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
②有少量土地归农民自己,农民仍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③地主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君主专制国家暴力统治,激起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1更新 | 1316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2 . 在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其基础是(     
A.农民没有劳动工具
B.农民没有人身自由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
3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②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③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4更新 | 2342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积淀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从原始社会状态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下列对封建社会特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甚至有少量的土地       
②封建地主阶级只给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
④文字出现并应用,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下列对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④被奴役的劳动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首诗是真实历史的生动写照。出现诗句中情况的根源是(     
A.地主、农民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B.不适时宜、日趋落后的封建礼教思想
C.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D.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占有的现实
8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要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④最底层的农民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5-26更新 | 314次组卷 | 8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同社会的劳动者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下列对阶级社会中劳动者地位和生存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且被奴隶主完全占有
②在封建社会,农民完全有人身自由,但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③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人身自由,但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④无论是奴隶、农民,还是工人,他们的劳动成果都全部被统治者占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