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守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一、胸怀千秋伟业、引领时代发展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十年来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______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编号处匹配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解决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努力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社会法治观念、对法治的认同感明显提升。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心为民,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不断交出优异答卷,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B.劳动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C.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遵循实现现代化基本的规律;又立足自身、掌握主动,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以高度的现实思维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从目标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南,并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步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更是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道路开拓。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将深刻改变中华民族的文明面貌,也将深刻改变世界各文明发展的未来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实现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共同伟大进步的。
5.(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此,我们需要(     
A.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B.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能力
C.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能力D.从国外采购设备供给能力
6.“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们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根据该论述,可以得出的判断及其判断类型匹配的是(     
A.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关系判断
B.除非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否则就不能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C.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人民就没有新时代——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D.达成新时代伟大成就,不但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而且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选言判断
7.(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是基于(     
A.我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
B.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加深各国相互依赖程度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
D.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2023-01-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练习卷(一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材料一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领导下,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恢复性生态司法模式,绘就生态文明实践路径。设立生态环境审判庭,审结大量涉生态环境案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宣传手段,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的案件开展庭审直播和公开宣判活动,发布生态环境审判典型案例,与农林水利部门共建共享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主动与村委会、司法所进行联动,深化“委派+调解员+法官”调解模式,以务实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碧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如何以务实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碧波的。

材料二   从书写美丽中国画卷到推进全球生态治理,中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呼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民主、平等、正义,用最严格的法治和制度来治理全球生态环境。从“美好愿景”到“生动实践”,中国的绿色发展之道正铺就一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之路,擘画一幅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交往图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绿色发展之道对全球生态治理的贡献。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以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

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甲、乙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视角。

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3)请你任选一个视角,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撰写一则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严祭抄袭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4-04-04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2021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

材料一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网络空间的文明需求会越来越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结合网络数字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一道构建了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法治体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重拳惩治各类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环境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地法院检察院依法精准惩治网络空间违法犯罪,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国家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开展网络法治教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向社会传递网络法治观念,建设网络法治文明。


(1)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之力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

材料二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助力网络文明”主题集中探时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方略、重点和路径。专家指出,讲好中国故事,要“回到中国”,讲好当代中国的“理”,用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来研究中国,建立中国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主流叙事,在互联网上凝聚中国故事的“根”与“魂”。要善用网络,善借载体,重视差异,过好国际传播的“桥”,在互动传播中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2)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2-01-12更新 | 70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区法院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该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中院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三源共治”工作思路,紧扣“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以能动司法的担当作为,“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坚强决心,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探索构建“党委领导、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合少讼”的诉源治理模式,建立19-个法官工作站和115个巡回调解点,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等活动46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21场,发放法律知识手册8300余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法治深入人心。

材料二   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一方面,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峻。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又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让渡更多权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中方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现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该区法院是如何“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江之畔、黄河之滨、彩云之南、塞北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萦挂于心,多次强调湿地的重要性,昭示我们必须聚合法治之力,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对于湿地的保护,青年学生应该(       
①增强法治观念,有序参与湿地保护
②坚持司法公正,筑牢法治保护防线
③珍惜民主权利,直接参加湿地管理
④参与法治宣传,勇担湿地保护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以下简称《条例》)。

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在前期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送审稿)》。司法部会同网信办反复研究修改,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形成《条例(草案)》。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条例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

《条例》指出: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制定未成年人素养测评指标;所有人不得通过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等网络欺凌行为;监护人应当加强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新闻媒体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等网络活动,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等。

1.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成谜、网络霸凌等问题。正确看待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应该(     
A.抓住主要矛盾B.抓住内部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早颁布于1991年,中间经过了2006年、2020年的两次修订,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体现唯物论的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做调整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针对特定人群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3.(多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体现(     
A.量变与质变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B.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并在不断健全
D.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4.综合学科内容,从“法治中国建设”和“全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角度,论述:如何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的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第三题组所有文字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控制在400字左右。
2023-1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夯实国家治理之基】

2023年,S街道紧紧围绕该区“双百”创建总体布局,坚持“一网统管、服管并重、以育促管、齐抓共管”多向发力,先后制定《S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村级特色“党小组之家”,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中心户)+党员+群众”工作网络;持续搭建党群议事、村民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就村“两委”履职、村集体经济增收、公共设施建设、移风易俗等重要议题发表意见,自主协商议定村规民约;聘请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基层法律工作者等走村入户回应法律咨询,利用法治小广播、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丰富宣传形式,切实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开展以孝亲敬老、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探索出一条高水平基层治理新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明S街道探索高水平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最美太空教师”的中共党员王亚平2023年的履职重点是妇女儿童工作和科普工作。她先后走进校园、科技馆、儿童中心和电视台,广泛开展科普讲座和实地调研;到香港、澳门、上海等地参加载人航天成就展,给孩子们讲述航天故事,传播航天精神。“我是一个兵,党让干啥就干啥”。汶川抗震救灾,她主动请命;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重任,她主动请缨;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她对梦想的追求,更是对党的事业无比的忠诚和热爱。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面对这两大任务,她又投入新的常态化训练当中,随时准备出征太空,希望有机会能够实现月球漫步。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王亚平是如何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逻辑清晰,规范使用学科术语,150字左右。
2024-04-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推进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安排。推进全民守法,还需要为百姓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路径。推进全民守法,还要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下列做法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的有(     
①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
②通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③不断加强公民科学文化教育,构建诚信社会
④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信访不信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7-31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襄城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湖北省着力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全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将全面建立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涉农腐败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普法宣传教育作用,尤其强化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和局机关干部的法治理念,形成干部依法办事、群众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汇聚众力,共织法治乡村“保障网”,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为基层组织、乡村企业和群众提供“贴近式”法律服务;聚力重行,共绘法治乡村“同心圆”,引导村民守正创新,积极参与,向上向善,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湖北省是如何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的。
2023-06-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必由之路。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互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绿色国际合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已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材料二   近年来,海南省坚持用法治护航生态底色,依法制(修)订多项生态文明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海岸带保护开发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对各市县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稽查和评估,提升执法效能。2021年,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0件,追偿生态修复费用近5000万元,“司法保护海洋珍稀生物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典型案例。成立法律服务站,提供法治宣传等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

材料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生态系统生产价值包括物质产品(农、林、畜牧业及花卉苗木等)、调节服务(空气净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文化服务(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价值。

海南正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独特路径:五指山市水满乡种植茶叶4700余亩,培育出30多家茶叶加工厂和10多个茶叶品牌,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白沙县牙叉镇建造文体中心,引进“体育+旅游”一系列精品赛事,打造体育旅游小镇……通过共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红利,人民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1)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全球青年论坛,你将代表中国青年在论坛上向全球青年发出倡议。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写一份简短的倡议书。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就如何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出3条具体举措,并阐明依据且不能重复。
2023-04-18更新 | 458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高考海南政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