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在山东泰安南部发掘出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墓葬”中,人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座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有象牙石、绿松石等,而许多小墓穴则十分简陋、狭窄,陪葬品仅有死者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
①人们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不平等
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等级十分森严
③生产工具私有化,私有制确立
④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写出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深寓讽喻之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权贵阶层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②国家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唐宋时期有很多“悯农诗”,这些诗歌描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却依然十分贫困的现象,如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不同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②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都需要用来缴纳地租
③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并屈从地主的奴役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下列对材料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封建社会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
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农民受苦的根源
④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下列选项排列顺序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是(     
①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③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④国家的产生
⑤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A.④②⑤③①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②④⑤③①
6 .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写出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深寓讽喻之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贵阶层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②唐王朝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今也妇人之所以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纴,多治麻统葛绪,捆布縿,而不敢怠倦者,何也?”农民之所以“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是因为(     )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②农民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
③劳动效果与其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④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张俞《蚕妇》”《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下列选项中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③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④生产资料公有制开始逐渐转化为私有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种薄田一顷余”说明农民占有一小部分土地
②“急敛暴征求考课”表明农民上交全部劳动成果
③“典桑卖地纳官租”反映农民受到君主专制压迫
④“明年衣食将何如”意味农民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这一诗词,千古传诵。这首诗词反映出封建社会(       
①君主专制、等级森严,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
②鼓吹“君权神授”,钳制了劳动人民的思想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依附地主,屈从地主阶级的奴役与剥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