,形成了浩如烟海的革命文物。先烈故居、会议旧址、文献书籍、生活工作用品等革命文物,因历史的沉淀和革命的浸染而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革命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革命文物是帮助我们回顾党的革命历史,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的重要物质依托。一件件革命文物默默地重现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种身临其境所带来的震撼感、真实感,是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并因其存在而使得革命精神历久弥坚,愈加生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用革命文物的生动教材来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
(2)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运用好革命文物提出两条建议。
2021-05-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厚滋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熟悉党的历史,准确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党史的写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前赴后继浴血拼搏。


(1)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加以说明。
(2)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史学习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价值。
(3)班级拟围绕“学史力行,责任担当”举行主题班会,请列举两条发言提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出炉。《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名单中,我们看到,他们或以济世为民之德,或以拼搏奉献之力,或以浩然爱国之气,践行着华夏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的感人事迹,再一次温暖着我们每个人,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再一次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当选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020年除夕,武汉快递员汪勇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送护士回家。2020年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时:一个人能力有限,就发动朋友圈,解决医护人员出行;为让医护随时吃上免费热饭,他又多方联络解决需求……颁奖词这样写道: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以凡人之力,书写传奇
(2)结合材料并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关知识,说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成为时代新人的启示。
(3)致敬感动,在平凡中读懂“中国精神”。感动中国,感动你我,催人奋进。让我们用温暖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请你为“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学习”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符合宣传标语的规范。
2021-04-25更新 | 87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国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思政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作用不可替代的原因。
2021-04-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道德建设需要把握道德发生的相关规律,围绕德润人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唯有持续加强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们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德润人心,需要用群众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方防疫宣传口号,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百姓方言,让群众意识到遵守防控规定与文明公德的重要性。德润人心,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单先参范、带头引领。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会对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涵养精神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充分发挥在道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道德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曼好精神家园和道德家园的构筑,向上向善道德风尚的呈现,定然会进发出持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德润人心的意义。
(2)仓廉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某社区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现征集两句古人重视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作为当代新青年,你准备为社区推荐哪两句?
2021-03-18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