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完成问题
序号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且完全占有奴隶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土地
A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B工人是自由劳动者
3
C
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货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支配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4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D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及广大从民的工具

(1)依据表中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
B:
C:
D:
(2)观察分析表中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请参照范例,再写出两个结论。
例:三个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2021-12-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这矛盾产生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君主专制C.社会等级森严D.封建迷信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相对于奴隶社会我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有(     
①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劳动产品归地主支配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生产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西汉初年,汉文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不仅少收、免收田租,把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还将每年每人120钱的算赋(人头税)减为40钱,每年每人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1月减为3年更卒1月。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缓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让农民从事徭役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使大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发生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统治者采取了多种土地经营制度,如授田、均田、屯田和限田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土地问题。这是因为(   
①只有原始社会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全部土地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核心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人类社会也由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这表明(   
A.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B.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
D.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8 .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对哪个社会的什么现象的描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分别是什么?
9 . 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介绍,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寺庙成为集开展宗教活动、控制一方政权、囤积武装力量、进行司法审判等功能为一体的统治堡垒。有的寺庙内部设立公堂,不仅有手铐、脚镣、棍棒,还有用来剜目、抽筋的残酷刑具,惩罚农奴的手段极其残忍。根据材料可知,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     
①是农奴受剥削的经济基础       ②神权与政权融为一体
③是一种黑暗的、野蛮的社会制度       ④使农奴承担沉重的赋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此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诗中反映的农民生存状况的根源是(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D.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
2021-09-30更新 | 4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天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