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回顾历史,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主题。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佐证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①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②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样本
③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历程和发展逻辑,是党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
④彰显了党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上所具有的使命担当和政治智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劳动,而且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但恩格斯却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城邦,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这说明判断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生产力是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及是否存在剥削       
④社会形态变化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社会是否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现象
C.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一国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筑公路、铺铁路、建大港……这些设想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弹指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港口连五洋……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超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速度一次次惊艳世界: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超轶绝尘”;8小时拆除一座立交桥的基建如“流光快影”;天翼云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神机妙算”……中国速度,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实际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确证;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写照;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形象印证,展现出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中国人民携手奋进、奋勇拼搏的鲜明例证。

中国速度昭示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进入新时代以来,浙江A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富村”。2019年,A村携手周边24个村开启了共富之路。成立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通过产业大统筹,因地制宜分片打造有品牌特色产业带,形成产业共富联盟;成立振兴发展公司,创新入股联营模式,鼓励村民以人口、现金、资源入股,建立民宿加盟、游客分流等机制,推动A村游客向周边村庄分流,形成共建共享机制。A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途径。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符合时代精神的《A村规民约》和《A村行业规则》;成立“民情调解室”,聘请司法干部和律师,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回应游客诉求。现在的25个村产业兴、村镇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出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能力来自何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点赞A村的共富之路。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左右。
2023-11-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曾提出俄国等东方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成功的实践验证了该设想的现实可能性。这说明(       
①向社会主义形态发展的具体道路是多样的
②经过了中国实践的检验因而是完全科学的
③这一设想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④说明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既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始终胸怀天下,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不断书写人类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       
①回看走过的路,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②比较别人的路,求同存异,尊重认同他国的发展模式
③远眺前行的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坚定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
②要求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立足科学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A.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劳动工具更新→社会形态更替
B.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C.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D.劳动工具更新→经济基础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

10 .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围绕“百年征程沧桑巨变”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预言:

预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结合预言,运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做此预言的主要依据。
2023-1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