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国博创建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向国博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对广大文博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发展博物馆事业有利于(       
①丰富中华文化传承形式,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②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③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④加强道德建设,发挥榜样作用,弘扬文明风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某村由政府出资、群众出力,盖起两层乒乓球馆,场地、球台、球拍、灯光都"鸟枪换炮",大家打球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打球的人多了,打牌赌博的没了,邻里争吵的少了,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的也少了。"村民们朴素的话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②要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③要发展好乡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④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讲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之所以要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是因为(     
①蕴含着中华儿女在逆境中顽强奋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
②有利于直接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
③有助于形成乐于奉献、创新发展、埋头苦干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
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惜食节俭始终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与习惯。古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倡俭戒奢的诗词名句,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如今,虽然不再缺衣少食,但土地资源始终有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不能忘。重温这些诗词名句,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③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唤起人们的共鸣
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张桂梅荣获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党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荣誉称号(     
①是新时代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创新
②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③有助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④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了典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江西南昌,与江西省肿瘤医院只有一墙之隔的街道里,每到饭点,聚集的都是癌症患者及他们的家属,一餐餐家常菜,支撑他们走过不寻常的每一天。从2003年起,万佐成夫妇开始为癌症患者提供厨房,只收取1元钱的费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抗癌厨房”。这个故事(       
①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有利于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弘扬传统美德
④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红”作为时尚文化现象,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行业达人们借助网络平台,点评时政,科普新知,展现才艺……也催生了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为主导、在社会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网红经济”,促进了食品、服装、教育、医药、体育、广告、视频、电商、美容等行业发展。“网红”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网红经济”衍生的巨大功利使得部分“网红”节目低俗化、媚俗化,甚至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对公序良俗造成破坏。面对鱼龙混杂、层出不穷的“网红”文化,社会舆论强烈呼吁要加强规范和治理。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对“网红”文化进行道德校准,培育时代真正需要的“网红”。
8 . 思想政治课,是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在大中小学阶段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是因为(       
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②思想政治课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
③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青少年自觉地融入民族复兴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23更新 | 95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2016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看到了《血战湘江》的油画、《可爱的中国》的手稿等文物时说:“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年3月30日,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10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人民网梳理了抗战时期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带大家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重温中华儿女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英勇壮举和历史经验。人民网此举的目的在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②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④不断丰富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