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会促使(     
①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③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④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其生产关系的相同特点是(     
A.生产资料都由私人占有B.劳动成果都归剥削者所有
C.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减轻D.都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 . 唐代诗人张籍在《野老歌》中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所受的残酷剥削。这说明(       
①农民没有任何自由,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②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根源于封建土地制度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全部的劳动成果
④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自己少量的土地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与这首古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描述是(     
①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①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君权神授”是神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认为君主是上天选择的,如果君主有过失上天会降罪。地主阶级鼓吹“君权神授”根本上是为了(     
A.进一步缓和阶级矛盾B.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C.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D.夯实剥削农民的基础
8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有少量土地
②“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苗疏”说明当时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④“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3更新 | 62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是古希腊“英雄时代”,也被历史学家认为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下列社会现象能证明历史学家观点的是(     
①城市的出现                    
②氏族议事会是全体成年人的集会
③出现文字与国家             
④铁制农具、耕作技术、水利事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1-03更新 | 177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秦始皇嬴政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对此理解正确的(     
A.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C.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D.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