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0 道试题
1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代李绅这首《悯农》诗中,“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D.封建地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是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在正常年景下,农民交租后已所剩无几;遇上灾年,租额不减,农民处境更加艰难。此外,地主在收取实物地租时,还使用大斗、大秤计量,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常常逼得农民家破人亡。


(1)封建制生产关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的基础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地主阶级是怎样剥削农民的。
2023-10-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惠民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敏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园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田系贩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商王朝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社会。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达到了奴隶制的兴盛时期。商王是奴隶主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最大的奴隶主。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有王、诸侯。商代的奴隶主同时也是贵族。在商朝统治的区域里,全部土地和人民在名义上均属商王所有。商王统管着各级大小奴隶主贵族,并把奴隶和土地分配给他们享用。商代奴隶名目繁多,被投入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是创造财富和文化的基本阶级。但是,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都没有任何地位。在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心目中,奴隶被看做比牛马还贱的财产,因而可以由他们任意处置。许多奴隶不是被折磨死,就是惨遭杀害。

秦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兴起,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豪强地主占据着全国大量的土地,连年的战乱也使得农民被地主豪强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和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依附于地主。但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己的财产,不像奴隶一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分别概括我国商王朝和秦汉时期生产关系的特点。
5 . 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普,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由此可以判断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③铁制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④农民被迫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3-10-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张籍在《野老歌》中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封建制度下的农民依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     
④地主阶级的行为激起了农民阶级的激烈反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②它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它导致了农民失去自由,成为了地主的奴隶
④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10-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政治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表格思路,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2)分析表格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请参照范例,再写出两个结论。
例:三个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2023-10-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校高一思政课教师为了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教材,组织学生课前利用假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不同社会形态及西方社会科技文化成就的资料,以下是同学甲列出的一张计划表:

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计划查找内容①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原始人以部落为生活的基本单位②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发展情况③铁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及冶铁业的发展情况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同学乙到图书馆借阅了两本书,分别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中国封建社会》,从两本书中分别了解到如下内容:

奴隶主把农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讲话的农具,即奴隶;第二类是只能发声用的农具,即牲畜;第三类是无声的农具,即犁、锄、筐、桶之类。一个橄榄园需13个奴隶,3头耕牛,4头驴,还要养100只羊以便肥田,为了安全还必须养几只狗。日常经营由一名管家奴隶负责,但奴隶主要亲自监督。对于一般奴隶,要像驯养牛马那样,用奖励和责罚双管齐下的方法,使他们听话,服从指挥。

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童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分与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除为地主耕种外,农民还承担别的劳役,如为领主修建房屋,帮领主运送收获物,为领主拾柴等。在通常情况下,他们还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物品。而且,有些农民在童年时代就被挑选去服终生劳役,有的服兵役。


(1)同学甲所列计划表①②③④中有两处不当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改正。
(2)请从生产关系角度,比较奴隶制度下的奴隶和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有什么不同。
10 .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礼教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