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审议和讨论的基础上,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1.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决定;

3.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

5.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6.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7.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1件,24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20多万条。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统筹立改废释纂,坚持时、度、效相统一,在立项、起草、审议、表决等各环节把好质量关,保证立法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1)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2)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立法质量的。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等地设立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通过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6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直达国家立法机关,保障了国家立法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真正实现立法由人民参与,法律由人民制定,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