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改革地制,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与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相适应的井田制(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的束缚。以家为单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这说明(       
①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②井田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需要变革现有生产关系
③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由国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
④农民小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下图为在江西南昌发现的一块表面人工打磨痕迹明显的圆环型石器。该石器已被鉴别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打猎用的“流星锤”。下列对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
②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了生产者
③处于该时期的人类过上定居生活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了分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三把刀,地主官僚高利贷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有哪些进步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所受的“苦”包括哪些方面,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生活天壤之别的原因是什么。
4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90次组卷 | 150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宋代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反映出(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②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影响社会发展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在16世纪我国江南一些地方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现象。当时在苏州,每天早晨都有大批机匠“立桥已待唤”,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这表明机匠与机户之间是(     
A.商品交换关系B.协作生产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雇佣劳动关系
2023-11-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11-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在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模块时,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阶级斗争愈发剧烈
乙:奴隶社会,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丙:封建社会,农民彻底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工具和土地
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9 .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下面诗歌与反映的史实相吻合的是(     
诗歌史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尧帝时代无名氏作约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5年)奴隶辛勤劳作
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聂夷中《田家》封建土地所有制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五四爱国运动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国际歌》奴隶反抗奴隶主压迫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④
2023-10-13更新 | 7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这首民谣反映了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之下,没有生活的出路。


有人认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之后,阶级剥削和压迫依然存在,所以社会历史并没有进步。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