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从“小院议事厅”,到“屋场恳谈会”;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民法典草案编纂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通过一个个民主渠道,人民广泛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之中,意愿充分表达、诉求有效实现,奋斗新时代的热情和力量得到极大激发和凝聚。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结合材料,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时隔8年,立法法再次迎来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

材料一   新形势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法治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的法治化水平。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草案》于6月28日至7月27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民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分析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如何体现科学立法。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青年学生责无旁贷”为主题,从下面六个关键词中选择最贴切主题的两个词,谈一谈你的感想。不得照抄材料,字数不超过80字。
关键词:美好生活 使命担当 和平发展 练就本领   治理体系 独善其身

材料二   2023年8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冲突及饥荒问题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解决粮食危机,要牢固树立共同安全的理念,加快弥合南北发展鸿沟,并完善全球粮农治理体系。中方呼吁应该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倡导对话,以团结精神共赢思维应对粮食安全等各类挑战。要坚决反对单边制裁、脱钩断链、破坏市场秩序、打压别国企业等影响国际粮食安全和全球合作的行为。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倡导携手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

4 . 小小联络站,民主大舞台。H市人大常委会对原有人大代表之家提档升级,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扩面、三年见成效、届末全覆盖”的工作思路,搭建政府群众沟通平台,积极开展人大代表进站、政府部门进站、领导干部进站、人大工作进站“四个进站”活动,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将18个立法联系点建在了代表联络站,坚持“立小而精的法、急需管用的法、特色鲜明的法”的立法工作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立法过程中。如今,立法工作的触角已经直接延伸到百姓的家门口,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法制建设的助推器、法制宣传的扩音器、立法民意的采集器,让群众不再成为旁观者。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H市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将“小小联络站”变成“民主大舞台”的。
2023-08-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寻亲男孩因网暴致死、高三学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对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造成挑战。网络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话语,一个带节奏的帖子、一个随意剪切的视频,经过一次次传播后,可能被无限放大,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社会,在享受多元表达的同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如何有效治理网络暴力,成为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其中关于网络暴力治理等内容引人关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各类网络生态乱象。聚焦网络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算法滥用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传播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的网站平台,采取约谈、责令改正、警告、暂停信息更新、罚款等多种措施……”。

整治网络暴力,需要政府、网络平台、网民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正在逐步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积极探索网络司法新模式,强化对网暴当事人的司法救济;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网络暴力治理主体责任,引导广大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广大网民要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有人说,遏制网络暴力,共建清朗网络家园,关键在于推进科学立法。请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3-07-13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18日,郑渊洁在其微博发布一篇《郑渊洁告别书》,称“从今天起,我告别商标维权,不再对侵犯我原创的知名文学角色在先权益的673个侵权商标维权。”并表示“我每天依然写作,但写出的作品包括已经写出的长篇小说等永远不再发表,因为发表了将面对商标侵权而难以维权成功。”郑渊洁维权事件凸显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的漏洞:当下知识产权立法存在立法分散杂乱、立法内容重叠交叉、立法空白严重等问题;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够,执法难度较大成为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一些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在执法过程”滥用职权,执法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由于诉讼程序的繁复和拖延,知识产权诉讼往往要很长一段时间,同时支付的打假费用和法定赔付完全不成正比,所以即使企业最后胜诉,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企业”;一些企业管理者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尚未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发展中忽视了对专利、商标,以及一些技术机密的保护。另外,一些知识产权受害者在遭受侵权后,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在烦琐的司法维权中自动放弃,这种行为是维权意识薄弱的直接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在知识产权维护中作出怎样的努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黄河源头,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多门久说:“以前有人来黄河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只能口头劝告教育。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黄河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这是用法治力量护佑黄河万里生态长麻的生动体现。

滚滚黄河水,浩荡向东流。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正在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应如何做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用高质量法治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近年来,广东省人大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重要倾域、新兴领域和民生领域的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开展了常态化的扫黑除恶斗争,公安机关用一记记重拳、铁拳,擦亮了“平安广东”的底色:推进普法“七进”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此外,广东各法院先后适用民法典,审结了涉及“高空抛物”“自甘风险”以及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网,开展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努力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9 . 网络被称为陆、海、空、天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2022年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峰会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小到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沉迷、网络水军、畸形流量、网络谣言等,大到数据窃取、网络监听、黑客攻击等,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凸显。个别国家将互联网作为维护霸权的工具,滥用信息技术干涉别国内政;一些国家搞“小圈子”“脱钩断链”,制造网络空间的分裂与对抗……“第五空间”如何安全清朗、规范有序,不仅是各国发展的新挑战,也是全球治理的新课题。

中国坚持把依法治网作为构建规范有序网络环境的基础性手段,为此,       

中国致力于不断深化网络空间的国际交流合作,       

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依据材料,紧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补写上面的短文。要求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思维逻辑严密连贯,字数在250字以内。
2023-02-10更新 | 91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