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等地设立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通过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6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直达国家立法机关,保障了国家立法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真正实现立法由人民参与,法律由人民制定,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牢记段殷嘱托,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人民民主融入立法“全生命周期”,积极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让立法更有效率、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2022年3月1日,《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正式开始施行,该办法聚焦湖南土地管理“最盼、最急、最忧”的热点难点问题,顺应新时代耕地保护和人民需求,在法治轨道上切实端牢湖南人的饭碗。

湖南土地管理立法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调研组赴承州、长沙、林洲等地开展立法调研,通过现场考察、召开专家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将办法修订草案修改稿寄送全体省人大代表,专门组织省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共收到500多条意见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在该办法实施后,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法规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湖南省立法工作是如何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3-08-24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这部法律制定过程如表:

时间内容要点
2021年10月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开展黄河立法工作。
2021年11月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黄河九省(区)立法座谈会,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黄河保护法》草案。
2021年12月初审。《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等作出相应规定,加强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互促共进。
2022年6月二审。《黄河保护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审议。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禁渔期内禁止生产性捕捞、省级协调机制、水沙统一调度制度等。
2022年10月三审。《黄河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审议。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取水许可制度。科学论证跨流域调水和重大水源工程,加强黄河水源涵养区保护,加强源头污染治理。
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第12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实现人民民主的。
(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请结合材料中的“要点”,选择其中两个角度写两条关于黄河保护的宣传标语每条30字以内。
2023-07-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连续五年来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同时系统规划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药品安全责任重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药品监管的要求及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群众购药便利性和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制定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上位法依据,对药品网络销售活动加以全链条统筹整合,系统谋划思考,针对药品网络销售的不同主体、不同环节设定相应的监管要求,从而织密织牢药品安全网。

该《办法》共六章42条,强调通过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第三方平台、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监管,通过让不同主体承担不同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来形成监管合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该《办法》的制定和通过是如何落实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社会”的知识,说明该《办法》的出台对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缘起】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诸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造谣诽谤等传统网络暴力方式屡见不鲜;同时,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恶意侵入直播、网课,实施所谓“直播爆破”“网课爆破”等新型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心理、名誉,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成因】

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的原因包括:针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有关部门未能不断更新和细化政策,没有做好法规的落地落实;虚拟空间的隐匿性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淡化了人们的言行责任感;网民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受害人的维权意识不强;等等。

【治理】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防止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阐释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打击力度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从立法层面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管理体制势在必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216月和12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224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材料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理应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职业院校学生在求职时仍然受到许多隐形的歧视。针对这种现象,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过程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的。
(2)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知识说明做出该规定的原因。
2022-08-04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网络空间的文明需求会越来越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结合网络数字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一道构建了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法治体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重拳惩治各类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环境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地法院检察院依法精准惩治网络空间违法犯罪,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国家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开展网络法治教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向社会传递网络法治观念,建设网络法治文明。


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之力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