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2022年“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再掀新高潮。教育部关工委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助力中小学校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入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该活动覆盖全国22万所中小学校,在央视网活动页面访问量累计1168万次。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     
①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传统道德促进个人成长
③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④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青少年见贤思齐、崇德力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2年11月15日,新时代江苏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活动走进淮安市。本次活动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涌现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事迹为素材,采用音乐、舞蹈、戏曲、朗诵、情景短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还原了多个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可见,这一巡演活动(     
①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结合
②通过多样文化活动,服务于人民大众
③兼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④传递了向善力量,也增强了道德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玉滚,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矢志不渝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用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人生。学习张玉滚同志的先进事迹(     
①是坚持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相统一的要求
②是因为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③能确保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④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4-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①是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阵地
②是引领民族前行的旗帜
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④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仰望星空,心向北斗。三年一腾飞,五年一跨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勇担民族重任,照亮中国人的梦。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自主研制了精准的原子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谢军表示,中国的航天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代一代人传承的最基本要素,自主创新是北斗人的核心价值,万众一心是北斗发展、乃至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概括北斗三号成功的精神基因。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北斗人的时代价值。
2022-03-1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述劳动场面,歌颂劳动者的名言佳句大量充斥于古代诗词歌赋中。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历史,没有劳动,一切伟大梦想也就无从谈起。劳动文化以及其所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伟大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1)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7 . 汉字有形有意。“德”字最初的字形,是十字路口中间有一只眼睛,瞄准了前进的方向(见图),意为用眼睛找准方向前行。今天品味这个“德”字,启示我们(     

①追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②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③凝聚道德力量,坚持立德树人
④尊重个性发展,丰富文化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网络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持爱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心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公益众筹(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注重道德实践引领意识形态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1-09-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学史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学好党史,就要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在实践中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切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做到信仰不变、信念不移、信心不减,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学习党史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启示。
2021-09-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一)
10 .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此次表彰活动的深远意义在于(     
①讴歌人民讴歌奉献,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提供丰富资源
③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8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