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诗人张俞的这首诗揭示了“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农民穷困的原因是(     
A.铁制工具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人民思想受钳制
D.农民只能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2023-11-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三把刀,地主官僚高利贷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有哪些进步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所受的“苦”包括哪些方面,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生活天壤之别的原因是什么。
3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90次组卷 | 150卷引用: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根据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先后顺序,以下图片反映的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车       ②甲骨文       ③石器       ④铁犁牛耕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与材料二中新中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023-11-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主角“小玉壶”出逃的使命就是将流失海外文物们的心声,用信件形式带回国内。漂泊在外的“唐小马”在信中诉说自己身在牢笼里,依然记得与同伴跑遍大好河山的誓言。在“唐小马”出生时(     
①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城市开始出现
③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个体劳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童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8 .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却依然十分贫困。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A.收取地租B.封建等级制度C.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思想钳制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奴隶可以被奴隶主任意转买卖甚至杀死。但在奴隶社会,人们创造了文字,制定了历法,建立了数学、医学等学科,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材料二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次社会进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0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代李绅这首《悯农》诗中,“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D.封建地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