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立法有温度,民生总关情,看似高冷的国家立法,其实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的“小事”,比如遭遇“霸座”、被“垃圾信息轰炸”……如今,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民法典都进行了一一“校正”。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民法典在体例结构、法治理念、法治原则、规范体系、制度设计等方面,都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华文明的印记。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立法回应了现实关切。而且,民法典的制定克服了以往民事立法的碎片化现象,按照民法的科学原理架构民法典,体现了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贯通。


编纂民法典是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022-08-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0年10月17日,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7年后首迎“大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积极回答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问题和公众关切,做足加法,补足短板、扩充内容,强化可操作性,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真正成为新形势下保障最广大未成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的“良法善治”。

该法明确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国家责任原则,在总则中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在“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家庭保护”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前者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预防等内容作了规定,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后者整合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教育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压实有关社会主体保护职责,增强了该法的强制执行力,司法工作人员要定期及时进行后续跟踪教育,避免因案发后教育不到位再次误入歧途的情况发生。该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责任主体共同形成了一张未成年人的保护网,线上线下联动,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总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给未成人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面对校园欺凌,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做,请结合《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出两点具体的做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