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央宣讲团成员深入一线,同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让党史学习通俗易懂、走深走实。各地认真吸收借鉴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不断拓展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载体,形成了“我要学”的生动局面。湖南衡山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皮影戏,令人耳目一新;海南儋州将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湖北依托丰富的党史资源,拓展载体和形式,用革命遗址遗迹作课堂,让革命英雄当教师,把红色资源变成鲜活教材;河北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矩阵,让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广州市黄埔区创新打造静态理论辅导和动态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新方式,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讲授和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相贯通,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各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是如何让红色教育“火”起来的。
(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筑牢信仰之基。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请结合当地红色资源或所学党史知识设计一个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②说明活动的方式并列出活动步骤;③150字以内;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2-03-28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卷)第一辑卷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确立的一条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材料二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能不能正确看待小我想法与大我情怀,能不能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无不系之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微,不为不成。”时代的光芒照耀青年,发展的重任赋予青年,未来的希望属于青年。青年在、力量在、希望在、未来在!让我们点燃青春的火炬,迈出豪迈的步伐,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唱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坚定理想信念,彰显青春担当,这是时代对青年的要求。高三某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请就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唱响青春之歌,写一篇250字左右的感言,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伟大征程浩荡,百年初心使命如磐。百年党史告诉我们“信仰的味道为什么甜”“党的靠山和底气为什么强”。

材料一   党的百年奋斗,靠的是信仰,为的是理想。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学习党史,就要深刻认识和牢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当好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就要深刻认识和警醒“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切实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把补精神之钙作为必修课,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精神之魂、立身之本、履责之基,以实际行动练就理想信念的“金刚不败之身”。

材料二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部矢志不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正是秉持人民至上,在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坚持生命至上,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个挑战不可能中,完美诠释了革命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

历史一再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永远打不断的“补给线”、摧不垮的“根据地”,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我们党面对风险挑战的最强靠山、长期稳定执政的最大底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作为青年学生如何练就理想信念的“金刚不败之身”。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阐明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论依据。
(3)如何认识党的历史,当前一些错误倾向要引起警惕,如“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等。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错误倾向进行批驳。
要求:
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②观点正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③不少于150字。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2021,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坚持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就在于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充满必胜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在于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就在于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难题,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昂扬斗志开拓新局。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立足我国国情,探究我国减贫规律,进一步推动国家反贫困的实施主体、扶贫对象、反贫困策略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个理论,处处闪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采。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学习党史以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将举办“新时代脱贫攻坚成就”图片展,请拟一个校园宣传活动方案。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出图片展两个版块内容。②综合运用学科知识阐明活动的意义,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不少于100字。
2021-04-11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总体方案提出,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该总体方案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有专家指出,“立德树人”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发展教育事业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质等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该总体方案要求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也称为“五唯”)的顽瘴痼疾。而存在“五唯”评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实行结果评价。为此,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以下简称为“四个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强化过程评价,意味着将受教育的过程以及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也纳入评价体系;而增值评价,就是看评价对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总体方案还强调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生招生制度改革。


(1)实施“四个评价”正是破“五唯”的治本之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意识说明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提高立德树人成效果。
(3)“唯分数”一直为人诟病,但若引入综合评价,又有人担心“评价”成了“看关系”,变成了一种不公平。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021-03-28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测评思想政治卷(第五模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学习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材料二   如何学好党更这门“必修课”?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1)“学史明理”,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2)“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
(3)请以“学史力行”为主题,从“青春与信仰同行”“责任与使命相伴”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党史,撰写一份倡议书。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史论结合、逻辑清晰;③不少于150字。
2021-03-27更新 | 120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房成下列要求。

一个人的信仰.犹如海上帆船的指南针。船无司南,航海路上就会“迷路”;人无信仰.人生路上就会“迷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生动话语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复杂的外在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对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班人。
(3)为有效提升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某校举办了一场辩论赛。针对此次辩论赛,请你拟定两个辩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沪宁表示,“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要深化对“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学习宣传,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弘扬“红船精神”。
材料二.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将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征程上的中国主张,是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源于对人类前进命运的深刻洞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若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应怎样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3) 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