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法治思想,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要善于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各地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效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

材料二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治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同时,法治教育要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稳定大局和校园秩序。要紧密结合理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来进行,通过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升华其人生理想,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着近千年村庄历史的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该村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他们重修村志,将建村以来历史名人的事迹整理完善,提炼蕴含的人生道理和崇高品德,在村庄文化长廊中展出。将姜氏“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等“48字祖训”发展为“诚实守信,明码标价,不欺客不宰客”“孝敬老人,赡养费不得低于全村平均水平”等十条内容,涵盖村风民俗、和谐邻里、社会治安等多方面,既传承了“祖训”,又扩充了符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设立了“红黑榜”,定期开展评比,内容包括好人好事、家风建设、学子求学等各个方面。建设了法治广场,将优秀文化精神和农村常见陋习案例在广场中予以展现,对村民进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题普法培训。如今的下姜村,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气息。

材料二   2019年6月,淳安县成立了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通过联建共富平台、联兴共富产业、联享共富生活“三联”模式,带领大下姜25个村、2.5万名群众,走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大下姜联合体编制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五年行动计划,设立培训、乡村旅游、农林、文创四个产业组,统筹推进联合体区域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区域传统和片区种植特色,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红色培训、乡村旅游、农林及文创四大特色产业带。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白马地瓜干、夏峰高粱酒等农特产品均实现标准化生产;注册“千岛湖·大下姜”和“下姜村”全品类商标,推动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由镇属企业和大下姜所属25个行政村共同出资,组建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并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区域内农产品整合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和品牌宣传推介等活动。2021年1—10月,大下姜2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88.2万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年家庭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全面清零。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村上述做法对推进乡村治理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大下姜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3)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使命要由新一代青年人担当。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提出两条建议。
2022-0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3 . 为创建文明城市,G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了500多支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等基层,按照不同群体需求,各有侧重地开展服务,传递文明向善的力量,形成了爱心助学、扶老助贫等志愿服务品牌,打造了一张独特的城市“道德名片”。可见,创建文明城市(     
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②旨在依托志愿服务品牌,涵养现代城市精神
③应立足志愿服务主阵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④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