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绿”“富”共赢,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多年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议专门制定黄河保护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国务院先后多次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黄河九省(区)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黄河保护法草案。2022年10月27日,黄河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一二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

生态相对脆弱和发展相对滞后是黄河流域当前存在的短板,若不能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制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所彰显的民主智慧。
2024-05-01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以法治推动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美丽环境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工作内容
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在环境法治建设和改革中起到先导作用。
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由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和生态保护法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如2022年10月,苏皖两省三市协同立法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实施。
环境行政执法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跨区域协同,目前在长江流域、京津冀地区等地建立了不同样态的跨流域、跨区域协同执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完善法治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
2024-02-14更新 | 39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拉练一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网络法治既是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放眼未来,不断推动网络空间运转的规则化、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将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网理念,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以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据此,有人认为,中国不断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就能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结合材料,请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3-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黄河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黄河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黄河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黄河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

滚滚黄河水,浩荡向东流。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正在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做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1年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作为一部新型领域立法,该法立法进程快,急用先行,与相关立法相互配套、共同推进,将进一步丰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形式;立足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侧重前端防范;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2023-02-06更新 | 50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登上热门综艺到成为线下社交活动,密室逃脱、剧本杀悄然兴起,密闭的空间、紧张刺激的剧情、花样百出的陷阱、沉浸式的体验,使其颇受广大年轻人的欢迎。但与此同时,该产业链中频频曝出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22年3月,舟山市一名11岁男孩到一家真人密室逃脱店体验,结果被密室内的恐怖场景吓到,留下心理阴影。该男孩的父亲就此事进行多方维权,却因密室逃脱行业没有相关规范要求而投诉无门。事实上,因玩密室脱、剧本杀游戏导致的“伤人”事件屡见报端。密室逃脱、剧本杀尚处于发展初期,主管机尚不明确,存在监管“空白”;部分主题场景及剧本,一定程度上存在迷信、恐怖内容,市场主体在经营中未对未成年人参与进行适当限制……

(1)如何让令年轻人“上头”的密室逃脱、剧本杀行业走向正轨?请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参加密室逃脱、剧本杀活动?请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戴口罩等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继入豫即赋黄码、拟将戴口罩立法之后,河南某市疫情防控措施再出新举措。3月30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违反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时拒不扫码登记、不按规定戴口罩、拒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刻意隐瞒行程、单位或市场主体不履行疫情防控责任,这五种妨碍疫情防控的行为,一律认定为“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依法处罚;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2-07-0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