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某校同学开展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主题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信息与对信息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劳动产品实现平均分配——原始社会②高额的地租成为沉重的枷锁——奴隶社会
③劳动者带着枷锁在田间劳作——封建社会④机械化大生产导致失业增加——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2更新 | 52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   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综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制农具开始使用。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导致一些诸侯不得不实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原先的井田制(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作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与此同时,与铁器配合使用的牛耕技术渐趋普遍起来,自耕农(指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高涨。


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春秋时期自耕农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等级制度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君主专制D.豪强地主的剥削
6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绳索。这说明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       
①君主专制②封建迷信③等级森严④君权神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   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2)分析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都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8 .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农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可以获得大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拥有大量土地,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奴隶则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反映了封建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被地主占有       ②封建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③地主占有土地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④农民丧失了全部人身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材料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诗中的主人“卖炭翁”,一生都是在南山中“伐薪烧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本来指望一场大雪之后,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材料指出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过程不可逆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