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守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夯实国家治理之基】

2023年,S街道紧紧围绕该区“双百”创建总体布局,坚持“一网统管、服管并重、以育促管、齐抓共管”多向发力,先后制定《S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村级特色“党小组之家”,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中心户)+党员+群众”工作网络;持续搭建党群议事、村民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就村“两委”履职、村集体经济增收、公共设施建设、移风易俗等重要议题发表意见,自主协商议定村规民约;聘请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基层法律工作者等走村入户回应法律咨询,利用法治小广播、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丰富宣传形式,切实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开展以孝亲敬老、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探索出一条高水平基层治理新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明S街道探索高水平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最美太空教师”的中共党员王亚平2023年的履职重点是妇女儿童工作和科普工作。她先后走进校园、科技馆、儿童中心和电视台,广泛开展科普讲座和实地调研;到香港、澳门、上海等地参加载人航天成就展,给孩子们讲述航天故事,传播航天精神。“我是一个兵,党让干啥就干啥”。汶川抗震救灾,她主动请命;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重任,她主动请缨;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她对梦想的追求,更是对党的事业无比的忠诚和热爱。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面对这两大任务,她又投入新的常态化训练当中,随时准备出征太空,希望有机会能够实现月球漫步。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王亚平是如何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逻辑清晰,规范使用学科术语,150字左右。
2024-04-2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区法院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该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中院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三源共治”工作思路,紧扣“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以能动司法的担当作为,“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坚强决心,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探索构建“党委领导、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合少讼”的诉源治理模式,建立19-个法官工作站和115个巡回调解点,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等活动46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21场,发放法律知识手册8300余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法治深入人心。

材料二   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一方面,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峻。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又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让渡更多权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中方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现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该区法院是如何“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2024-04-0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十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但必须认识到,在财富的增长中,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新要求,在关注财富分配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财富积累的关注。规范财富积累需要依法进行,房地产税、遗产税等都需要在结合国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需要厘清市场和政府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中的不同定位,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尤其要杜绝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中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需要促进高收入人群的财产保护,他们的收入来源、纳税也要更加规范,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财富增长。


结合材料,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阐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路径。
4 . 长江之畔、黄河之滨、彩云之南、塞北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萦挂于心,多次强调湿地的重要性,昭示我们必须聚合法治之力,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保护和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对于湿地的保护,青年学生应该(       
①增强法治观念,有序参与湿地保护
②坚持司法公正,筑牢法治保护防线
③珍惜民主权利,直接参加湿地管理
④参与法治宣传,勇担湿地保护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高一某班同学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在举行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等特殊活动期间,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可以对可能产生噪声影响的活动,作出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性规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2023年中高考期间,山东省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与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行动的通知》。菏泽市人民政府除按照“新噪声法”对各类噪声源进行严格管理外,还发布了为高考、中招创造良好考试环境的通告。通告要求,高考、中招期间,严禁车辆在管制范围鸣笛;各考点周围居民区、考生聚居地全天禁止施工,考点噪声防治既是一个治理课题,也是一个法治命题。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加强噪声治理,守护群众“耳边安宁”的路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人们维护权利、解决问题、表达诉求的有效制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民告官”案件也不断增多,但是在维权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有违法治精神的非法治文化现象,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必须要做到全民守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民守法对公民的要求。

7 . 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以下简称《条例》)。

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在前期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送审稿)》。司法部会同网信办反复研究修改,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形成《条例(草案)》。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条例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

《条例》指出: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制定未成年人素养测评指标;所有人不得通过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等网络欺凌行为;监护人应当加强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新闻媒体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等网络活动,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等。

1.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成谜、网络霸凌等问题。正确看待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应该(     
A.抓住主要矛盾B.抓住内部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早颁布于1991年,中间经过了2006年、2020年的两次修订,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体现唯物论的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做调整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针对特定人群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3.(多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体现(     
A.量变与质变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B.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并在不断健全
D.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4.综合学科内容,从“法治中国建设”和“全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角度,论述:如何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的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第三题组所有文字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控制在400字左右。
2023-1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材料一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领导下,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恢复性生态司法模式,绘就生态文明实践路径。设立生态环境审判庭,审结大量涉生态环境案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宣传手段,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的案件开展庭审直播和公开宣判活动,发布生态环境审判典型案例,与农林水利部门共建共享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主动与村委会、司法所进行联动,深化“委派+调解员+法官”调解模式,以务实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碧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如何以务实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碧波的。

材料二   从书写美丽中国画卷到推进全球生态治理,中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呼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民主、平等、正义,用最严格的法治和制度来治理全球生态环境。从“美好愿景”到“生动实践”,中国的绿色发展之道正铺就一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之路,擘画一幅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交往图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绿色发展之道对全球生态治理的贡献。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以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

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甲、乙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视角。

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3)请你任选一个视角,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撰写一则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严祭抄袭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4-04-04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推进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安排。推进全民守法,还需要为百姓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路径。推进全民守法,还要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下列做法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的有(     
①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
②通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③不断加强公民科学文化教育,构建诚信社会
④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信访不信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7-3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襄城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6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湖北省着力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全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将全面建立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涉农腐败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普法宣传教育作用,尤其强化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和局机关干部的法治理念,形成干部依法办事、群众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汇聚众力,共织法治乡村“保障网”,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为基层组织、乡村企业和群众提供“贴近式”法律服务;聚力重行,共绘法治乡村“同心圆”,引导村民守正创新,积极参与,向上向善,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湖北省是如何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的。
2023-06-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